历史记录
改革以前,晋中城市优质学校学生爆满,班容量70多人,最多有120人;农村薄弱学校日趋空壳,班容量仅10多人,俨然冰火两重天;
改革以后,“择校热”大大消退,城里中小学班容量“消肿”到50人,农村初中起死回生,城市农村一个样。
——2012年3月5日《改革让农村校绝处逢生——山西省晋中市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采访纪行》,作者:本报记者 李曜明 张婷 禹跃昆
采访者说
山西省晋中市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县。2012年全国两会前夕,从多个渠道传来当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信息,虽然零散,但很有力度,试点终于结果了。
晋中我并不陌生,早些年去过多次,老区、山区、贫困区,人多、校多、财力弱,这样的欠发达区域怎么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又能有多大突破?说实话,我是带着疑问赶赴晋中的。
抵达晋中时已是傍晚,市教育局的同志抱来一堆资料,安排第二天介绍经验。我更想先到农村学校感受一下,听听老百姓的声音。当地领导开明,赞同我的想法。接下来的3天,我们带着两名记者一头扎进几个区县的农村,坐上农家炕头,听农民说孩子的成长,说教育的变化;走进偏远乡村校,听校长说近年来城里下来多少老师,又有多少学生回流;走进村小教室,听新来的大学生讲课;走进县城中学,各方代表现场演绎编班场景……短短几年,晋中农村学校达标,“空心校”被填满,薄弱校不再弱,城里教师下乡,进城学生回流,陪读家长返乡,中考指标到校,择校现象消失,老百姓净说教育的好。
带着泥土的素材捧回来了,怎么消化?按照传统通讯稿的写作程式,要提炼升华,要高屋建瓴。如若这般,泥土味没了,芳香散尽,没滋没味。土就土到底吧,索性就把素材原原本本地呈现给读者,用老百姓的语言说变化,没有大话、空话和套话,反倒多了几分泥土的气息。
通讯刊发后,被新华网、人民网等903家网站转载,央视也进行播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对这篇报道作出批示。报道还获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
晋中经验对经济不发达或欠发达区域具有示范意义。2013年6月,教育部在晋中召开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和工作推进会,重点推介其经验和做法。
采访晋中已11年有余,但我一直关注那里的发展,其间曾多次前往。今天,教育已经成为晋中一张亮丽的名片。锲而不舍,开花结果,每年高考时节,恰是这张名片绽放光彩之时,每每这个时候,晋中的朋友就会给我传来喜讯:和顺、榆社、左权等县又有多少农家孩子考上了大学,而这些县,过去都是贫困县。
(作者系中国教育电视台党委副书记、原本报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