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6年,河北农业大学副教授谷子林(左二)在指导农民养兔。 原本报记者 刘全聚 摄 |
|
河北省平泉县黄土梁子初中学生在练习舞蹈。资料图片 |
|
德国马格德堡应用科学大学教授辛里希迈耶(右三)指导合肥学院学生做项目设计。资料图片 |
推动“太行山道路”不断升级
翟博
历史记录
这年河北省科委作出了全面开发、综合治理太行山的决定。可是,论证了多少次,没有单位敢承担这项艰巨的任务。结论是:那是一块硬骨头,出力不讨好。这时,河北农大的王健副校长到省科委主动请缨:“别人不干,我们干!这块骨头再硬,农大也要啃!”
——1996年9月6日《把论文写在太行山上——记坚持走“太行山道路”的河北农大教师群体》,作者:本报记者 翟博
采访者说
河北农业大学自1979年以来,坚持把科学技术送进河北太行山区,组织专家、教授和师生长期扎根山区,综合开发太行山,被国家科委称为“太行山道路”。1996年8月,我深入太行山区,采访河北农大教师送科技进山、振兴山区经济的事迹和经验。当时,河北省刚刚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道路被大水冲垮,连续好几天,我们艰难地穿行在太行山区采访。由于山区气候变化多、大雨不断,我发起了高烧,晚上盖两床被子还冷得发抖。第二天,学校安排去邢台前南峪“生态经济沟”采访,学校的同志劝我不要再往山沟里走了。我不顾高烧,坚持到“生态经济沟”完成了采访,满含深情地写出这篇长篇报道的开头。
洪灾过后的浆水镇前南峪村却江山依旧,花果满山。当地群众无限感激地说,是河北农大的教授们主持的“生态经济沟”救了他们,“生态经济沟”是保命沟、救命沟……这一现场感强的开头,一下就把河北农大师生走“太行山道路”的作用凸显出来了。河北农大党委书记、校长对我说,开头写得好,很吸引人。新闻界的同仁也认为别具一格。报道推出后,河北农大走“太行山道路”教师群体的先进事迹在全国产生强烈反响。1996年教师节期间,中宣部、国家教委、农业部和河北省委召开座谈会,号召学习河北农大,落实科教兴国。报道也获国家教委1996年好新闻一等奖。
这次深入新闻现场的采访,使我深切感到,记者去与不去新闻一线,写出的报道是大不一样的,如果我当时因为发烧没有去邢台前南峪“生态经济沟”,没有现场的感受,就写不出这样感人至深的开头,也写不出这样有重大影响的报道。我做记者以来最大的体会是,记者只有到活生生的现实去,到基层一线去,掌握第一手材料,捕捉“活鱼”,写出来的稿子才会生动、新鲜、活泼,既典型又有深度。记者在现场,才是新闻的目击者、历史的见证人。这篇报道的采访体会,还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蓝鸿文收入《新闻采访学》教材,作为教学案例。
这篇报道刊发后,河北农大成为全国高校学习的榜样。后来,我三上太行山,连续采写了河北农大师生拓展“太行山道路”的系列报道。40多年来,“太行山道路”的服务范围还在不断拓展和延伸,学校80%以上的科技成果都是在“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基地产生的,80%以上的专家学者都是在“太行山道路”实践中成长起来的。近年来,学校与保定市共同打造的“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成为新时代“太行山道路”的“升级版”。从最初送科技进山,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再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河北农业大学始终坚持把知识献给农民,把论文写在太行山上、写在农民的心坎上。
(作者系中国教育报刊社原党委书记、社长)
为更多孩子“上好学”贡献力量
杨占苍
历史记录
从农村学区建设到城郊联盟校,再到城市区4种模式,河北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年一个脚印,涵盖了全省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区域,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
——2009年8月5日《为了每个孩子都享受优质教育——河北靠管理创新促进区域均衡推进素质教育》,作者:本报记者 杨占苍 通讯员 梁永良
采访者说
在义务教育实现“普九”后,“上好学”成为人民群众的广泛需求,而优质教育资源的不足,使社会出现了日益严重的“择校热”。为了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05年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实现“两基”之后义务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研究提出本地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任务、实施步骤和政策措施。此后,报道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做法和经验成为我关注的重点。
2009年我去燕山深处采访时,河北省承德县黄旗湾子村村民李凤云让我一定要好好报道一下她两个女儿的故事,“如果早3年建学区,大女儿今天肯定正坐在大学教室里读书呢!”——她有两个年龄相差3岁的女儿,姐姐杨晓娟2005年初中毕业,那一年,杨晓娟所在的老爷庙乡中学共有50多个考生,中考成绩揭晓后,竟无一人考上县一中,因此初中毕业后,她只能跟随老乡到北京一家饭店打工,而她的命运轨迹可以说是当时老爷庙乡几乎所有青年人的缩影。2007年,承德县搞学区建设,老爷庙乡中学合并到上板城中学,正在上初二的妹妹杨珊便到上板城中学就读,2008年参加中考后,以505分的高分被承德市二中录取,和她一样,当年老爷庙乡有6个孩子考上了县一中。
这个故事令我兴奋,决定深入采访学区建设。在采访完承德学区建设后,我意识到,这虽是一条有效解决县域内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成功经验,但城市的郊区和市区、城市市区内的不同学校间办学水平存在的巨大差异怎么解决?于是,我又陆续深入采访了石家庄市市区优质学校与郊区薄弱学校结成“联盟”的经验,以及邯郸市城区内打破行政管辖区域界限,由优质校对薄弱校实行“托管”“兼并”和在薄弱区域新建优质校的经验。
经过数月采访,跋涉数千公里,《为了每个孩子都享受优质教育》这篇稿子终于成形,发表后迅速引起巨大反响,中央有关领导对河北经验作出批示,当年11月,教育部在邯郸召开了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随后全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组团到河北参观学习。现场会召开后,我又在邯郸深入采访,就其促进义务教育均衡的举措写成了《邯郸三年打造无择校城市》一文。稿件引起的反响让我振奋,但更让我振奋的是,有更多孩子因此而改变了命运。
(作者系本报记者)
在泥土中捕捉教育均衡的芳香
李曜明
历史记录
改革以前,晋中城市优质学校学生爆满,班容量70多人,最多有120人;农村薄弱学校日趋空壳,班容量仅10多人,俨然冰火两重天;
改革以后,“择校热”大大消退,城里中小学班容量“消肿”到50人,农村初中起死回生,城市农村一个样。
——2012年3月5日《改革让农村校绝处逢生——山西省晋中市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采访纪行》,作者:本报记者 李曜明 张婷 禹跃昆
采访者说
山西省晋中市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县。2012年全国两会前夕,从多个渠道传来当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信息,虽然零散,但很有力度,试点终于结果了。
晋中我并不陌生,早些年去过多次,老区、山区、贫困区,人多、校多、财力弱,这样的欠发达区域怎么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又能有多大突破?说实话,我是带着疑问赶赴晋中的。
抵达晋中时已是傍晚,市教育局的同志抱来一堆资料,安排第二天介绍经验。我更想先到农村学校感受一下,听听老百姓的声音。当地领导开明,赞同我的想法。接下来的3天,我们带着两名记者一头扎进几个区县的农村,坐上农家炕头,听农民说孩子的成长,说教育的变化;走进偏远乡村校,听校长说近年来城里下来多少老师,又有多少学生回流;走进村小教室,听新来的大学生讲课;走进县城中学,各方代表现场演绎编班场景……短短几年,晋中农村学校达标,“空心校”被填满,薄弱校不再弱,城里教师下乡,进城学生回流,陪读家长返乡,中考指标到校,择校现象消失,老百姓净说教育的好。
带着泥土的素材捧回来了,怎么消化?按照传统通讯稿的写作程式,要提炼升华,要高屋建瓴。如若这般,泥土味没了,芳香散尽,没滋没味。土就土到底吧,索性就把素材原原本本地呈现给读者,用老百姓的语言说变化,没有大话、空话和套话,反倒多了几分泥土的气息。
通讯刊发后,被新华网、人民网等903家网站转载,央视也进行播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对这篇报道作出批示。报道还获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
晋中经验对经济不发达或欠发达区域具有示范意义。2013年6月,教育部在晋中召开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和工作推进会,重点推介其经验和做法。
采访晋中已11年有余,但我一直关注那里的发展,其间曾多次前往。今天,教育已经成为晋中一张亮丽的名片。锲而不舍,开花结果,每年高考时节,恰是这张名片绽放光彩之时,每每这个时候,晋中的朋友就会给我传来喜讯:和顺、榆社、左权等县又有多少农家孩子考上了大学,而这些县,过去都是贫困县。
(作者系中国教育电视台党委副书记、原本报记者)
地方高校转型离不开新闻鼓劲
储召生
历史记录
新的办学定位在学校内外引起不小争议。……于是,蔡敬民不得不在不同的场合,多次阐释他自己的理解:“地方性、国际化,强调的都是一种开放性,都服务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型大学建设这个目标。开放办学,就是要在服务地方中谋求发展,在国际比较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径。”
搁置争议,埋头做事,看准了的路,就坚定地走下去。这是合肥学院的处理方式。
——2014年4月16日《一所地方高校的转型突围——合肥学院十年建设应用型大学之路》,作者:本报记者 周飞 储召生 俞路石 俞水
采访者说
合肥学院目前已是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一面旗帜,十余年来《中国教育报》与该校转型发展始终同频共振。
合肥学院最早引起我们关注是在2011年,当时安徽省教育厅组织实施的新建本科联盟项目获得了第二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奖特别奖,合肥学院是该联盟的领头羊。2013年,由《中国教育报》总编辑周飞(时任《中国教育报》编委)带队“安徽高校行”,实地探访安徽高校改革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合肥市采访的一周时间里,我们原本只准备采访三所高校,临时加进了合肥学院。
合肥学院打动我们的,是其面对校内外各种争议,面临转型中各种困难,对应用型高校办学定位坚守初衷——早在2003年,该校就提出“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即坚持为合肥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强调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甚至不鼓励学生考研;加强国际交流,借鉴国际特别是德国同类高校的办学经验。
2014年4月16日,《中国教育报》头版以近乎4/5版的篇幅推出长篇报道《一所地方高校的转型突围》,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篇报道的初稿洋洋洒洒近万字,经过我们多次讨论修改,与合肥学院核实具体细节,与国内外应用型高校作比照,最后才形成一个大的典型报道,而且从2013年10月采访到2014年4月稿件见报,时间跨度有半年之久,由此可见我们对于树立一个教育改革典型的慎之又慎,对于一篇典型报道稿件的精雕细琢。
报道推出后,各大网站纷纷转载,随后全国各地到该校学习经验的人络绎不绝。为满足来访高校的学习需要,合肥学院加印了近3万份报道当天的《中国教育报》。
报道引起轰动后,我们对于合肥学院的报道也在持续推进。2014年,该校的改革探索成果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和合作基金随后也在该校建立。2015年10月30日,中德两国总理参观“中德合作共建合肥学院三十周年展”,《中国教育报》的相关版面被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
我深深感到,高校改革的成功往往离不开新闻媒体的鼓劲加油。在新时代新闻媒体应肩负起重任,进一步为教育改革发展创造良好舆论氛围。
(作者系《中国教师报》总编辑、原本报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