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3年创刊,40年来,中国教育报关注、书写、见证着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每一步。翻阅随时光流逝而泛黄的报纸,总有一些报道因其重要的时代意义而引人瞩目。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重大典型经验报道。 40年来,中国教育报记者不断锤炼眼力、脚力、脑力、笔力,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推出一批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典型经验报道,犹如星火燎原,推动着我国教育事业持续向前迈进。 一篇篇重大典型经验报道看似偶然,实则离不开记者的慧眼。中国教育报记者靠着敏锐的眼力,从看似平淡无奇的线索中发掘出了不平凡的时代意义。 2009年,中国教育报记者在燕山深处采访,河北省承德县深山黄旗湾子村村民李凤云讲述两个女儿上学的故事,记者敏锐地意识到这背后反映了全国普遍存在的城乡教育差距较大的问题,《为了每个孩子都享受优质教育——河北靠管理创新促进区域均衡推进素质教育》详细介绍了河北省促进区域内教育均衡的典型经验,引起社会高度关注。此后,中国教育报又报道了邯郸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经验。为推广邯郸经验,教育部在邯郸召开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会,全国29个省份组团到河北参观学习。 震撼人心的新闻素材,从来都不是从人头攒动的会场和满满当当的文件袋里“淘”来的,而是从基层一线“采”来的。中国教育报记者不辞辛劳,跋山涉水,他们凭脚力采写出的一篇篇典型报道,鲜活而真实,带着泥土的芬芳。 1996年8月初,河北省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大灾过后,连日大雨不断,气温骤降,记者深入太行山重灾区采访,患了重感冒,发起高烧,晚上盖着两床被子还冷得发抖,但依然没有放弃采访。正是这份坚持,让记者看到了位于白马河流域却花果满山的浆水镇前南峪村,听到了村民们对河北农业大学教授们主持的“生态经济沟”发自内心的评价。一个月后,《把论文写在太行山上——记坚持走“太行山道路”的河北农大教师群体》一文刊出。河北农大坚持送科技进山、帮人民脱贫的事迹在全国产生强烈反响。 书写榜样故事,记录伟大变革,需要练就扎实的新闻写作基本功。中国教育报记者通过脚踏实地的采访把握细节,将真情实感融入鲜活事例,好文风激起读者共鸣,增强了文章的传播效果。 2013年,中国教育报记者前往安徽了解高校改革发展的实际情况,彼时许多地方高校正遇到转型困惑,合肥学院面对争议和困难仍不改初衷、坚守应用型办学定位的故事打动了记者。采访结束后,记者花了大量时间撰写初稿、核实细节、与国外同类型高校作比照、讨论修改,《一所地方高校的转型突围——合肥学院十年建设应用型大学之路》半年后才见诸报端。报道从办学定位、教学、专业、教师等多个维度,层层深入剖析了合肥学院的改革举措。报道推出后,很多高校领导带队赴合肥学院学习。2014年,该校的改革探索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和合作基金随后也在该校建立。 一篇篇重大典型报道,不仅有新闻事实、有经验做法,更有对教育的追问和反思。中国教育报记者在采访写作中坚持问题导向,他们凭借脑力增加了作品的广度、深度和高度。 天津市的职业教育一直勇立潮头,写一篇成就报道,天津能提供大量现成的素材,但记者更愿意啃硬骨头,希望深入挖掘天津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经验对兄弟省份乃至整个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意义。为此,记者的足迹遍及天津市与职业教育相关的土地,他们采访了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研究职业教育的专家学者,还有大量职业学校的校长、教师和学生。为了对天津职业教育的发展脉络有更清晰准确的认知,记者还查阅了十几本相关书籍和30多万字的资料。2021年8月推出的《天津打造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透视》上下篇报道,从天津在中国近现代工业史上的地位出发,系统分析了天津职业教育取得的成就及其背后的原因。报道刊发后,在全国职教界产生很大影响,许多省份教育主管部门和职业院校组团前往天津学习调研。 四十不惑。中国教育报人通过重大典型报道,从一个侧面记录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足迹,同时推动教育与国家发展和时代进步同频共振。这是中国教育报始终坚持的方向。 ——编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