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05日 星期三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闻韶小学:
践行知情意行 赋能劳动素养
刘涛 王静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闻韶小学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区、社会“四位一体”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践行知情意行,赋能学生劳动素养。

    “知”——构建劳动认知体系,形成劳动观念

    劳动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劳动价值观培养。学校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构建劳动认知体系作为重中之重,将“劳动创造价值”的理念植于学生心灵。

    构建浸润式劳动教育文化场域。一是建设农俗文化展览馆,通过征集传统劳动工具,向学生展示木耧、犁耙、石碾等农村劳动生产中使用的老旧农具,让学生认识、了解更多的传统劳动工具,感受农耕文化的博大和劳动者的伟大。二是创建劳动教育文化长廊,渗透节气传统与农耕文化、劳动模范与农业科技、大国工匠与智能制造等知识,厚植学生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观念,涵养学生劳动情怀。三是邀请区域内劳动模范、企业技术员讲解劳动技能,将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等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尊重劳动者,崇拜工匠,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

    建设童趣场景式特色劳动课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校以学生的发展需求和个人兴趣开设劳动特色课程。挖掘社区“五老”志愿者、学生家长等资源,开发学生喜欢的手绣蹴鞠、临淄花边、齐文化版画、齐文化拓印、烙画鉴赏与技法体验等特色劳动课程,让学生学习齐文化和传统手工艺,参与传统劳动技法的保护与传承,体验齐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劳动创造之美。编写《新时代劳动教育读本》,通过“劳动故事”“做一做”“劳动感悟”“评一评”等模块,设定特定劳动场景,沉浸式学习,在听、学、做、评中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

    “情”——强化劳动情感认同,提升劳动能力

    劳动教育真正实施到位是唤醒劳动的内在自觉,从而形成劳动情感认同,促进学生认识向行为的转化。

    建立校园每一隅的情感链接。学校设立“一人一岗”劳动小岗位,不断增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价值感。学生通过主动认领的方式竞聘岗位,自由选择岗位服务并适时轮岗,例如黑板美容师、走廊保洁员、图书管理员、洁具维护员等体验和服务性岗位。教师带领学生每天在自己的岗位上或擦拭,或打扫,或浇灌,或整理,对劳动完成和完成质量进行评价,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校内开辟了劳动实践基地“韶耕园”,分班级承包种植各种时令蔬菜,把劳动课搬到田间地头,学生们参与种植实践,见证种子的伟大和成长的神奇。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体验。学校研制开发了《生活技能达标手册》,清晰记录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劳动达标情况。手册采用学生主体、家长主抓、学校主导的方式,按年龄设定劳动技能达标清单。每个年级设置8个劳动技能项目,从低年级的穿衣、系鞋带、整理书包到中年级的洗衣、择菜、做饭,再到高年级的分类收纳、照顾家人等,随年龄递增螺旋式上升,实现劳动任务序列化,通过技能达标实现小学毕业40个劳动技能全过关。每学期开学季组织系列劳动技能比赛,通过引领、达标、反馈、激励,点燃学生热情,让学生逐步掌握必备的生活技能,养成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

    “意”——锤炼劳动意志,培育劳动品质

    劳动是磨炼意志的好方式,劳动教育重在培养孩子吃苦耐劳、团结协作、认真负责等良好品质。

    劳动教育项目化,让探究真实发生。学校开设“种子探究”项目化劳动课程,每年春分、秋分开展“一生一盆”活动,利用“一场一地”(教室窗台探究场、家庭阳台种植地)让学生种下种子。其间,学生全过程进行种、养、管、护,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将种植与各学科融合,落实核心素养。语文学科,引导学生用心思考、用笔书写劳作之趣;英语学科,制作植物中英文标签,用英语介绍产品;美术学科,摄影、写生、制作宣传海报等,画出成长过程;科学学科,开展施不同肥料、掩埋深浅与种子出土快慢关系等研究……种植与各学科相融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主题活动多样化,彰显时代育人价值。每年10月丰收节,学校举行“小小商人”实践活动,学生把自己的手工制作、闲置图书、学习用品等拿到操场“跳蚤市场”进行售卖,活动让孩子体会到了经营的不易。学校探索劳动评价体系创新,充分联动学生、教师、家长、社区进行多元长效评价,实行以劳动表现为核心的动态生成数字化评价,完整记录劳动过程和结果。“劳动方案设计大赛”“劳动日记展评”“劳动达人”“劳动模范班级”评选,激活了学生的生长点,磨炼了心智,培养了恒心和毅力。

    “行”——开展劳动实践,形成劳动精神

    实践是劳动教育的最好途径,通过劳动实践和劳动锻炼,在劳动中真正体验劳动的价值,创新思维方式,形成劳动精神。

    劳动之美在于生活。春节学校开展“在年味中寻找数学”活动,当地民间有“腊月二十六割年肉”的谚语,就是要置办年货。学生们几人一组到集市或超市购置年货,记录花销,开展问卷调查,巧算经济账。每年9月临淄“国际齐文化节”,学校开展“我是小导游”“我是齐文化代言人”等实践活动,学生自主设计方案和台词,在劳动中奉献他人、奉献社会。

    劳动之美在于创造。劳动课程中,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学生王绍宇针对下雨天班级雨伞无处安放,用废旧饮料瓶制成了电动雨伞收纳器;尚佳鑫用废弃卡片,制成抽屉式收纳盒;“萝卜种植”劳动课上,学生刘书昕萌生了制作智能浇灌装置的想法,学校就成立师生创客团队,数学教师解答运算问题,信息技术教师解决硬件问题,科学教师分析泥土含量,家长教学生制作传感器,农业技术员讲解养护知识……一个月后,智能灌溉系统研发成功。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在创造性劳动中动脑动手,培养了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升劳动素养是劳动教育的灵魂,是劳动教育的根本追求和旨趣。劳动素养是不同素养相辅相成、有机联系的整体,学校立足课程,聚焦生活,践行知情意行,设计指向劳动素养的多元评价,让劳动素养落地生根。

    (作者分别系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闻韶小学党支部书记、语文教师;本文系山东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一般资助课题“四位一体劳动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1YB099)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