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语世界最古老的大学——牛津大学 |
|
牛津城俯瞰图 本版图片均由视觉中国提供 |
■国际观察·强国崛起背后的教育担当⑥
英国作为世界现代化强国的历史,由来已久。18世纪,英国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恩格斯说:“工业革命对英国的意义,就好像哲学革命对德国,政治革命对法国一样。”工业革命使英国社会结构和生产关系发生重大改变,从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崛起为工业强国,被视作在西班牙之后的又一个“日不落帝国”。
同时,英国也成为继意大利之后的第二个世界科学中心。教育与科技、人才相互促进,并叠加作用于英国工业革命进程,推动了英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在英国崛起为世界强国的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保障性、关键性作用。
科学思想提供基础性支持
肇始于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又称“蒸汽革命”,其主要表现是以机器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以自然科学技术代替人工劳动成为主要生产方式。实际上,思想观念的革新是生产力形式变革的先导,英国科学教育思想的发展对英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
14世纪至15世纪,受文艺复兴思潮影响,以科塞、威廉·格雷、托·尼拉克雷为代表的学者在人文主义中心意大利求学。他们将现代教育的思想、追寻科学的理念和对学术的追求带回英国,促使人文主义思想在英国生根,也促进了英国宗教改革和科学思想的演进。
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英国资产阶级已经成熟,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冲破教会和经院哲学藩篱,把教育解放出来以适应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需要。在资产阶级革命和文艺复兴运动影响下,人们打破思想桎梏,重新打量世界。
培根、洛克等哲学家崇尚科学的思想观念对英国的自然科学界产生了积极影响,促进了英国自然科学领域的蓬勃发展,也推动着英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首先,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认为知识之所以成为力量,就在于它能起到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作用,促进生产的发展。哲学的任务同样是深入自然界,研究和反映自然界,从中获得知识,以推动科学和技术的进步。接着,洛克继承了培根所提倡的教育理念,反对“天赋观念”,主张后天的经验是认识的源泉。同时,洛克非常重视功利实用主义。在洛克的倡导下,英国社会各个阶层都提高了对教育的重视,英国政府和社会普遍重视知识的价值,提倡科学实验。“提倡科学”的观念也催生了英国崇尚科学的整体社会氛围,民众纷纷倡导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英国科学研究团体和科技实体机构迅速发展,这无疑对英国乃至欧洲的科学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推动了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
科学教育提供保障性支持
英国科学思想的解放和教育改革的设想极大程度上冲击并改变了英国的传统教育观念,使提倡科学的教育思想深入人心,有力地促进了英国科学教育在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的发展。英国初等教育由慈善学校、星期日学校、贫儿学校等不同类型的学校承担,旨在提高国民教育普及率,提升劳动力整体素质。中等教育则在传统的公学和文法学校基础上,出现了由一些不信奉国教而被解职的教士所创办的新型中等学校,这类学校十分注重代数、天文、地理、物理等学科的教学。
高等教育领域对科学教育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知识传播和人才培养两方面。
一方面,剑桥、牛津等传统大学更加注重促进有关自然和实用工艺知识的传播。正如英国科学家莫里斯·威尔金斯所言:“我们最好、最神圣的知识是为了行动的知识。”17世纪至18世纪,受培根唯物主义哲学和牛顿力学理论影响,大学开始开设数学、天文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课程。牛津大学特别设立了几何学教授讲席和天文学教授讲席,格拉斯哥大学早在16世纪下半叶就开始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逐渐增加了科学类课程的比重。爱丁堡大学也顺应时势,增加了医学、化学等应用型课程,努力加强和工商业界的合作。
同时,英国出现了有别于传统大学的科学研究机构和团体组织,以促进科学的传播、交流与发展。例如,由格雷山姆遗产建立的格雷山姆学院,致力于给科学家和市民提供科学交流讨论的平台。1662年,查理二世批准成立以格雷山姆学院为雏形的“皇家学会”,这是英国史上第一个被官方认可的科学家组织,旨在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事实上,皇家学会推动科学研究和科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研究与传播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的知识技能,它的成立也标志着科技发展开始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与支持。
另一方面,英国大学、学院和皇家学会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科学家,如力学体系的创建者牛顿、奠定了蒸汽机发明理论基础的罗伯特·波义耳、蒸汽机的改良者詹姆斯·瓦特以及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集大成者亚当·斯密等,他们的研究成果不仅促进了社会、经济和科学的发展,也为工业革命的到来提供了资本和技术保障。
科技人才提供关键性支持
世界强国的崛起与发展,关键在于通过教育培养人才,实现人的现代化发展。人的现代化是指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它包括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两个方面的内容。科学文化发展水平反映着民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思维方式以及社会的科学技术、文化发展状况,这一切受制于教育培养的人才质量。对英国而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爆发彰显了英国科学文化发展的水平,更离不开科学人才的关键性支持。
16世纪至17世纪,英国教育培养出多位杰出科学家,他们的科技发明为工业革命的诞生奠定了关键基础。据统计,1660—1730年间,英国拥有60多名杰出科学家,占当时全世界杰出科学家总数的36%以上,他们的重大科学成果占全世界科学成果总量的40%以上,这支科学家队伍也成为英国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主导力量。
教育为英国科学家的成长提供了良好平台和关键助力。首先,英国清教主义价值观和经验主义传统为17世纪英国科学的发展扫清了障碍,培植了有助于科学技术成长与传播的肥沃土壤。在这片肥沃土壤里,英国科学得到了长足发展。其次,英国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为人才学习和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留学人才也给英国带来先进的科学技术,推动英国科技发展。当时,英国大学与意大利、法国和德国保持着广泛的科技学术交流。英国的年轻学者通过留学海外和国际交流成长为著名的科学家,也把意、法、德等国优秀科学传统和先进科学成果带回英国,壮大了英国科学家队伍,促进了英国科学技术发展。1687年,牛顿《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的出版宣告了牛顿力学的诞生,这成为英国科学技术革命理论的巅峰,也是近代科学发展中第一件震撼世界的成果。吉尔伯特发现磁力现象,是磁学和电学理论的奠基人。波义耳提出元素的定义,引入了“分析化学”并且提出了著名的波义耳定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上的成就必然成为技术革命的先导,瓦特在前人的基础上发明了高效完善的蒸汽机,带领英国进入“蒸汽时代”。
同时,职业教育为英国培养了大量技术人才,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技术和劳动力支持。学徒制和济贫性职业学校是英国工业革命前主要的职业教育形式,其存在和发展为英国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提高了英国劳动者的整体素质。16世纪,英国采取了国家监督学徒制的政策,颁布了《工匠、徒弟法》。该法对学徒年限、学徒资格、学徒数量、师傅资格等作了统一规定,对学徒制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监督和保障作用。学徒制由行会管理走向法制化,成为英国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同时,伊丽莎白女王于1601年颁布《济贫法》,旨在促进专门为贫困儿童实施的济贫性质的职业教育。它推动了“产业学校”和“劳作学校”在英国的诞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劳动者素质,也为工业革命的到来提供了劳动力和技术人才的支持保障。
2023年,英国高等教育统计机构(HESA)公布的国际学生入学数据显示,英国留学生总人数高达近70万,是仅次于美国的留学生总人数排名第二的国家。无论是工业革命时期的“日不落帝国”,还是当前的“现代化强国”,教育都在英国崛起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担当作用,为英国成就世界强国提供基础性、保障性、关键性支持。
(朱旭东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黄蓝紫系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育学院讲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