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29日 星期四
江苏省天一中学
深化“双新”实践 让每一名学生卓越成长
陶波

    江苏省天一中学全面落实新课程新教材的理念和要求,围绕学生发展,系统规划、整体设计、扎实行动,促进课程、教材、教学、考试、评价等有机衔接,转变育人方式,努力让每一名学生卓越成长,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 课程育人 构建三类丰富课程体系

    学校以“面向全体、兴趣导向、个性发展”为原则,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学习和发展需求,建设九大课程基地(含85个特色馆室),形成了三类丰富课程体系。

    第一类丰富课程:国家课程,包括必修、选择性必修课程。学校从三个层面严格落实国家课程的实施:一是课堂教学从教师教学“三注重”走向学生学习“三注重”,即“注重情感体验、注重自主学习、注重主动创造”,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二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学科育人,充分发挥不同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三是进行素养导向的“大概念”教学探索。

    第二类丰富课程:社团课程、学校活动课程等选修课程。这类课程以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生活、发展学生志趣为导向,通过学校社团活动及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大学节、丰收节等方式实现,如学校科技节专题报告会、人文社科专题报告会、学长课堂、家长课堂等。

    第三类丰富课程:学科拓展课程、先修课程、强基课程、共育课程等选修课程。这类课程有鲜明的指向性,即为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学校拓展资源和学习平台,与30多所高校合作,实现共育培养。

    ▶ 生长课堂 形成多样化的学习样态

    生长课堂: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生动活泼地参与。课堂教学着力转变教学方式,形成了问题式学习、项目式学习、泛在性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学校连续举办18届全国“聚焦课堂·生长课堂”研讨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近30个省份3万多名教师参与交流,成为全国性教学研讨平台。

    学习样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双新”背景下,学校教学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催生了学生学习样态的多样化——基于真实问题探究的创造性学习、基于“分领域、主题式、项目化”学习资源的混合式学习、基于社会实践的非认知学习等。

    自主学习:天一科学院自主学习模式。整合科技社团、选修课、研究性学习等课程形式,以项目为载体,以“三高(高中、高校院所、高新企业)合作”共享资源、共建创新实验室,在专家教授的指导下,独立或合作开展科研项目模拟研究和创新实践,为自主学习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实践范式,获基础教育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多元评价 探索基于大数据的学生综合评价改革

    构建数字化评价平台。学校根据学生综合能力分析要求,进行建模、综合测评;跨系统获得学生在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自我认识和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成长过程数据,为学生“画像”,形成动态学生成长档案。

    制定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学校制定《江苏省天一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更好地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并及时进行自我调整。

    形成专题活动评价方式。参加校本选修课、研究性学习课题、社团自主研究活动的学生,满一定学时、考核合格均可获得相应学分。如天一科学院形成了三级评价体系,即社团内特长考级认定、科学院内学术荣誉晋升、社会科学权威机构的学术鉴定。

    ▶ 发展指导 建立“基于节点”的学生发展指导体系

    把握学生发展指导重要节点。学校系统梳理了学生高中三年成长的37个重要节点,适时、适度、适切地开展以问题解决、价值引领、关键能力为导向的学生发展指导。

    形成学生发展指导制度。一是教师全员指导制,包括首遇责任制、全员导师制等。二是学长同伴指导制,包括在校学长指导制、高校学长指导制、校长小助理制等。三是家长、社会精英指导制等。

    构建学生发展指导实施体系。一是理想信念指导,如人生目标指导、生涯规划指导等。二是学生心理调适与性格完善指导,如人际交往指导、情绪管理指导等。三是学业发展指导,如选课与选科指导等。四是生活指导,如日常行为指导、卫生与健康指导等。

    ▶ 师资建设 形成“项目共同体”教师发展模式

    “项目共同体”教师发展模式。学校提出“项目共同体”教师发展模式,包括问题墙、项目组、共同体、活动串、指导链、资源库等要素,项目化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建设了3个博导工作站、6个合作交流联盟、36个名师工作室、30个项目实践共同体、42个课题研究共同体。

    “链式”培育与“立交桥式”教师发展通道。学校推行“青蓝工程”“先锋工程”“名师工程”等,形成“考核期教师—教学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特级教师”的“链式”培育机制;为教师提供“点对点”服务,实行菜单式定制,形成“立交桥式”职业发展通道。

    “课题研究,项目推进”工作方式。学校建立了校本教研制度,将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教师参与校本教研覆盖面广、层次高,每个教研组、每个部门均承担省、市、区相关课题,学校被评为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多名教师获评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模范教师、江苏教师年度人物。

    ▶ 综合育人 创新“三高协同”育人方式

    学校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创新育人机制,建构了“三高协同”育人体系。“普通高中‘三高协同’育人方式实践创新”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目标协同:培养积极的生活者。“积极的生活者”是具有经营幸福人生和推动社会进步的愿景与能力的人,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乐于合作、主动创造、积极担当”。

    主体协同:建立“三高协同”共同体。组建“三高协同”育人委员会,形成共同体协同机制、课程共建机制、联合培养机制等。

    课程协同:催生丰富学习样态。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建设开放的学习环境,构建三类丰富课程,促进学生学习样态的多样化与评价的多元化。

    方式协同:协同育人的“三高合作”方式。学校形成“共建平台、共创课程、共研项目、共享资源”等协同育人的“三高合作”方式。

    资源协同:营造“跨学科、项目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学校与百所高校、高中及百家高新企业共同建设9类专项合作平台、11种不同领域课程、27类合作研究项目、7种类型学习资源,建立育人共同体,形成了协同育人的新路径。

    学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源和机会,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成为“积极的生活者”。(陶波)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1 0 1 江苏省天一中学 http://Paper.Jyb.cn/zgjyb/images/2023-06/29/04/ZGJYB2023062904_b.jpg 04 中国教育报 5 /m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