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28日 星期三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索
冼春妮 尹杰钦

    信息化时代,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顺应教育发展形势,抓住现代化教育技术应用推广机遇,深入探索混合式教学应用机理与实施特点,并将其科学应用于思政课教学,促进教学内容与方式方法的创新发展,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

    加强教学研讨,探索混合式教学过程设计

    为切实促进思政课教学内涵式发展,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充分应用于思政课教学,学院开展了一系列教学研讨活动。一方面,教师通过学术论文、主题报告、专题讲座等形式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思路,探讨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思政课教学的路径与方法。另一方面,学院积极组织教学观摩,让师生在不同的课堂环境中体会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多维教学研讨,一方面,教师拓宽了教学思路,促进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多元推广与深度演进。另一方面,通过师生探究+生生互动+人机交互形式,促进知识、能力、价值在“自助”“互助”中实现。

    结合2022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22JGA340)成果,混合式教学模式对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是全新的挑战,需要思政课教师协同合作,设计出系统完善、新颖有趣的教学活动。为此,学院组织相关教学团队,针对性开展混合式教学过程设计: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专题—问题链为主题,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构建了学科教学内容—课程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环境“三环系统联动”的全开放教学混合体系,从根本上破解了教与学互动不够的困境,实现了内容、方法、环境之间的融合统一,提升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组建教学团队,提升思政课混合式教学实效性

    学院严格按照《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着力打造思政理论课“一核四维”混合教学模式和红色梧州情境思政课,坚持不懈推动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和红色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扎实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日前,梧州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被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部门遴选为立项建设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学院拥有广西统一战线理论研究基地、桂东南马克思主义传播研究基地、广西与东南亚宗教比较研究中心、课程思政研究中心4个教学科研平台,以及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卓越人才工作室、梧州学院高层次人才工作室、网络文化工作室、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工作室4个教学科研创新团队工作室。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学院迅速组建“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学生宣讲队,及时宣讲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和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宣讲结合全区、全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比赛,学院不仅组织开办宣讲会、讨论会等线下交流,学思践悟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时还充分利用线上教学资源和平台,生动解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创新理论。思政课混合式教学从第一课堂延伸到实践课堂和云课堂,充分展现出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的魅力。

    搭建教学平台,开发线上精品思政课

    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材为引领,按照“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通过“虚拟教学+实践教学+面授教学”等混合教学创新模式,将面授教学与网络教学、协作式学习与自主式学习结合起来,构建线上自主学习—线下指导学习—混合互动学习的“三维同频共振”的全天候学习空间体系,从根本上打破了教与学的时空壁垒,实现理论与实践、思想与行为、知识与价值的有机统一,以达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课程目标、课堂目标、成才目标。比如,学院开发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基本问题”线上课程,以“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抗战的中流砥柱”为导入话题,并在QQ群、网络学习平台等渠道发布课堂任务,让学生结合教材文本和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并记录思考过程中的疑问;课上围绕教学主题和导入问题进行知识梳理串讲,带领学生深入思考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课下要求学生在线上平台自主学习相关教学视频和课件,并提交个人学习感悟,形成知识输入与输出的闭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成效。

    总之,混合式教学的实施需注重教学研讨,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探索多种教学模式,以提升学生学习质量和教学效果。学院将继续强化教学管理,持续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多元化的思政理论学习环境和资源,进一步推动思政课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冼春妮 尹杰钦)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