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着力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在2023年中国科幻大会上,中国科普研究所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发布了其联合编制的《青少年科幻教育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旨在以科幻为载体,引导青少年开展科幻阅读、科幻创作,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提升青少年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本报《读书周刊》特约中国科普研究所博士后闫进芳围绕《指南》研制背景、如何开展科幻阅读等问题,对相关专家进行访谈。——编者
利用科幻资源做好“减负”背景下的阅读加法
问:研制《指南》的初衷和构想是什么?科幻教育如何为科学阅读赋能?
王挺(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幻研究中心主任):科幻是科学与幻想思维融合的结晶,是最具代表性和感染力的科学文化表现形式。编制《青少年科幻教育指南》意在借助科幻激发青少年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要说科幻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离不开对“科”字的理解。科幻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呈现出“幻”的特色,但“科”的框架支撑始终是科幻作品的重要内核。我们从科幻作品中汲取科技创新的启发,从科幻作品中了解与科学相关的基础知识与原理,激发读者特别是青少年的好奇心、想象力,增强其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所以,科幻教育是科学教育的补充,作为科学阅读的一种,阅读科幻作品是丰富我国科学教育内涵和外延的重要途径。应以科幻为载体培育“科”与“幻”的土壤,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在孩子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
周群(北京景山学校特级教师、《指南》执行主编):第一,科幻有其重要的教育价值,通过开展科幻教育,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第二,科幻教育属于基础教育领域新的增长点,中小学科幻教育的开展还处于初期阶段。当越来越多的学校、教师、家长以及校外机构等,想开展科幻教育的时候,他们迫切需要专业的支持和帮助。编写这个《指南》,用好我们已经积累的实践经验,发挥中小学科幻教育先行者“智囊”的作用,理应能为更多的教师提供帮助。《指南》的出台,既是顺势而为之举,也是适逢其时,到了科幻教育需要深化推进的节骨眼儿上。
至于科幻教育如何为科学阅读赋能,新课标很重要的一个新理念是开展“跨学科学习”,科幻教育以“科幻+单一学科”或“科幻+多学科/跨学科”的方式展开,整合科幻教育资源可以为跨学科课程建设赋能,其中科幻作品阅读是很重要的一环。
问:《指南》中提出,要让科幻助力“双减”政策的落地,请谈谈科幻教育在“双减”中的意义何在?
陈维成(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在科学技术越发重要的今天,科幻教育逐步成为科技创新和社会文明进步中不可或缺的引导力量,肩负着点燃青少年科学梦想的使命,是培养青少年想象力、造就创新人才重要的一环。在“双减”的大背景下,阅读科幻作品或参加科幻教育活动将能够拓宽科学教育的维度,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追求和探索科学的奥秘,培养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充分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
陈玲(中国科普研究所科普创作与传播研究室主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秘书长):“双减”背景下,减负是手段,提质增效是目的。随着我国科幻的兴盛发展,各类优秀科幻作品不断出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科幻,了解科幻,挖掘科幻的价值和内涵。在上个世纪初,梁启超、鲁迅等,以提高科学素质、反帝反封建为目标,引进科学小说,倡导开展科学小说创作,即鲁迅言“经以科学,纬以人情”。由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当年先贤的这种倡导实施不久便“蛰伏”。随着近几十年科学技术的繁荣发展,当年的“经以科学,纬以人情”得到了延续,科幻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科幻作品逐步对青少年产生吸引力和影响力。在当下信息大爆炸和教学工具种类繁多的教育环境中,ChatGPT的火热出圈等告诉我们,教育并不是要给学生灌输各种知识点,而是教会他们科学的思维方式。因此,我们的教育可以引入一些优秀的科幻作品,引领学生用科幻思维感知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境,进而通过科幻与未来对话。
用阅读和表达实现科幻教育的输入与输出
问:教师阅读和参考《指南》,应该注重哪些要点?教师如何在“新课标”背景下,利用科幻资源实现教育的提质增效?
曹勇军(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特级教师、《指南》项目组成员):教师参考《指南》应该注重以下几点。
第一,不同学段科幻教育目标的共同性和差异性。科幻教育在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培养的目标既有相同性,又有各自侧重点。这是我们实施和评价科幻教育的依据。第二,科幻教育的基本途径和基本模式。《指南》梳理出科幻教育“在学科中渗透科幻教育”“开设科幻校本课程”“开展校内外的科幻教育活动”三条基本途径,并把科幻课程教与学提炼为“科幻+单一学科”和“科幻+多学科/跨学科”两种基本模式。这样的概括和分类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科幻教育,助力教师开展科幻教育。第三,科幻课程中的阅读和表达。阅读和表达是科幻课程不可分割、首尾相接的两个阶段。前者是基础是输入,后者是深化是输出。把阅读感受富有创意地表达出来,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写科幻作文,可以改编科幻剧,可以画科幻画,可以自编科幻杂志,让科幻教育有成果、可视化。
教师如何在“新课标”背景下,利用科幻资源实现教育的提质增效?我认为科幻教育天然具备跨学科学习的特点,利用科幻全新的资源可以在语文课原来的读写活动之外,构建更丰富的课程,激发学生创造力,更好地培养学生跨界融合的创造能力。我曾经举办过“黑暗森林之歌——我们这样读刘慈欣的《三体》”的科幻阅读沙龙,让学生把刘慈欣《三体》第二部《黑暗森林》这部科幻巨著富有创意地搬上舞台、展演出来,这其中既有语文的读写,又有科学的设定,还有配乐、海报、PPT等美术和音乐的学科知识和技能,用项目学习方式整合起来,成为一个内容突出、指导有效、方法多样的舞台版科幻导读。这样的学习方式极大地丰富了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让语文教育更好地面向未来,发挥语文教育的效益,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罗明军(深圳市龙城高级中学正高级教师、《指南》项目组成员):一线教师在参考《指南》时,应注重结合所在地区、学校、学段等实际,在中小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上进行,将运用科幻素材培育学生科学想象力作为主要目标。
例如,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中描述有鹦鹉螺号在不同时间、地点的航行信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这些信息,在地图上描出海底两万里的航线,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海底两万里》中有这样的描述,“从今天起的十九天内,亦即从2月23日到3月12日”,书中两次强调了“十九天”,原来1868年是闰年,2月份比正常年份多了一天,所以凡尔纳说从2月23日到3月12日是十九天。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时间想象力。
同时,还应注意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符合“新课标”总体要求的前提下,为不同学生提供不同深度和广度的科幻学习材料。积极探索问题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不同学习方式,利用科幻资源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和社会责任感。
以“融合”“协同”达成科幻教育和科学教育双向奔赴
问:《指南》的出发点是推动科幻教育发展,这个过程应该立足的核心点是什么?
李卫东(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我认为应该立足的核心点是“融合”与“协同”。科幻教育不能单打一,其突出的特质是“融合”,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接受与创造的融合、学习与实践的融合等。因此,实施科幻教育必然需要“协同”,从科幻教育的微观生态系统来看,需要每门学科的教师均要树立科幻教育意识,需要跨学科协同开发科幻课程;从中观生态系统来看,需要教材、教学、考试评价的协同,如果中小学各科教材的编制融入更多的科幻教育意识,考试评价植入更多的科幻教育考查内容,教学实践中落实科幻教育就会更深入、更有效;从宏观生态系统来看,需要学校、场馆的协同,需要打破学校教育和场馆学习的隔膜,需要全社会营造大科普、大科幻的氛围,需要相关部门的条件支持和保障,等等。当然,关键还是创造条件做起来,从一点一滴做起,而不只是消极地“等”和“靠”。
周群:我认为,中小学开展科幻教育,除了应有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教、学、评一致的底层逻辑,还应建构一个合理的科幻教育生态系统。该系统至少包括五个组成部分:领导决策与调控层、课程开发层、实施保障层、课程实践层和实施检验层。领导决策与调控层、科幻课程开发层和实施保障层一起组成了科幻教育生态系统的“后台”。它们共同的终极目标指向科幻课程实践层,科幻课程实践层的任务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的教学活动,则通过多元化的激励与评价方式检验科幻教育的成果。
青少年科幻教育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是教师。对绝大多数教师而言,科幻是一个全新的、极具挑战性的话题,教师开展科幻教育的首要任务在于观念和知识的更新,让自己成为有创造力的教师,要做“行动派”,要走出舒适区,走出学校象牙塔,向学者、科学家、科幻作家学习,多阅读,多思考,要学着做个“跨界教师”。不仅如此,青少年科幻教育更是一项系统工程,这个“系统”需要整合更多的优质资源,得到包括科幻研究专家、科幻作家、科学家、出版单位、相关机构与企业等更多专业力量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