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师范学院依托65年的师范教育积淀和40年乡村办学历程,以“乡村振兴”“教育扶贫”政策为指引,以服务乡村地区、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为己任,不断探索教师教育新模式,为乡村基础教育培养培训优秀师资,积极助推龙江乡村教育振兴和可持续发展。
打造乡村教育特色学科 引领乡村教育特色建设
“乡村教育”是牡丹江师范学院一直坚持和倾力打造的办学特色之一。加强“乡村教育学”学科建设,是聚焦学校办学特色、引领和助推乡村教育特色化发展的重要工程。“乡村教育学”学科能够精准对接乡村振兴、教育扶贫成果,培养乡村教育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在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学校建设的“乡村教育学”是黑龙江省“双一流”优势特色学科和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创新工程学科,具有小学教育等5个国家一流专业和12个省级一流专业。围绕“乡村教育学”学科建设,学校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实践探索。一是组建科研团队,开展省级以上学科平台合作共建,聚焦“乡村教育”开展科学和教育研究,建设黑龙江省乡村教育相关数据库和乡村教育研究基地,全面掌握乡村学校、乡村教师和乡村学生基本情况,为乡村教育管理政策制定、乡村教师专业成长和乡村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数据支撑。二是打造“三同步、双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实施教师培养与教育培训同步并行,科教平台与产学平台同步共建,课程资源与课程思政同步提升;探索本硕一体化、学校教育与终身教育一体化的育人模式。三是坚持以提升导师立德树人职责与能力为主线,基于“学校—学科—导师”三级培训责任主体,探索构建了“高端引领—同行交流—个人提升”的“3+3”导师队伍立德树人培训模式。2019年以来,组织“3+3”培训500多场次,参加培训人员2万余人次,实现导师培训全覆盖。四是与海林市等县域政府部门开展战略合作,成立乡村教育专项服务团队,组织高校教师赴乡村学校挂职调研,组织师范生顶岗置换乡村教师脱岗培训,为乡村学校提供实习支教、心理咨询与健康教育等精准服务。
学校力争将“乡村教育学”学科建设成黑龙江省内一流创新特色学科,成为黑龙江省乡村教育研究重要基地、乡村教育师资培养培训改革示范基地、乡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基地。
创新师范教育模式改革 培养优秀乡村教育师资
学校一直坚持师范教育改革探索,将人才培养规划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人才培养方向主动对标乡村建设实践,在师范教育协同模式改革、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师范教育信息化建设以及师范生乡土认同思想教育等诸多方面,取得良好效果。
围绕乡村振兴需要,创建“乡村教育助力行动”平台。开设“乡土课程资源开发”“新农村建设专题”等通识课程。与省内百余所乡村学校建立协同育人机制,采用“培养、支教、培训、研究”四结合的方法,解决乡村师资薄弱、青年教师队伍断档和教学水平不高的问题,探索乡村实用人才培养新模式。
立足乡村教育和乡村文化,挖掘师德教育资源。增强师德体验,营造热爱乡村教育和以教师职业为荣的文化氛围。使师范生产生与国家命运、民族命运、人民命运相交织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认识到改变乡村教育面貌的紧迫性。
全面落实协同培养模式,提升乡村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凝聚“U—G—S”三方合力,学校与基础教育教师以双向互聘、协同教研、岗位互换等方式开展合作交流,通过教育实习、第二课堂、公益活动、乡村支教等形式全面落实协同培养和全方位协同育人模式,培养优秀的乡村教育人才。
构建教师教育实训体系,推进师范教育信息化建设。学校以“协同提质”为契机,争取中央支持地方财政资金1.32亿元建设教师教育实训楼。构建了“实训教学、能力测评、教师培训”一体的新型教学技能实训中心。学校建设了涵盖教师教育资源中心平台、教师教育赛训平台、课程资源研发平台和基础教育资源中心平台的黑龙江省教育数据云平台,建立了教师教育综合化终身学习服务体系,为黑龙江省中小学教师提供全方位服务。
聚焦教师能力素质新要求,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将教师职后专业发展与师范生职业能力培养相结合,遵循教师专业发展“适应期—胜任期—成熟期—发展期—创造期”规律,构建“理论培训+实践培养+评价激励+研究交流+咨询服务”“五位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每月以教学培训、教学观摩、教学竞赛、专家评价等形式,组织教学沙龙、教研午餐会、教学读书会、教学工作坊等活动,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开展乡村教育助力行动 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牡丹江师范学院积极发挥区位优势和办学特色,自2009年以来一直坚持开展“乡村教育助力行动”。
践行“三关注”理念培养学生乡村情怀。学校树立的“关注乡村、关注乡村教育、关注乡村教师”的“三关注”理念,已经成为学校师范教育的基本思想。该理念倡导优秀学生成为该行动的主要实施者,带动学校广大学生参与公益、帮扶乡村教育的积极性。学生力争成为“弘扬师德、立德树人”的先行者,努力践行“崇德尚学、厚积薄发”的校训,在“三关注”活动中体现出寓青春追求于民族发展中,在“实施”中表现出“参与公益、帮扶乡村教育”的社会责任感。
大学生社会实践对接乡村现实需求。针对学生的专业特长,制定和实施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大一学生每学期到乡村学校见习一周,了解和认识乡村学校的办学实际;大二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深入学校周边乡村学校开办“爱心课堂”,解决乡村儿童放学后没有家长监管和辅导的问题;大三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三下乡”乡村支教活动;大四学生结合教育实习,深入乡村学校进行半年的顶岗支教,为乡村学校排忧。一直以来,学校坚持抓好“顶岗支教”、暑期“三下乡”专项志愿服务和“特岗教师”“三支一扶”“西部行动”等专项计划,更多学生参与其中,就职于偏远地区学校,投身于乡村教育振兴事业。
多平台联动帮扶助力乡村教育振兴。将“爱心课堂”+“三下乡”+“顶岗支教”+乡村教师“国培计划”四个平台有机衔接,推进乡村教师助力计划的全面实施,有效培养了师范生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的担当意识、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一是组织低年级优秀师范生参与周三、周六的“爱心课堂”活动,助力师范生情驻乡村学校。帮助乡村教师设计素质课程方案,策划丰富多彩的辅导内容。二是暑期“三下乡”助力师范生胸怀乡村。学校组建了百余支“三下乡”服务团队,开展教育关爱、专业实践、抗联调研、社会调查、法律援助、科技帮扶、文学艺术服务、红色文化宣传、心理辅导等多样化的主题服务项目。三是形成了以实践育人为根本、以体验教育为要义、以志愿服务为活动手段、以素质提升与专业训练为目标的综合实践特色主题活动体系。四是顶岗支教助力缓解乡村师资紧缺。学校出台师范生农村实习支教工作实施方案,设立实习支教生活津贴,组建顶岗支教队伍,定期派大学生深入乡村学校顶岗实习支教。受益学校涵盖牡丹江市所属市县百余所乡村学校。“大手牵小手 真情暖童心”志愿服务项目入选黑龙江省志愿服务五个一百“优秀志愿服务项目”。
对标经济社会需求 助力龙江乡村振兴
学校以“地方语言文学”省级特色学科为引领,在通用语言文字规范使用、抢救性保护少数民族语言、地方方言与民俗文化、渤海国文化遗产等方面,集聚优秀民族文化资源,传承弘扬优秀民族精神,成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人才、创新高地和智库。
学校发挥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引领作用,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服务。将语言资源与教育资源结合,培养高质量的国家语言文字推广人才;协助地方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持续开展社会用字情况调查;开创性开展黑龙江语言文字历史文献收集、整理及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研究;深入开展语言文字实地调研,保护龙江语言资源;完成“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黑龙江省”50%的工作,获得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核心专家组专家好评;制定高校语言文字工作标准,提交“一带一路”背景下俄语人才现状调查报告;制定黑龙江省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工作流程,撰写少数民族语言现状调查报告,均获得采纳。
发挥语言文字馆平台作用,普及语言文字知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黑龙江语言文字馆设立开放日,义务宣传国家语言文字政策,免费为中小学生以及国内外各界人士讲解语言文字知识,推进了国家语言能力的建设,传承悠久的语言文字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了语言文化交流,现已接待国内外参观人员4600多人次。开设公益讲座,传播古代文化知识。开设“中国古典文学品读方法漫谈”公益大讲堂,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学校注重创意写作人才培养,为写好中国故事培育未来作家。“网络文学创作班”的9名学生成为黑龙江省作协成员,30余名学生成为市级作协成员。
加强渤海国历史文化研究服务国家需求,培养接续人才。牡丹江师范学院具有40多年在城墙边研究渤海国历史文化的深厚基础,首提“渤海学”,首建“渤海研究所”,首开“渤海国史”课程,《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开设“渤海国史研究”专栏。目前在中国史、文学、艺术、管理学等学科领域均设有渤海国史研究方向,建有渤海国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渤海国历史文化研究、渤海国文学研究和渤海国资料翻译4支研究团队。在渤海国历史、文化、音乐、美术、遗迹保护与复原等领域形成鲜明特色和凸显优势。学校已建成渤海国历史文化研究院、牡丹江流域历史博物馆、渤海数字化虚拟仿真实验室等省校级平台,在渤海国历史文化、宫城建筑数字模拟复原、壁画和家具复原等方面产出大量成果。
目前,牡丹江师范学院正在积极推进国家教育部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立足新时代,学校将坚守师范教育初心,不断突出乡村教育特色,助力乡村振兴。
(张冰 李殿伟 刘志学 于海英 王明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