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课程周刊·课程教学
2023年06月09日 星期五
长春光华学院
以生为本 凝聚共识 探寻“三全育人”新途径
高海英 李晓光

    为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长春光华学院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认真探索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努力扩大全员育人共识、打造全过程育人特色、创新全方位育人举措,全面构筑“三全育人”新格局,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让“一根主线”走深

    实现育人体系“无人不在”

    为将思政工作这根主线贯穿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在每个人的肩上,学校从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入手,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不断完善并深入实施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推进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政行企家校“五方联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双轮驱动”、“一二三”课堂“环环贯通”,全面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资源力量,科学细化“三全育人”的理念、依据、目标、任务、责任、元素、方法和实现路径等,建立了“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校院两级负责、部门协同配合、学生自我教育”的工作体系,形成了内容完善、运行科学、保障有力的长效机制和覆盖学校领导、机关干部、任课教师、辅导员、教辅、后勤保障人员的全员育人格局。

    让“三个环节”走实

    实现育人过程“无时不在”

    为将思政工作之“盐”融入育人全过程,打通学生入学、成长、毕业“三大关键环节”,学校创新思政工作方式,努力延长贯穿式育人链条。校长为新生上“入学第一课”,组织科学精神、学校历史、专业教育等专题学习,开展经典书籍品读、诗词大赛、校友讲坛等活动,扣好入学“第一粒扣子”;扎实推进养成教育,精心构建“知、情、意、行”教育体系,为每名学生建立“成长袋”,用以记录、评价、激励其在校四年的好习惯养成;落实“一把手”工程,实施“1+X+N”工作制度,优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着力提高访企拓岗和供需对接精准度与实效性,部分校企合作专业毕业生年终全部落实就业去向,全部实现高薪就业、专业对口;建设英伦小镇,为有志于创业的学生提供支持和指导。学校大学生双创科技园被认定为“吉林青年创业园”,被吉林省教育部门评为“吉林省首批省级创新创业学院”。

    让“四个结合”走宽

    实现育人阵地“无处不在”

    学校充分挖掘办学资源的育人价值,同向发力、同频共振,无死角建设育人环境。

    1.课上和课下结合。抓住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既注重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又注重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两门课程被确定为吉林省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学科育人示范课程”;把充满正能量的原创歌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好人好故事等融入教学,邀请大国工匠、学校大学生德育导师李万君与父母同登思政课讲台,宣讲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和优良家教家风,在理论教学中努力打造“动感课堂”。

    开设“董事长书法讲堂”,努力培养学生在写好汉字中形成良好习惯、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学习做人;开展“公交车让座”“一封家书”等主题活动,在实践教学中大力促进学生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养成。师生共同创作的《让座歌》获吉林省教育部门词曲创作大赛二等奖;教师撰写的论文《培养大学生让座公德的实践与思考》获吉林省“高等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优秀论文三等奖。学生的多封家书在全国家书征集活动中获奖。

    发挥学校各基层党组织的育人保障功能,推动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团组织创新引领教育的载体与形式,实施“一院一品”工程,举办包饺子、写福联、包粽子、雪地绘画等活动,思想铸魂、文化润心,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功能和文化育人载体的作用。

    2.校内和校外结合。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月”活动等,与长春电影制片厂、长白山池南区等联合完成多部话剧、影视剧作品制作,在研究与创作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稳扎稳打、勇于创新的精神。学校学生作品获得亚洲微电影艺术节作品金奖、吉林省广播电视文艺“丹顶鹤”奖一等奖等多项奖项。

    组织学生参加党性教育实践活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参加汽博会、农博会等大型志愿服务活动,学校多次收到各级部门的表扬信。近三年学生参加各类学科专业竞赛共获奖747项,参加各类体育竞赛共获奖323项。

    坚持走校企、校行、校地合作之路,创建协同育人培养模式,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共建1个省级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先后与300余家企事业单位共建就业实习基地。建好家长联系制度,用好家长群,开好“暖心家长会”“家长心晴讲堂”等,共谱家校育人“协奏曲”。

    3.线上和线下结合。构建多终端、全覆盖的一站多屏、全校传播、辐射社会的融媒体平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发展的成就鼓舞人,以先进的榜样教育人。

    在教学楼、实验楼、食堂、公寓等展示各类宣传海报、展板,利用好官网、官微、广播、电视台等载体,并不断加强外联外宣,探索“宣传+”与“互联网+”带来的契合点,紧抓网络育人话语权、引导权。在重要节点开设专题专栏,先后策划了《美丽中国》《传承》《点亮》等一批师生喜闻乐见、有温度、有深度的图片、文字、短视频、音频作品。学校荣获中国教育在线“融媒体创新奖”。

    4.管理和育人结合。将管理服务育人工作列入考核、融入日常。召开学代会等,倾听学生心声,关爱学生成长,发扬学生“主人翁精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坚持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拓展精准资助帮扶渠道,确保每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既能顺利入学又能安心上学。

    实施“校—院—班—寝室/个人—家”心理健康工作体系,打造角度多元化、寓教于乐、专业精准、协同参与、稳固有力的课程、宣传、辅导、帮扶、保障系统,营造关爱自我、关心他人的和谐氛围,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

    加强校园景观、运动场、图书馆、游泳馆的建设改造,加大艺术剧场、实验实训室开放力度,全心全意为师生提供优质服务;搭建“掌上光华”“人脸识别”平台,开发“一站式”网上服务大厅和“完美校园”手机客户端,将“智慧”融入学校常规管理与服务,实现了“数据多跑路,师生少跑腿”。(高海英 李晓光)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1 0 1 长春光华学院 http://Paper.Jyb.cn/zgjyb/images/2023-06/09/06/ZGJYB2023060906_b.jpg 06 中国教育报 7 /m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