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育英学校考察时指出,新时代中国儿童应该是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儿童。习近平总书记从4个方面、用24个字阐明了新时代中国儿童新形象的内涵,表达了他对新时代儿童作为祖国未来、中华民族希望的殷殷期待。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与少年儿童共同参加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活动,共同参加义务植树、主题班会和主题队日活动等,通过发表重要讲话、回信等方式寄语少年儿童。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孩子们成长得更好,是我们最大的心愿”,要“为少年儿童办实事,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这些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饱含着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担当。
5月31日,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育英学校考察时指出,新时代中国儿童应该是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儿童。习近平总书记从4个方面、用24个字阐明了新时代中国儿童新形象的内涵,表达了他对新时代儿童作为祖国未来、中华民族希望的殷殷期待。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少年儿童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少年儿童工作的根本遵循。
第一,有志向、有梦想。这是新时代少年儿童的精神形象。
关于“有志向”。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表达了这一期望。2013年5月29日,他在同全国各族少年儿童代表共庆“六一”国际儿童节时指出,少年儿童从小就要立志向、有梦想。2015年6月1日,他在会见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时寄语全国各族少年儿童,要从小学习立志。这些重要论述阐明了少年儿童从小树立远大志向的重要意义。那么,立何种志向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可以有很多志向,但人生最重要的志向应该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这是人们各种具体志向的底盘,也是人生的脊梁。此可谓“大志向”。“大志向”包括三层含义:一是要有中国情怀,有把自身价值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的志向,这是最重要的志向。这一志向体现在少年儿童追求真理、报效祖国,时刻把祖国和人民放在心中,从小听党话、跟党走。二是从小树立“科技创新、强国有我”的志向,将来为实现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贡献。三是要有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古代读书人历来有胸怀天下、匡时济世的志向,也有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要教育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形势及其发展变化,成为具有中国情怀、全球视野的人才,不仅能肩负起建设祖国的使命,而且能承担起为世界、为人类作贡献的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复信孟加拉国儿童阿里法·沁,鼓励她努力学习、追求梦想,传承好中孟传统友谊。
关于“有梦想”。百年来,我们党和全国人民一直有一个伟大的梦想,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梦想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景,也是行动的动力和奋斗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我们的梦想,靠我们这一代,更靠下一代。”为此,他指出要重视少年的“中国梦”,一是“要用中国梦打牢广大青少年的共同思想基础,教育和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坚定跟着党走中国道路”。二是“要用中国梦激发广大青少年的历史责任感”。三是“要积极为广大青少年实现梦想提供服务”,“努力为广大青少年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环境”。
第二,爱学习、爱劳动。这是新时代少年儿童的成长形象。
关于“爱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及少年儿童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态度等问题。在学习内容上,他建议少年儿童要“学先锋”,“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学科学”“培育科学精神,刻苦学习,努力实践,带动更多青少年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努力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材”。他提倡少年儿童学习的内容还有很多方面,包括学习做人、学习服务、学习参与以及学习与自然共处等。他还就学习态度与方法建议少年儿童,知识越学越多,知识越多越好,你们要像海绵吸水一样学习知识。既勤学书本知识,又多学课外知识,还要勤于思考,多想想,多问问,这样就能培养自己的创造精神。
关于“爱劳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爱劳动”,他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他在北京育英学校考察时进一步强调劳动的重要性,指出很多知识和道理都来自劳动、来自生活。引导孩子们从小树立劳动观念,培养劳动习惯,提高劳动能力,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学习知识。为此,他还建议广大教师,通过生动活泼的劳动体验课程,让孩子亲自动手、亲身体验、自我感悟。这些思想和主张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国梦等,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
第三,懂感恩、懂友善。这是新时代少年儿童的道德形象。
关于“懂感恩”。习近平总书记在给陕西照金北梁红军小学学生的回信中指出:“希望你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将来做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感恩”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对广大少年儿童来说,“懂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地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追求一种人生成就的精神境界。“懂感恩”,就要求少年儿童对自己与他人、社会、国家和自然的关系有着正确的认识。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要从娃娃抓起,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早早植入孩子的心灵。
关于“懂友善”。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也是一种基本的公民道德,是凝聚社会成员的道德纽带,也是建立和谐社会关系的价值基础。“友善”即人人能够以尊重和包容之心对待其他的社会成员,能够在促进、实现自我权利的同时关照他人的权利,能够在内心接纳与自己生活方式不同的其他社会成员。懂友善,也就是要学会尊重他人、包容差异,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变得更加和谐而美好。
第四,敢创新、敢奋斗。这是新时代少年儿童的实践形象。
关于“敢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把创新教育贯穿教育活动全过程,倡导‘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教育氛围,鼓励学生善于奇思妙想并努力实践,以创造之教育培养创造之人才,以创造之人才造就创新之国家。”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少年儿童是最活跃的群体。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育英学校考察时指出,科学实验课,是培养孩子们科学思维、探索未知兴趣和创新意识的有效方式。希望同学们从小树立“科技创新、强国有我”的志向,当下勇当小科学家,未来争当大科学家,为实现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贡献。
关于“敢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史就是百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少年儿童要和全国人民一起实现中国梦,自然也要从小具备奋斗精神,要敢于奋斗,善于奋斗。要奋斗就要有健康的体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体育锻炼要从小抓起,体育锻炼多一些,“小胖墩”、“小眼镜”就少一些。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都要为少年儿童增强体魄创造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用24个字,凝练而全面地勾勒了少年儿童的精神形象、成长形象、道德形象和实践形象,清晰而深刻地为新时代少年儿童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作者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教授,本文系2022年全国少先队研究重大课题“少先队员政治意识培养现状及评价指标研究”[2022ZD01]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