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07日 星期三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探寻行业文化融入学校文化育人路径
董媛

    职业教育与行业发展密不可分,将行业文化融入职业院校文化育人全过程,有助于职业院校丰富文化育人的内容、创新文化育人的方式、提升文化育人的成效。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1951年,坐落在全国铁路的“心脏”、“一带一路”核心节点、中原腹地——郑州。学校立足职业院校文化育人如何有效彰显“职业性”这一核心问题,聚焦铁路行业发展,充分挖掘铁路文化历史,多维度构建“校企铁路文化共同体”,大力弘扬新时期铁路精神,探索出了一条“寻源—传承—弘扬”行业文化助力职业院校文化育人的实践路径,形成了浸润式铁路文化建设模式,有效引导师生做中国铁路文化的传承者和发扬者。

    寻源:深挖百年铁路文化“根脉”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历史传承和文化底蕴。职业院校大多具有深厚的行业背景,因行业发展而生,与行业同生共长、同频共振,行业文化便成为职业院校文化建设的“源头活水”。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凝聚“二七精神”。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来到学校办学前身——郑州铁路职工学校讲学,为“二七大罢工”奠定了思想基础,郑州铁路职工学校因此被誉为“李大钊等早期共产党人在河南播下革命火种的起点”,从此打上红色革命印记;1923年,名垂青史的“二七大罢工”体现出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精神,不畏强敌、不惧牺牲的英勇斗争精神和铁肩担道义、勇立潮头的精神凝聚形成了“二七精神”。随着时代轨迹一路向前,“二七精神”逐渐演变为以“改革、奉献、拼搏争先”为主要内涵的火车头精神,成为一代代铁路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人民铁路为人民”的行业宗旨贯穿学校办学始终。作为河南省公办轨道类高职院校,学校责无旁贷地成为当代铁路教育事业的传承者,传承百年红色基因,继承郑州铁路职工学校的中原地脉、铁路人脉、革命血脉,自建校起就承担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致力于“为路育匠”。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指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根基,融入人才培养目标,实现文化育人目标与技能培养目标相统一;融入思政课程,引导学生坚定“人民铁路为人民”的行业信仰;融入课程思政,成立课程思政工作室、铁路文化研究中心;融入铁路实践,将高铁行业作业规范与劳动教育相对接;融入创新教育,对接智能制造、工程建设、运营维护等高铁产业链;融入“优长教育”,引入高铁行业专家、高级技术人员和“双一流”高校的教师组成团队,集中优势培养能工巧匠。

    铁路行业印记塑造“铁军”风尚。自办学以来,学校与我国铁路事业发展紧密相依,秉承“第一速”“登高”等铁路精神,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培养优秀铁路尖兵。深化校企融合,聘请行业能手、技能大师邹鹏、李向前等为兼职教师,成立校企共建共管的大师工作室。建立轨道交通实训基地、实训车间,打造“校中企”。以“艰苦奋斗、永争第一”激励教师攻克教学、技术难题,现代轨道交通技术团队荣获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用“吃苦耐劳、担当奉献”激励学生不畏困难,培养出一大批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新时代铁路人。

    传承:多维度构建“校企铁路文化共同体”

    随着职业教育规模的不断壮大、质量的不断提升,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间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机会不断增多,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演进,逐渐形成了“校企命运共同体”。把行业企业文化融入职业院校文化育人全过程,可以让学生了解行业、热爱行业、喜欢未来的工作岗位,从而形成“校企文化共同体”。

    细化育人过程,铁路文化全时浸润。开展进阶式文化育人,将铁路文化教育贯穿新生入学到毕业离校的三年周期。一年级重在筑基,侧重行为规范养成和学习生涯规划;二年级重在励能,致力于专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养培育;三年级重在致用,着力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和就业能力提升。姓“铁”、爱“铁”、为“铁”陪伴学生学习生涯。同时,实施“在校园文化中熏陶、在课堂教学中灌输、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在社团活动中强化、在企业实习中健全、在社会奉献中体验”的“六位一体”铁路文化育人模式。涌现出“最美奋斗者”李向前、“网上蝴蝶”张艳华、“保电大师”孙宏杰等一大批铁路战线优秀毕业生,全国技术能手和“火车头”奖章获得者20余名。

    紧扣育人环节,铁路精神全程融入。将铁路精神融入培养计划、将职业素养纳入课程标准,实现行业文化和专业文化互融互通、有机衔接。学校编制32学时的实践必修课,根据学生劳动情况和效果评定成绩,计入学分。针对中国铁路“高大半”(高度集中、大联动机、半军事化)的特点,将铁路半军事化管理模式融入学生管理,推行职业化教育和员工化管理的融合,打造“铁军”作风。充分发挥退役士兵示范引领作用,打造学生自我管理队伍,实现内务卫生有序化、队列动作整齐化、服装穿着标准化、一日生活规范化。秉承“安全优质、兴路强国”的新时期铁路精神,与铁路企业深化合作,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87个,建立现代学徒制试点。组织学生参加铁路春运、暑运服务以及铁路、地铁日常运维,志愿者人数占全校学生总数的60%。多家权威媒体多次宣传报道学校学生志愿者先进事迹,“暖冬行动”春运志愿服务活动被中央电视台报道。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计划,派遣师生赴肯尼亚、埃塞俄比亚、沙特阿拉伯开展铁路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训和技术服务,受到了中国铁建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和国外企业的一致赞扬。

    规划校园环境,铁路特色全空间覆盖。打造铁路文化主题校园,建成铁路文化博物馆、校史馆和铁路文化研学基地,实现了“游”“学”同步。学校把“复兴号”高铁开进校园,让学生坐在教室里看客流、在模拟舱里开高铁。设在校园里的“共青团列车书吧”,既是学生党团活动场所,又是创新创业阵地,成为青年学生喜爱的“打卡点”;中国铁路革命史长廊、中国高铁发展史长廊以及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维修车等中国铁路发展史上更新迭代的标志性实物车型构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景观,吸引社会各界群众前来参观,年接待近2万人次,2022年获评河南省首批普通高中学生实践基地。

    弘扬:发扬新时期铁路精神

    文化的发展在于守正创新,不是墨守成规。同样,行业文化也需要不断创新发展,助力职业院校在文化育人过程中弘扬工匠精神、创立品牌形象、提升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

    助力铁路行业“走出去”。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展现铁路文化开放之姿。学校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奋力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与俄罗斯国立交通大学、澳大利亚霍尔姆斯学院、英国伍斯特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7个,合作办学在校生6000余名;中外合作开发课程26门、教材22种;深耕世界高铁产业链条,为全球提供一流的“高铁工匠”,全面输出中国高铁技术标准、职业教育方案、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服务海外中资企业和属地国铁路建设。同时注重提升文化影响力,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成立铁路文化研究中心,形成弘扬新时期铁路精神的研究成果20余项,每年选送60名左右教师赴职业教育发达国家交流学习,在国际交流中展现中国铁路文化的独特魅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铁路文化融入留学生教学,有效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多家权威媒体以《65名外籍火车司机跟中国师傅学开车》为题作专题报道。

    实现铁路行业“强起来”。以未来意识引领行业教育智能化改革。面向未来高铁,学校成立人工智能学院,建设人工智能专业群,开展全校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建成国际一流水平的虚拟仿真实训室和智慧教室,与国外知名高校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课堂同步,计算机应用技术(高速列车智能运维)教师团队获评首批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开展高铁模拟驾驶、智能化机器人检测等科研攻关;建成开放式的高铁VR众创空间,虚拟现实科创中心与轨道交通虚拟仿真中心相互驱动,赋能校企产学研。学校持续跟踪铁路行业技术发展前沿,大力培养创新型行业人才,将企业技术需求变成学生科技社团的研创、竞赛项目,多次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国家大赛中实现河南省“零”的突破,技能竞赛成绩位居全国前列,学校学生成长为行业企业争相抢定的高技能人才;校企科三方共建共管双创实训基地462个,组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业教育重构能力研究中心、“坝道工程医院”郑州铁院分院;70%的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参与企业、科研院所项目研发,取得“高铁工务工程智能巡检系统”等100多项创新研究项目;着眼于高铁产业发展需求,打造高水平专业群,重构高铁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出一大批复合型、创新型、个性化发展的高铁人才。

    (董媛)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1 0 1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http://Paper.Jyb.cn/zgjyb/images/2023-06/07/08/ZGJYB2023060708_b.jpg 08 中国教育报 9 /m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