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06日 星期二
提升美育质量 彰显育人实效
张立迁

    近日,教育部召开全国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国防教育工作推进会议,要求各地稳慎推进美育进中考,坚决避免出现死记硬背、“机械刷题”现象。要求严格落实课时要求,基础教育阶段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方案,高等教育阶段落实全体学生修满公共艺术课程至少2学分方能毕业的刚性要求。

    之所以提出此类“坚决避免”“严格落实”的刚性要求,以及“稳慎推进”的实施原则,可见教育行政部门对推进学校美育工作的高度关切与重视。美育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审美需要,还能愉悦心情、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实现“入心、化人、怡情”的综合育人实效,有利于塑造学生完美人格,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学校是开展美育的重要阵地,在长期的美育实践中形成了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丰富内容载体,实现了协调联动、“五育”并举的良好育人格局。然而,一些学校仍存在以“唯分数”“唯升学”为代表的错误价值取向,更多关注学业成绩、升学率等量化指标,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美育在滋养心灵和涵育价值中的独特作用。

    美是人类近乎天性的精神追求,是崇高的、创造的、超越的,是一个复杂的融合体。正因如此,学校美育兼具满足学生生理与本能的审美体验需要、应对和处理社会生活中的审美问题、获得指导人生的生命美学等多重意义。因而,学校应力求把“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思想渗透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面提升学生感知美、理解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为此,应强化分类指导,增强美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美育基础理论、成果应用及推广研究,科学认知美育分类发展规律。基础教育阶段应充分结合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挖掘植根于现实生活、扎根于本土文化的美育元素,加大各类文学艺术创作的支持和展播力度,以情境导入、动画植入、对话切入、视觉再现等多维艺术化表达方式延展教学内容,增进中小学生对美的亲和力。在高等教育阶段,大学生往往面临学业、科研、就业等多重压力,有效提高其接受美育的能动性是关键。应紧密结合高校学科专业特色,开设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的公共艺术课程,开展跨学科美育社会实践和创造性活动,构建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大美育”观,培养大学生浓厚的审美情趣,助力攀登科学高峰。

    应统筹各方力量,增进美育的全面性和协同力。美育不仅仅是一堂课、一次活动,而是对学生的思想素质、人文修养、审美能力、精神境界的全面培养、全过程育人,是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营养基”。要将美育工作及成效纳入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价体系,从学分认定、课外实践等多角度制定奖励机制,有力调动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的美育育人力量。支持美育类课程、教材、教学研究等教学改革项目建设,丰富课程资源供给,将艺术美、科学美、社会美和自然美有机融通,与德育、智育、体育和劳动教育紧密融合,与学科专业教学、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教育联动互通,搭建聚焦全面多元、面向未来的终身美育体系。

    应彰显艺术匠心,增加美育的趣味性和感染力。以浸润方式、艺术匠心为标准,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中影响和塑造学生,彰显美育育人实效。应紧扣学生心理诉求,营造高雅、轻松、愉悦且美感度高的美育活动氛围,变任务导向为兴趣使然,变“观众”为“受众”,促进学生在审美参与和艺术实践中提高审美修养和人文素养。在活动设计时,打造教育、科技与艺术结合的新模式,开设一些入门级的艺术活动,引导学生感知美,以美唤醒并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借助艺术翅膀助力科学思维飞翔,培养更多“会拉小提琴的科学大师”。

    应扎根时代生活,探寻美育的创意性和鲜活度。美育往往是鲜活的。正值青春韶华的青少年,是社会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应切实把握好美育时代价值关键点。学校应充分了解新时代青少年的需求心声,探索富有时代特征、开放共享的美育体系,激发教与学的活力,实现从用美培养学生到培养美的学生的突破。

    (作者系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副研究员)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