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26日 星期五
回访
本报记者 施剑松

    一阵风起,场院里沙尘腾空。舞台上古时的文臣武将和舞台下数十位戏迷仿佛霎时间陷入了历史的尘烟,连锣鼓声和叫好声都有了悠远的味道。在河北省邯郸市永宁区西三家村文艺舞台前,中国戏曲学院回访小分队的专家们看到了地方非遗戏曲稀缺剧种传承的坚持,也看到了本地剧团现实和即将到来的困境。

    魏县四股弦始创于清代光绪年间,至今有100余年历史。剧团现任团长李会林是四股弦剧种的第四代传人,也是省级非遗传承人。“四股弦传承到我们这一代,我们就有这个责任,有这个担当,把它继续传承下去。”面对从北京专程赶到剧团演出现场的专家,身材敦实、脸膛黝黑的李会林浓重的邯郸方言在演出后空旷的场院里回响。

    5年前,中国戏曲学院受北京市文旅局委托,承担文旅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推出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聚焦北京“一城三带”建设主题,学院继续教育部先后举行了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和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戏曲非遗传承人高研班。其中,收官项目西山永定河高研班全部从京津冀永定河流域的市、县、区的戏曲非遗传承人群中遴选学员。正是通过定向高研班,河北邯郸魏县四股弦剧团的非遗传承人第一次得到了与国家最高戏曲院校亲密接触的机会。

    在高研班里,中国戏曲学院通过线上理论课和线下实践课分阶段为学员专业提升提供支持。不仅有“非遗管理名家”“京昆非遗名家”“多剧种非遗名家”等名家讲座,还邀请了国戏、北戏等诸多名师、教授亲临现场、示范教学。同时,项目组加大了学员观摩演出学习频次,形成课程+讲座、理论+实践、素养+技能、课堂+课外的培养体系。

    “可我们觉得对于地方非遗剧种传承来说,我们做得还不够。”中国戏曲学院继续教育部主任助理何燕漪邀请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秦华生和中国京剧杂志社戏曲传播学者封杰一起来到邯郸回访。既要看非遗剧团的演出,也要看非遗传承人的生活,还要拜访当地文旅局了解学员可以争取的支持政策。

    地方非遗剧种有观众。从大年初一到五月中,魏县四股弦剧团已经连续演出上百场,其间团员们没有回过一次家。但如何改善剧团演出条件,保障演员提升专业能力?

    主管部门对剧团有支持。市里让剧团承接非遗戏曲下乡演出任务,一场可以收入5000元。但如何建立一种机制让支持政策长效化?

    四股弦剧团已经开展了戏曲青少年普及。魏县四股弦剧团为附近小学免费教授戏曲,已有200名小学生在剧团学习过。但如何让这项公益活动开展得更有效?

    坐在魏县四股弦剧团的练功房里,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秦华生说,地方剧团缺乏创编新戏能力,老戏老演一方面会逐渐流失现有观众,另一方面更无法吸引现在的观众。应该思考如何为基层一线剧团引入台词和音乐专家,将剧种和时代联系起来。戏曲传播学者封杰说,从剧团的管理体制看,地方剧团没有进化到现代剧团管理制度,这限制了剧团运营的空间,也迫切需要专家破题。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高校如何发挥优势做好协同解决现实问题是我们正在思考的课题。”何燕漪说,“中国戏曲学院正在酝酿编制一个京津冀地方非遗剧种传承的谱系表,建立一个涵盖京津冀三地戏曲教育名家的专家库,还将争取举行更多辐射京津冀的专场演出,为地方非遗戏曲院团提供更多舞台。”

    “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在真协同中解决真问题,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就能落在实处,更好满足老百姓对美好文化生活的向往。”在回程的高铁上,何燕漪显得信心满满。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