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所高规格的现代化职业学校,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府谷职业中专”)始终致力于智慧校园建设,并探索创新基于大数据模式的教育管理与教育教学实现形式,逐步实现校园教学的全向交互、校园环境的全面感知、校园管理的高效协同、校园生活的个性便捷。2021年3月,学校被评为“陕西省中小学智慧校园示范校”。
智慧校园
实现校园管理的高效协同
在府谷职业中专看来,一方面,构建智能化的硬件平台,才能科学动态调配学校各类实训设备,提高设备使用率。因此,在硬件层面,学校开设3D打印、维修电工、社会文化艺术、汽车检测与维修等实训室,配备模拟仿真软件,用信息技术促进技能训练,以信息引领、任务驱动的方法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另一方面,深入探索软件平台建设,才能实现数据和资源共享,形成动态分析数据,消除“信息孤岛”。因此,学校建成了集教学、科研、学生和后勤等管理功能于一体的信息服务平台:利用智能化办公系统,实行行政、教务、考务、财务、后勤等智能化一体办公;利用智慧教室的录课功能,录制课堂教学活动,并在教科研活动中对教学进行评价,积极开展教师评课议课活动,组织上一节好课、备一节好课;构建大数据支持的数字化学习发展性评价系统,应用科学的分析统计方法和理念,准确分析学生学习的进步状况,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学习的薄弱环节;整合网络教学云平台,开发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录、多媒体课件、“一师一优课”等智慧教育应用的多元化课程资源,并整合为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全学科资源体系。
智慧校园的引领者是教师队伍。府谷职业中专专注于培养优异的师资队伍,以赛促教,通过让骨干教师参加上级部门举行的信息化教学业务比赛,促进教师信息化素养的内化,保证教师熟悉网上办公、科研、教学等工作模式,熟练利用信息化技术优质完成授课。在“以赛促教”的模式中,学校还以资金、政策及制度为保障,支持一部分教师深入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融合应用,引领教育教学模式变革。比如,学校对在市级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奖的团队予以奖励,调动教师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积极性。
“就业+升学”
打开中职学生的成长空间
随着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的推进,中职教育从单纯“以就业为导向”转变为“就业与升学并重”,打开学生的成长空间,府谷职业中专的学生培养模式致力于实现高就业和拓宽上升通道“两手抓”。为了给企业输送符合市场发展趋势的优秀毕业生,学校积极探索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比如,学校与府谷县冠宇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深入合作,把“车间”搬进校园,开展校内生产化实操,模拟企业管理运营的现实状况,学生在真实工作场景中完成真实工作任务,完成订单合格率高。学校还与一汽大众4S店、金属镁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推进育训结合,与县域内21家行业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定向培养、输送毕业生。学生即使走出府谷职业中专的大门,依旧是府谷职业中专人。毕业生、结业生工作之后难免遇到在岗问题。考虑到这一现实,学校在学生毕业之后持续进行跟踪服务,并通过走访调研、召开座谈会了解企业诉求,及时跟踪用工需求,开展企业用工精准对接服务。
在拓宽上升通道的模块,为了让中职学生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府谷职业中专充分把握高职扩招等有利政策,统筹规划,实现了机电技术应用、社会文化艺术等专业与榆林职业技术学院、神木职业技术学院、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三所学校“三二连读”,实现中职与职业教育本科等培养模式的有序衔接。上升通道的另一领域,是多样化成才路径。为了让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学校在学生报考时发放志愿书,让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学校既重视技术技能学习,又强调文化知识学习,注重培养德技“双高”的职业技术人才,通过“五大不良行为习惯治理”“三弯腰”“八礼四仪”等一系列德育品牌活动,编印《好习惯我习得》校本教材,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力素养、人生态度。推行准军事化管理,实现人才培养从粗放型向精细化的转变。
教育,不能掺杂一丝一毫浮躁。府谷职业中专就像一位拥有工匠精神的老者,不急于培养出“流水线”学生,而是耐得住寂寞、耗得了时间,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技能、良好的专业习惯、追求极致的工作态度,以及适应职业岗位的能力。知行合一,实现从知识、技能到素养、精神的高度融合,府谷职业中专真正落实了工匠精神的培育。(吴琴 胡艳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