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23日 星期二
从“百日成长”到“摆渡课程”
——南京市夫子庙小学幼小科学衔接的校本实践
孙红 钟青

    2006年以来,每年9月,南京夫子庙大成殿前都会举行隆重庄严的“开笔礼”。身着汉服的一年级新生,正衣冠、拜孔子、点朱砂、聆听师长教诲,上人生“第一课”。这是南京市夫子庙小学秉持“弯下身子、贴近孩子”的原则,搭建幼小衔接阶梯,为一年级新生开启的“百日成长之旅”。

    活动主导

    助力学生“百日成长”

    南京市夫子庙小学的新生进入校园之后,在教师的陪伴下,参加“大胆介绍我自己”“快乐结交新伙伴”“认识我们的新校园”等体验活动,熟悉同学,了解校园;参加“我是书写小明星”“阅读小达人”等活动,重新认识自己;参与评选“文明小天使”“智多星微公益小明星”,培养良好的习惯。

    一百天,孩子们从陌生到熟悉、从胆怯到自信,慢慢适应了充实、规律的小学生活。随后的“百日节”,学校邀请新生家长走进校园,观摩课堂教学、参与亲子互动、颁发“小星星”徽章,了解孩子入校一百天来的收获与改变,感受一个个小生命的拔节成长。那一天,校园里处处可见孩子、家长和教师的笑脸。

    “百日成长”系列活动,架起了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桥梁,是学校主动衔接幼儿园的首要措施。

    课程同行

    “摆渡”学生成长节奏

    在“百日节”活动的基础上,学校以课程化的视角,开发幼小衔接校本课程——“摆渡课程”。根据《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遵循学生学习的特点,从身心适应、学习适应、生活适应、社会适应四个维度出发,设计包括渗透融合课程、主题活动课程、环境浸润课程在内的课程体系。

    渗透融合课程,以主题学习和实践活动为支点,以国家课程中每门具体学科的课程目标为依据,跨学科为学生创设与生活、社会紧密结合的适切的学习内容、方式和环境,为后续学习夯实基础。如“换牙记”课程,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鼓励学生以绘画日记、调查记录等形式记录自己的想法与困惑,根据“换牙初体验—求知进课堂—交流提问题—融合促思维”的流程,串联数学、科学、美术等学科的知识和能力。

    主题活动课程,在开齐开足国家课程的基础上进行丰富、延展和深化。学校传承百年办学文化,打造“启蒙、知礼、开卷、笃学、明志”五大综合性学习主题。如“明志”主题的“农耕体验”,让师生走出校园,体验农耕文化,认识作物品种,研究劳动方法,学习劳动技能,在立体、有温度的劳动教育中感受劳动的价值和成长的意义。

    环境浸润课程,发挥环境育人功能,通过建设班级文化、校园文化和校园环境,激发学生热爱班集体、热爱校园的内在情感。如“小脚丫走校园”课程,提供适宜性材料,让每一名学生都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从而在心理上适应小学生活。又如“星星娃作业展”,定期展览优秀作业、有进步的作业和特色作业,打造立体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坚持不懈、敢于尝试的良好学习品质。

    主题活动课程与环境浸润课程的成功案例可以作为渗透融合课程的教学典型,系统完善的主题活动课程可以为环境浸润课程提供丰富的课程内容,环境浸润课程又能给主题活动课程提供必要的环境资源。三类课程相互依存、彼此相通,关注儿童获得完整经验。

    全面赋能

    形成良好衔接生态

    学校始终把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作为关注的核心,建设实施“摆渡课程”,一年多以来,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学生入学适应力有所增强。2022年,学校通过两次问卷调查,全面测量一年级新生的适应水平。数据显示,学生在身心适应、生活适应、社会适应和学习适应方面的各项发展指标水平较之课程实施前均有提升。

    教师课程执行力显著提高。学校教师一方面与幼儿园开展联合教研,提升双向衔接素养;另一方面,各学科教师在课程整合、协同教学、班级管理等方面积极作为,协同创编《启蒙手册》,从探索、质疑、合作、实践、礼仪、服务6个方面引导学生记录成长的过程,享受幼小衔接阶段的乐趣。

    家长家教胜任力大幅提升。学校通过“文枢学堂”定期指导家长共同参与一年级新生入学适应教育,学习为孩子制定合理的教育规划,有效缓解家长焦虑心态,帮助家长找到同心育人方向。

    从“百日成长”到“摆渡课程”,科学、生动、有趣、活泼的幼小衔接课程,让南京市夫子庙小学成为学生自然生长的栖息地,为学生自然过渡到小学阶段提供了更有保障的教育生态,形成了区域幼小衔接教育的鲜明特色。(孙红 钟青)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1 0 ——南京市夫子庙小学幼小科学衔接的校本实践 1 http://Paper.Jyb.cn/zgjyb/images/2023-05/23/11/ZGJYB2023052311_b.jpg 11 中国教育报 12 /m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