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农生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浙江省“红色根脉强基工程”总要求,充分发挥农科教一体化办学优势,积极做好“融促”文章,持续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形成了“双融共促、引领共富”的特色品牌,推动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双高”专业群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提供坚实的智力、人才和科技支撑。
坚持“党政”融合,机制建设赋能共富
构建“党政双融体制,专所共融机制”赋能共富。建立专业教研室和农业研究所一体化运行机制,在研究所基础上办专业,研究所所长担任专业主任,科研骨干为专任教师,实现“双带头人”、教科研归队;研究所的科研成果转化与企业的科技产业开发相结合,形成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紧密对接。
构建“职称和绩效融合机制”。职称融合方面,农业科研技术职称转型升级为高校专技岗位职称,实现“科研人员”向“科教人员”转变。绩效融合方面,出台《教学科研津贴分配办法》《教学科研业绩计分奖励办法》《教学科研人员考核细则》等制度,做到教学、科研工作业绩等效评价。
坚持“教研”融合,教育强农助推共富
农生学院坚持“党建+人才培养”,充分发挥党员教师优势,实施“红色铸魂”工程,通过用好红色资源、筑牢红色阵地、搭建红色平台、传播红色文化,赓续红色基因,提升党性修养。坚持把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把人文素质教育和劳动教育纳入学分管理,构建“四化六进十育人”的工作体系,深化“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人才培养综合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创新开设“隆平学院泰顺班”,该案例被多家权威媒体宣传报道。
坚持以“研”为基础,把科研平台转化为“训研创”一体化的实践实训平台,实施田间情境式、项目孵化工作坊式等改革;将种子种苗、机械生产、疫病控防等科研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内容,将新成果融入“活页式”和“工作手册式”教材;将种子繁育、机械种植等服务推广示范项目转化为学生实践实训项目,突出培养学生“懂技术、会创业”的能力。2022年,农生学院为广大涉农领域、基层农村输送各类人才700余名,毕业生就业率达97%以上,为共同富裕贡献智慧力量。农生学院劳动教育评价改革项目成为省级试点。
坚持“党建科研”融合,科研助农推动共富
农生学院党总支充分发挥党支部建在研究所上的优势,将党支部建设与研究所科研项目建设相融合,弘扬老一辈温科人“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科研精神,实现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科研团队协作的“双向发力”,推动科技创新发展。
党员教师聚焦国家种业振兴和乡村振兴,坚持应用型科研发展方向,依托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省级重点实验室等载体,开展“立地式”研发、技术服务,深化产研融合,在对接中问询需求,深入开展院地(企)科技合作,培育管用实用的科研成果,在强化服务中锤炼党性修养,把成果留在田间地头,把难题解决在农户门口。近3年,农生学院组建党员科研团队12支,承担国家科研项目4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通过国家品种审定7个,每年到位科研经费达1060万元以上。
坚持“基地”融合,技术助农带动共富
农生学院组织党员教师在基地建设、技术服务、技术培训、成果转化、决策咨询等领域开展合作与服务。每年选派25名以上省市级科技特派员,发挥科技特派员和产业服务团队作用,在科技特派员基地与党建基地相融合的基础上,深入实施“品种+适用技术+安全生产模式+培训”的“一站式”要约服务,推动农业技术服务到山头、到田头、到门口,每年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150万亩以上,切实把农业增值收益留给农民。
农生学院每年选派优秀党员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和农村指导员,参与乡村治理,服务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协助建强农村基层战斗堡垒,助推乡风文明建设。在党建共建基础上,重点围绕温州山区5县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以党总支、党支部共建为纽带,与10多个乡镇基层党组织共建党建“红色联盟”,重点在乡村振兴联合体、产业发展、重点项目建设方面发挥党建示范引领作用。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每年举办乡村振兴特色培训班50多期,培训家庭农场主等农业从业人员上万人次,带动乡村实现共同富裕。
(郑晓杰 曾剑 吕晓倩 朱咏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