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23日 星期二
牢牢把握科技范式变革为教育带来的发展机遇
陈先哲

    日前,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赴广东调研,主持召开高等教育服务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先行先试座谈会、深化产教融合座谈会并讲话。怀进鹏指出,牢牢把握科技范式变革为教育带来的发展机遇,打破学科壁垒,大力促进多学科交叉,通过建立科研大平台优化配置资源,打造交叉融通的人才培养体系,协同开展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如今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拉开序幕,这是一场由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所引发的产业变革和技术进步。前三次工业革命,中国都没有赶上。尽管中国在第三次工业革命发展历程中很早就有所觉醒,但更多时候处于跟跑状态。而第四次工业革命,在技术创新方面,中国已经处于领跑、并跑和跟跑并存的局面。第四次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教育领域应展现出高度的主动精神,要牢牢把握科技范式变革为教育带来的发展机遇,给予中国式现代化强有力的支撑。

    要增强教育的历史主动。第四次工业革命和以往三次工业革命明显的区别在于,其将日益消除物理世界、数字世界和生物世界之间的界限,并推动社会全方位的融合。这意味着教育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人们的学习、交流方式甚至生存哲学都在发生巨大变化。而当今世界主流教育模式更多还是为适应工业时代需求而设计的,在向数字化为核心的科技范式变革过程中,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的教育,都基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因此,中国教育要增强历史主动精神,主动把握科技范式变革带来的教育发展机遇,主动推动与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变革,争取在科技浪潮中占得教育先机。

    要增强教育的区域主动。此次怀进鹏部长赴广东调研,尤其强调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先行先试”,为大湾区乃至国家整体发展提供坚实支撑。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利用其区位优势,在探索高等教育与主要产业高度融合、更加充分发挥各种创新要素作用的高等教育集群发展模式中也确实起到了“先行先试”作用。新时代以来,我国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不断深化,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上升为国家战略,并且都具备了比肩世界知名城市群、都市圈的竞争实力。因此,未来应该增强这些区域发展教育的主动性,探索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高度互动的发展模式,使其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从而产生引领辐射作用。其他区域也应积极发挥各自优势,因地制宜推动教育内部供给与社会外部需求的融合互动。

    要增强教育的联结主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部署,三者不再是独立运行的体系,而是要同向而行、同频共振。教育应该更为主动地增强联结作用,尤其是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要更加主动地发挥其联结枢纽作用。现代大学不应在封闭的教育系统中孤独地进行人才培养,而是要走出象牙塔,去积极回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服务国家战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学越走向社会的中心,越能在和经济社会高度融合互动的过程中培养人才、支撑科技、活跃创新、强大国家。今年3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发布的《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中明确指出,要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深化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学科组织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所发出的信号即是要突破知识规制的条条框框,推动人才培养的“开放式创新”。

    教育使命重大,要更加努力充分发挥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在科教兴国新征程上奋力书写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