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18日 星期四
牢牢把握主题教育的总要求
段妍
视觉中国 供图

■理论特稿/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专论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总要求是“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这一总要求体现了我们党认识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相统一的一贯要求,是一个紧密联系、相互贯通、内在统一的整体。

    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举措,是新时代新征程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根本要求,对于统一全党思想、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主题教育的总要求是‘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这个总要求是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的一条主线,充分彰显了理论与实践、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的有机统一。

    学思想:全面系统学习,掌握科学体系和精髓要义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全面系统学习、准确把握其基本观点、核心要义、科学体系,深刻感悟这一思想的真理伟力,以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与坚定性。

    首先,要全面系统学习和掌握这一思想的科学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方面工作,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其中,“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是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十个明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基础理论,从宏观战略高度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性、战略性问题;“十四个坚持”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和遵循,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十三个方面成就”是对“十个明确”的实践验证,是“十四个坚持”在实践领域的具体展开与深化。三者彼此呼应、相互贯通,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构成了系统全面、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内在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必须要联系起来学、贯通起来学。此外,这一思想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领域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对各方面工作提出的具体要求,都要放在整个科学体系中来准确把握和全面理解。

    其次,要全面系统学习和掌握这一思想的精髓要义。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胸怀天下。“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坚持与发展,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发展观、现代化观和文明观,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政治立场和科学思维方法,集中彰显了其理论品格与鲜明特质,是新征程上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点。完整系统把握“六个必须坚持”的立场观点方法,才能更好把思想方法搞对头,认识问题才站得高,分析问题才看得深,开展工作才能把得准。

    强党性:加强党性锻炼,始终保持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党性是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立身的根本。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要自觉运用这一思想改造主观世界,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锤炼,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首先,要不断加强自我修炼和自我改造。党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干部的党性修养、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工龄的增长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必须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改造。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要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不断加强以马克思主义及其最新理论成果武装自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蕴含着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也贯穿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价值追求、精神境界和作风操守。必须要深刻领会其关于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境界、加强党性锻炼等一系列重大论断及其要求,在为谁执政、为谁用权、为谁谋利这个根本问题上,头脑要特别清醒、立场要特别坚定,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克己奉公、以俭修身,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其次,要不断加强党性教育。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的“心学”,是党员正心修身的必修课。党性教育是把党的优良传统、科学理论、思想作风等内化成为政治信念与行为自觉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战略任务,是中国共产党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研究解决党内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党员党性修养、服务意识的有效形式。纵观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党始终紧密结合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与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加强党性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陆续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和这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并不断完善落实经常性党性教育制度,严格执行党章,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为党性教育搭建制度化平台,推进党性教育逐步走向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通过党性教育,使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涵养政治定力,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重实践:强化实践运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矛盾问题

    理论源于实践,更重在指导实践。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目的在于用这一思想科学有效地指导实践,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解决突出矛盾问题,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本领和能力。

    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变化前所未有,提出了大量亟待回答的理论和实践课题。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我们要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必须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握时代大势、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不断提高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的能力,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对各种风险见之于未萌、化之于未发,时刻保持备战姿态,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坚决防范各种风险失控蔓延,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决突出矛盾问题。新时代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取得显著成效,但依然面临很多新的矛盾与挑战。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一些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党的建设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很多顽固性、多发性问题。这就需要广大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转化为改造客观世界的思想武器,熟练掌握其中蕴含的领导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树立全局观,对各种矛盾了然于胸,以解决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为根本抓手,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中其他矛盾问题的解决,把握好一般和个别、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在整体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等能力,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把党和国家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建新功:汲取奋发力量,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扬帆远航

    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要求我们必须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凝心聚力、添砖加瓦,不断建立新功,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新突破,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首先,要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奋发进取的智慧和力量。坚持团结奋斗,是中华民族从积贫积弱走向繁荣富强的一条重要经验。我们靠团结奋斗创造了辉煌历史,更要靠团结奋斗开辟美好未来。实践证明,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唯有依靠团结奋斗、凝聚全体中华儿女的最大公约数、激发全体中国人民的奋斗之志,党才能带领人民不断建立新功,朝着伟大梦想阔步前行。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克时艰、创造奇迹,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全党全国人民思想上更加统一、政治上更加团结、行动上更加一致,意志更加顽强、前进动力更加强大,奋斗精神更加昂扬,必胜信念更加坚定,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新征程上,只要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保持战略定力,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挑战,把握历史主动,继续创造新的功绩。

    其次,要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中国式现代化承载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了强劲动力和坚实基础。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党的领导,通过制定和描绘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蓝图与战略规划,有力确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方向与战略;中国式现代化把新发展理念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在实践中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着力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动力与基础;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打破了只有西方模式才能实现现代化的迷思,通过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和注重推进制度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前提与基石。当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跨越120万亿元大关,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高;2022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5698元,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充分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无比广阔的前景,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前进道路上,要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更加鲜明、优势更加彰显、前景更加光明,以新的伟大成就不断呈现出人类现代化历史上最壮美、最动人心弦的乐章。

    (作者系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