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少年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的当下,生命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是一种帮助孩子认识生命、尊重生命、创造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是孩子树立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必修课。在生命教育概念引入我国的近20年间,理论研究不断涌现,各地学校纷纷开展试点教育,但囿于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家庭中的生命教育仍步履维艰。我们应当鼓励更多父母打破思想窠臼,自觉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落实家庭中的生命教育,帮助孩子塑造健康向上的生命观。 相较于学校中的生命教育系统课程,家庭中的生命教育具有以下三个特性:一是针对性。教师在课堂中建构生命教育情境时需要充分考虑学情,选用班级中大部分学生都了解的例子,而父母选择家庭这一小集体经历过的事件或者孩子印象最深刻的情境展开教育,能够更好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让生命教育知识入脑入心。二是长期性。目前学校中的生命教育主要在班会课、道德与法治课和班队活动中实施,而父母在陪伴孩子成长的全过程都能够推进生命教育。三是示范性。在生命教育领域,实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一个家庭经历生命的诞生、成长与消亡时,孩子能够深度参与生命教育全过程,并从中接受生命观教育。这三个特性决定了家庭教育是孩子生命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国的家庭生命教育现状不容乐观。笔者在“小学阶段开展生命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课题中发放了近10000份问卷对家庭生命教育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少数父母与孩子联系不紧密,无法建立有效沟通环境,较为严肃的生命教育话题更是无从谈起。在与孩子积极对话的家庭中,多数父母刻意避讳谈论生死,曾用“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只是离开了”等委婉的表达替代死亡一词。在讨论生命教育的家庭中,多数父母着眼于安全教育,只有少数父母较为深入地谈论过生与死的意义。讳言死亡的传统观念困住了家庭中生命教育的脚步,而父母自身缺乏生命教育素养是更为深刻的原因。在教育子女时,父母首先应当明确自己生命的意义与内涵,能够理智地面对生命的诞生、成长与消亡,再选择合适的话题与恰当的方式推进孩子的生命教育。 落实家庭中的生命教育,关键在于循序渐进。第一步,正确认识生命。在孩子从前运算阶段向具体运算阶段转变时(约5—8岁),父母应开始有意识地将“我们是有生命的”“生命的尽头是死亡”“每个人只有一条生命”等观点教给子女。第二步,充分尊重生命,在孩子进入具体运算阶段后(约8—12岁),父母应开始培养孩子对他人生命的尊重以及对自己生命的珍惜,令孩子明白“每个人的生命权神圣不可侵犯”,“我们要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第三步,理解生命价值,自孩子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转变起(约10岁以后),父母应持续引导孩子理解并尝试创造生命价值,结合时事新闻或生活经历,与孩子讨论不同人的生命意义,使孩子充分思考“如何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并鼓励他们从小事开始实践。需要注意的是,科学的生命教育贯穿孩子成长始终,三个步骤间彼此促进。例如,创造生命价值建立在正确认识并充分尊重生命的基础上,而在创造的过程中,原有的认知图式必然发生同化与顺应,对生命的态度亦将变化。因此,随着孩子心智水平的不断成熟,父母在阶段性开展家庭生命教育的过程中应做到温故知新,积极引导孩子感悟生命的有限性与无限性。 在生命教育的过程中,“死亡”这一概念作为有限生命的终点是必须学习、讨论和理解的,而认识发生在身边的死亡是生命教育的起始性、关键性环节。从文化传承角度出发,丧葬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流传至今的礼俗经历了许多简化与改革,但仍保留着中华民族对“仁义孝悌”的要求与重视。只有亲身观察体会,孩子才能从殡仪与泪水中懂得“人死不能复生”的道理,了解应对生命消亡的礼节,学习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的道德。因此,当身边的生命消逝,父母不必在孩子面前刻意收敛情绪,更不必将孩子“藏起来”,而应与孩子共同面对。结合孩子的认知水平,父母应以适当的方式为孩子解释死亡带来的痛苦、悲伤与解脱,并清楚揭示生命有长短的道理,同时用温暖的怀抱给予孩子足够的勇气。 以认识有限性为基础,生命教育中的死亡还包含着对生命无限性的解读。发生在身边的死亡饱含岁月不待人的伤逝,而被历史铭记的死亡拥有超越时间的无限意义。李大钊、邱少云、黄继光、狼牙山五壮士……孩子在学校教育中学习革命烈士的事迹,体会舍生取义的伟大。作为教育共同体的一部分,父母应结合孩子日常所学,顺势推进家庭中的生命教育,引导孩子正确理解生命的价值。如何将课本中的知识转化为深植于孩子内心的价值观呢?突破口在于培养孩子的同理心,让孩子学会共情。除了温习课内知识,父母还可以与孩子共读红色书籍、观看红色电影或参观革命纪念馆,不断丰富孩子对祖国历史的了解,直到家庭能够在某一时代背景下自由讨论。在此背景下,为孩子构建一个特殊的面临生死选择的情境,问一问孩子“你会怎么做”,并将他熟悉、依恋的小情境嵌套其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孩子只有代入情境思考两难问题,走进历史作出生死选择,才能在纠结徘徊中真正懂得革命者们的慨然赴死并非忽视生命的表现,而是危急时刻对爱国品格与崇高理想的坚持。在此基础上,父母再抛出“何为死得其所”的问题,引导孩子意识到为家国大义牺牲的生死选择让革命烈士的生命拥有了超越其长度的意义,以无限的价值存在于民族精神中,从而理解“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如何利用它”。 综上所述,家庭生命教育有其不可或缺性。通过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孩子能够借助生命教育获得前进的动力,更加乐观地直面挑战,也能够借助生命教育找到人生的航向,确定生命的价值。 (作者单位系浙江师范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