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地处浙江西南山区,有“最后的江南秘境”之称,所辖9县(市、区)均为革命老区。依托自然、人文、革命传统等方面的资源,结合“双减”工作的深入开展,该市大力推进青少年研学基地建设,通过开发研学课程、组织研学实践、数字赋能研学管理等举措,提高广大学生实践能力,激发社会责任感,厚植乡土情结和家国情怀。目前,该市共建成省级研学实践基地(营地)20家,市级研学实践基地(营地)103家。
突出广度,联动建设研学实践基地。随着“双减”政策落实,青少年学生周末及节假日休息时间得到了保证。丽水市立足本地红色、绿色等地方特色资源和传统文化,由教育、文化、旅游、科协、自然资源等9个部门协作,紧扣农林植保、食品安全、文博科普、科技体验、生物多样性等主题创办青少年研学实践基地。
在充分发挥政府部门职能的基础上,丽水市结合浙江省“千家基地拓研学、千名专家进校园”助力“双减”科普专项行动,鼓励社会团体和企业申报创办研学实践基地。该市华东药用植物园、鱼跃1919文化产业园等11家单位充分发挥产业特色,完善育人功能,创办研学实践基地。丽水市实验学校充分利用当地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党史少年说”专题研学活动,该校130多名学生利用周末和假期走访了全市9个县(市、区)40多处红色遗址,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并以宣讲的方式将研学所思所悟分享到社区、敬老院、儿童福利院等场所,大大提升了研学效果。
得益于“跨地区教育共同体建设”这一2022年浙江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丽水市将研学实践也纳入跨市教育共同体建设事项。今年3月,该市遂昌县应村乡中心小学等10所跨市教育共同体结对,学校师生分别到诸暨市大侣小学、湖州市凤凰小学等开展了为期3天的研学实践。他们走进开源硬件实验室、物联传感实验室、中国湖笔博物馆等市外研学场馆,突破了本地研学资源的局限,实现优势互补。
突出深度,整编开发研学实践课程。丽水市教育局将“绿谷知行·实践”纳入该市“绿谷”系列六大中小学活动品牌,出台研学实践指导意见,把研学实践纳入中小学校教学计划,与学校课程、学生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安排相结合,每学期组织安排1—2次外出研学实践活动。各研学基地(营地)根据特色主题、功能开发和育人价值,结合不同学段研学实践目标定位,有针对性地开发自然、历史、地理、科技、人文、体验等多种类型的研学实践活动课程,并打造出区域示范性研学旅行精品路线15条。如该市遂昌县王村口镇中心小学结合刘英、粟裕等革命前辈在当地开展游击战所留下的诸多故事和遗址,开发出了“红色古镇王村口”研学实践活动课程。学生们在研学活动中,可以通过聆听英烈故事、搬运红军粮、翻阅红军墙、制作红军餐、重走红军路、评选研学标兵等活动,丰富研学体验,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儿童的健康成长,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丽水市先后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何鸣元、都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贲德及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专家,到全市各中小学作科普报告,在学生们心中点亮科学之光。其中,何鸣元院士还在丽水市设立院士科普基地,指导研学课程开发和活动开展。
突出效度,搭建共享研学数字平台。为方便广大师生、家长参与研学活动,丽水市教育局搭建“浙里校外实践·绿谷知行”研学实践平台,将省、市、县三级研学基地和营地基本信息上传至平台,实现研学资源信息共享。通过在平台上开通附近推荐、场馆预约、线上导学、热度排行等模块,为师生、家长组织研学活动与开展拓展实践提供便利服务和资讯。在平台设置“绿谷知行分”,将研学实践开展情况纳入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通过研学打卡、积分汇算、评价管理等方式,激励广大学生参与研学实践活动。3月16日,该平台在“2023国际数字教育大会”上亮相设展,并在省内部分地市试点运用。
为解决部分农村和山区学校科技场馆缺失、科普资源不足的问题,该市教育、科协等部门联合推出“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各地各校可通过平台预约为学生送科普上门。此外,丽水市科技馆等多家科普类研学基地还与当地中小学开展馆校合作,举办科普研学活动,推动科普知识走近学生,启迪科学智慧。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丽水市教育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