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开展美育,目的在于让学生练就一双能发现美、鉴赏美的慧眼,塑造美好、善良的心灵,成为有艺术素养、有责任感的技术技能人才。但是笔者发现,目前大部分中职学校在常规的美育活动中存在着管理不严格、教育内容不规范、主题不鲜明、流于形式等问题。中职学校如何开展美育实践活动,才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呢?济南市济阳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美育实践探索,或许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经验借鉴。
以俗见美:
根据办学特点设计美育课程内容
学校结合办学实际,以传统文化艺术为美育突破口,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做了一些创新探索。如在“公共艺术—音乐”课程中增加了民族音乐赏析、民族乐器介绍等方面的内容,在“公共艺术—美术”课程中增加了中国古代宗教画、山水画、人文画以及中国古代雕塑和建筑等方面的内容。在“语文”课程中,精选文质兼美的文言文、古诗词,开设了赏析课。
在青少年学生眼中,异性的美朦胧而神秘。在《诗经》赏析课上,教师从《诗经·关雎》里脍炙人口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导入,让学生展开联想,品味古诗词典雅的美。学校结合每日晨读,掀起了一波朗诵《诗经》的热潮。
以中职学生的审美水平,要让他们鉴赏传统文化艺术中的书画作品,确实有较大的难度。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在美术课开讲时以“唐伯虎如何‘点秋香’”导入。学生们通过一些影视作品对唐伯虎有所了解,但很多人不知道他擅长画人物仕女图。教师带领学生鉴赏唐伯虎的《牡丹仕女图》《红叶题诗仕女图》《吹箫仕女图》《秋风纨扇图》等画作,从中找寻“秋香”的影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初步感受到中国传统写意画中的“神似而非形似”,以及工笔画中的细腻线条。教师向学生展示一系列雍容华贵的仕女形象,让他们品味不同时代审美观的变迁。
以礼为美:
根据排课情况插入礼仪教育活动
礼是一种外在美,是一种行为美,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是美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适时将“八礼四仪”教育活动融入美育相关课程的教学中。在礼仪教育上,具体分为四步:第一步,每周利用微信公众号推送“八礼四仪”的基础知识和专题文章。学生通过微信平台,初步了解何为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和仪式之礼。第二步,通过每周的“八礼四仪”主题国学讲堂进行宣讲,让学生“明学习之道,守静谧之礼”,做时代“礼”的酵母,让自己发酵,让自己的酵素在学习生活中起到积极的作用。第三步,组建礼仪社团,从基本礼仪、会议礼仪、商务礼仪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理论和实践培训,结合表彰颁奖活动、元旦汇演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展示礼仪之美。第四步,编撰“八礼四仪”校本教材。在礼仪教育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学校举行“践行八礼四仪,做文明学生”校本礼仪教材研讨会,提出具体教材的编写框架和主题活动课的实施方案。
以美育人:
组织丰富的校内外文娱活动
学校经常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系列活动、“技能文化艺术节”活动、“礼敬先贤”端午诗会、“美丽校园”手机摄影大赛、“向国旗敬礼”国庆主题活动及“粮人齐聚,共制月饼”中秋活动等,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展示的舞台,也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美的熏陶。
学校开展的“汇聚新青年,歌颂新时代”歌咏比赛,涌现出一大批“感恩”主题的班级集体作品,最为典型的是《跪羊图》,集中体现了以美育人的理念。从作品设计开始,班主任就让全班学生参与。作品排演的三个阶段,育人的体现方式各不相同。
第一阶段以音乐育人。班主任召开主题班会“走近歌曲《跪羊图》”,完整介绍了音乐人李子恒创作的这首歌曲。该曲教化世人知感恩、行孝道,运用了“乌鸦反哺”“羊羔跪乳”等典故。歌词深深打动了学生,引发了学生感念父母的共鸣。
第二阶段以沙画育人。班主任根据班级专业特点,选取了一段反映儿女离家、父母担忧的沙画视频,与《跪羊图》的音乐背景相配。班会课上播放《跪羊图》轻柔的歌曲,配合感人至深的沙画画面,学生回忆往昔,拿起手中的笔给家长写下家书。
第三阶段以活动育人。活动邀请学生家长参与,节目采用全班合唱形式,配合手语操表演。在最后唱到“为人子女饮水要思源,圆满生命尽孝无愧意”时,学生给家长敬茶。润物细无声的表演,感染了现场所有的师生。传颂孝道的氛围激励学生努力向真、向善、向美。
依礼而行:
帮助学生摆正就业心态
拥有健康的就业心态是中职毕业生成功就业的保障。学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开篇以荀子《非相》的“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相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为主题,通过古文的学习,让学生明白“形不胜心,心不胜术”的道理,即形象美比不上心灵美,心灵美比不上礼仪美。第一堂课讲荀子的“颜值正义”,第二堂课讲荀子的“礼”。荀子说人有三不祥:幼而不肯事长,贱而不肯事贵,不肖而不肯事贤。教师借荀子论述战国版的“职场礼仪”,引导学生摆正就业心态,踏踏实实从“低”做起;积极向就业单位的前辈、领导学习,多当面做事少背后议论;放宽心态面对就业挫折,通过职场来锻炼自身能力和专业技能。
席勒认为,理想的美育途径就是由优美到崇高,达到人性的高尚;从古代经典到现代流行,两者相结合。这与学校“以俗见美、以礼为美、以美育人”的理念不谋而合。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