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10日 星期三
夯实强国建设的语言之基
——新时代我国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发展综述
本报记者 林焕新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多文字的国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语言文字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对语言文化做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我国语言文字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和历史性成就——全国普通话普及率达到80.72%,识字人口使用规范汉字比例超过95%,文盲率下降至2.67%,创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多语言国家推广通用语言文字的成功典范。

    推普“铁军”奋进强国之路

    “六纳村处于大石山区,其地理位置和语言习惯导致当地群众与外界交流存在较大的语言障碍,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外出务工增加收入。”广西来宾市忻城县红渡镇六纳村原驻村第一书记吴桂彬说,村里实施“推普助力脱贫”后,经过培训的群众很多都走出了大山,在县外找到了稳定的工作,实现了脱贫致富。

    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推普工作打出组合拳。深入实施推普助力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示范培训计划带动地方累计培训逾千万人次;扎实推进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组织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对口帮扶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实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全覆盖;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加大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能力培养培训力度……

    前赴后继的推普“铁军”夯实了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复兴的根基——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普通话培训处近10年共培养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和普通话“种子教师”3006名,培训基层语文教师和教研员1.1万余人次,指导各地培训中小幼教师数十万人次;

    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全县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和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将语言文字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成为全县各族人民的共识;

    2000多支高校大学生团队深入中西部推普一线,在推普志愿服务中发挥青年力量……

    推普工作者的智慧与汗水化成了推普公益课堂、农民普通话夜校班、“小手拉大手”、山歌推普等丰富活动,每一项都深受老百姓喜爱。

    在光荣的事业中,推普工作者始终心怀“国之大者”。

    在东北,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刘涛,不顾零下40多度低温,远赴伊春市金山屯林区学校进行汉语拼音教学情况调研和语音数据采集,发挥汉语拼音在推普工作中的多功能作用,解决地方普通话影响和克服汉语方言等问题,促进省域推普工作开展。

    在西南,四川省乐至县东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建军主动请缨驰援凉山,成为5700名“凉山州综合帮扶工作队”中的一员,以“火塘夜话”“进班授课”等形式推广普及普通话,工作经验在全州推广。

    在华北,沧州师范学院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建成齐越教育馆、万里研究室等,如今已成为国内新闻从业人员的党性教育基地和专业培训基地、京津冀语言传播基地、河北省青少年教育基地。

    ……

    全国各地的推普工作者如不竭浪花,推普事业愈加澎湃。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语言文字事业必将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的步伐同频共振。

    引导青少年增强文化自信

    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的过程中,山东省费县教育和体育局坚持在继承中创新。他们充分发挥真卿故里历史文化优势,依托革命老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广泛开展沂蒙精神宣讲系列活动,把汉字书写教学列为学校特色创建工作来抓,鼓励学校举办颇具特色的书法操、书法舞等书法才艺展示,发挥语言文字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在学生心中播下文化自信的种子。

    福建省宁德市语委办组织了9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6届《中国诗词大会》、10届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推动宁德形成了学习传承中华经典的热潮。一位通过宁德《中国诗词大会》走进2020年央视“百人团”的学生说:“因为有诗词相伴,我获得了成长的快乐,点燃了求知的梦想,坚定了前行的力量。”

    放眼全国,“汉字热”“诗词热”兴起,背后是大众倍增的文化自信。近年来,教育部、国家语委连续举办5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举办中国诗词大会、汉字听写大会和成语大会等深入人心的语言文字品牌活动,建设“中华经典资源库”“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等学习资源,满足广大群众高品质文化需求。

    传承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不仅要通过书写、诵读中华经典的形式让青少年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更要把“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为了勉励青年学生“静下来多读经典”,教育部联合中央宣传部等八部门印发《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专门部署实施“典耀中华”主题读书行动,强调要“加强中华传统经典、红色经典和当代经典阅读,引导青少年学生热爱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负责人说:“‘典耀中华’主题读书行动主要通过强化阅读内容引导、加大优质阅读资源供给、优化经典阅读协同机制、创新经典阅读载体形式,推动学生深入读书、习读经典,从而起到启迪思想智慧、树立人生远大理想、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和促进教育强国和文化强国建设的作用。”

    数字技术为“强语”增动力

    进入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有“魔法书”——通过AI技术,赋能词典有声朗读和智能语音评测功能,浏览者便能沉浸式感受汉字动态组词、结构和笔顺;有“留声机”——通过语音识别技术,将语音转换成文字并永久留存……

    2023年3月,国家智慧教育读书平台正式上线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正是近年来数字技术赋能我国语言文字工作的一个缩影。

    国内外中文学习者收到了一个又一个好消息——

    全球中文学习平台上线,为国内外中文学习者提供优质学习资源和智能化学习路径,覆盖183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多万用户;

    “语言文字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工程”启动,成立语言智能研究机构,推动智能语音、智能写作等技术深入发展;

    “语言扶贫”APP等学习资源平台上线,语言扶贫效果显著。

    不仅有“国家队”发力,各地、企业都在探索数字之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党员教育中心建成覆盖地县乡村四级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远程视频教学平台,通过县(市)设立中心课堂,村教学点设分课堂方式进行点对点教学;

    在贵州,各地都有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测试点,测试员不用再“起早贪黑”进行人工测试,而是能够将更多时间精力投入各级各类普通话培训中;

    科大讯飞积极承担国家项目,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认读常用规范汉字、掌握日常生活用语,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和丰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资源两大工程,推动民族地区智慧教育。

    如今,中文走上云端,更走向世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在全球推广应用;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中文教育,81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正在学习中文人数超过3000万;《苏州共识》《岳麓宣言》为世界语言文字事业贡献中国智慧;成功举办3届中国北京国际语言文化博览会和“语言科技与人类福祉”等系列国际语言文化论坛,填补世界华语区空白。

    强国必须“强语”,“强语”助力强国。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语言文化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心怀‘国之大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服务党和国家发展大局,推进语言文字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负责人说。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