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面环海、一面环山的大连金普新区,有一所与时代同行、为学生梦想护航的学校——辽宁省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八高级中学。
自1999年建校以来,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八高级中学从未停止过追求卓越的脚步。学校秉承“尊重生命本真、激活生命潜能、涵养生命情致”的办学理念和“让生命怡然绽放”的办学宗旨,在“人文八中、精致八中、卓越八中”的办学目标指引下,创设和谐雅致的育人环境,研发丰富多彩的人文课程,构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标准有规律可循的“三载体·两指导·一保障”育人体系,以新发展格局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先后获得辽宁省示范性普通高中、辽宁省特色普通高中、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示范校、辽宁省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典型学校、辽宁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三载体”:在变局中开新局
从害怕举手到自信站上讲台,这不仅是一名学生的改变,也是一场“教”与“学”的变革。在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八高级中学,“三载体”的构建,犹如三把利斧,开疆拓土、革故鼎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校发展新生态。
具体来说,“三载体”分别为课程组织、课程体系、高效课堂。在课程组织方面,学校实施选课走班教学模式,由“4+1”学科组成行政班,赋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全选全开、有选必开,解决了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班级建设三融合、走班管理四融合”的选课走班运行机制,依托大数据,对教师配置、班级构建、学生管理、设施配备等实现全面融合;“班主任+”管理团队,任课教师、值班教师各司其职,学生以合作小组模式参与管理,形成立体式管理。在课程体系方面,构建基于高中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四维多元”课程体系,由四个维度的课程群构成,即基础型课程、探究型课程、拓展型课程、体验型课程。学校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开发地方课程,如聘请大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黑山剪纸”项目传承人到校培训美术教师,开设剪纸课,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向应园”,开发以“学习关向应精神”为主题的“红色文化经典”系列课程,筑基铸魂,立德树人。目前学校已开发校本课程80多门,印刷校本课程讲义39册。在高效课堂方面,构建“一核双五”高效人文课堂教学模式,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助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的教学方式,为多元化学生群体创设人性化课堂环境,让课堂充满着科学、理性、人文和智慧;实施“一核三标五保”高效课堂标准化建设系统工程,同时开展长期性、持续性、动态性的课堂教学研究;九大学科教研组集体教研、共同探讨,在学校主题高峰论坛上展示交流研究案例,分享丰硕成果,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两指导”:引领学生正心正举
学校以史为鉴,谋今思远,探索构建“两指导”,引领学生正心正举,向美而行。
一是充分发挥综合素质评价“指挥棒”作用。学校建立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严格规范评价程序,确保评价过程公开透明,评价结果真实有效;建立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教师工作组、学生项目组三级管理团队,由各层级小组成员组成公示委员会和仲裁委员会,为评价工作提供保障;定期开展综合素质评价培训,开设指导课程,指导学生撰写期末总结及成长记录报告,通过召开“成长中的我”“积极因子,乘风破浪”综合素质评价主题班会等途径,进行有效的自评与互评,并为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二是充分发挥学生发展指导“导航”作用。学校成立学生发展指导中心,采取逆向设计,制定学生发展评价体系,并建立三级指导模式。例如,面向全体学生,安排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主题班会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全体学生健康发展;面向部分学生,安排选修课、主题讲座、社团活动、团体辅导,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面向个别有特殊发展需要的学生,由专业导师组的导师进行个别指导,有针对性地解决个别学生发展中的问题。根据分级对象和评价目标,学校对现有课程和活动进行资源整合重组,打造“生涯指导、心理指导、学业指导、生活指导”四大类课程体系,并积极实施学生发展规划指导。例如,生涯指导课程体系中,高一年级为生涯认知阶段,开设职业和大学专业认知课程18门,解析不同专业和职业的发展脉络与轨迹,为学生专业探索提供方向;高二年级为生涯探索阶段,开展走入世界五百强企业、司法警务职业体验等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自己,合理调整人生规划;高三年级为生涯选择阶段,学校对接校友资源和高校资源,开设大学先修课程,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提升学生生涯决策能力,让每一名学生从学校走向成功。
“一保障”:创新管理共发展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八高级中学在探索中实践,以创新管理为保障,实行行政管理和学术研究相对分离的管理新模式,激发学校发展新动能。
在日常管理模式之外,学校开发教师自治项目组模式,也就是教师专业社群,包括特级教师工作室、名师个人工作室、青年教师专业提升班、课模建设工作室等。教师自治项目组在学校的整体统筹与规划下创立,由有专长的教师领衔,教师自主选择、自愿参加、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活动主题围绕新课程新教材实施,通过社群成员间的互相切磋、彼此反馈实现教师的共同发展。
教师自治项目组模式改变了学校原有组织的权力结构、层次结构和类型结构,从而高效合理地开发、配置和利用学校教育资源。例如,特级教师工作室的目标定位是创建学科名师的基地、特级教师的摇篮,带领全体教师成员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教育研究、考试研究等;青年教师专业提升班组建以校长为班主任、教学副校长为执行班主任、骨干教师为导师团的教师团队,实施“12369青蓝工程”(一年入门、二年合格、三年胜任、六年骨干、九年学科带头人),通过系统培训、成长论坛、考核评比等方法和措施,培养一支师德高、理念新、业务精、能力强的青年教师队伍。
育人体系的构建,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八高级中学将继续深入研究、积极实践,未来亦将一如既往地担负责任和使命,充分发挥好示范校对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示范引领作用,为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与推进贡献力量。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八高级中学校长 刘景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