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学生参加江苏省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无人机挑战赛 |
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坐落于美丽的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淮安市,地处主城区核心位置。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定“追求精致、成就卓越”的办学理念,致力于“成就每一名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着力打造“精致教育”“以美育人”等教育品牌,办“社会关注、家长放心、学生喜欢”的优质学校。
基础教育内涵发展项目是江苏省促进教育高品质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衡量学校办学内涵的关键指标,昭示着学校更高远的办学前景。目前,学校内涵发展项目呈集群态势,涉及队伍建设、科技教育、艺体特色、课程基地、品格工程等多个领域,水平位居全市前列,必将支撑和引领学校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上行稳致远。
“如水之师” 引领教师团队式成长
作为江苏省省级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淮安市“四有”好教师团队,学校将水文化传承深度融入教师发展工作,凝练地方水乡文化特质,对照形成德、智、法三个方面团队成长的文化内核。积极探索教师发展的创新培养工作,团队式成长和项目化发展逐渐成为教师发展的重要路径,“如水之师”好教师团队项目历经两年发展,成效明显。
近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在学校的深入推进,教师自发组建“淮阴师院附中创课联盟”,组团开展“智慧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活动。学校为“创课联盟”提供技术支持和经费保障,并聘请南京师范大学陈波博士、江苏师范大学杨现民博士、淮阴师范学院伍红林博士等专家担任团队指导教师。经过一段时期的研究和实践,“智慧课堂”逐步成为学校一张亮丽的课堂名片。“创课联盟”开发的《中学生电子科技制作教程》《走近神奇的3D打印》《STEM电路工程师》《玩转单片机》等创客教育校本教材,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致力于建设一支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把青年教师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深入实施“青蓝工程”“V-top青年教师成才工程”,建立青年教师成长档案,通过举办青年教师教学基本技能大赛等,促进青年教师快速、健康成长。
学校“V-top青年教师成才工程”入选“淮安市十大先进操作法”。工程组建项目团队,引导教师以合作为基础、以独创为核心、以进步为目标,重构学科素养、重建职业内涵、重塑职业形象,主动发展,完善自我,提升价值品质,攀登“价值之巅”,实现“让灵魂在更高处飞翔”的教育理想。
“如水之师”好教师团队项目的建设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教师团队,产生了辐射影响带动作用,促进了学校教育生态的改变,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供了有力支持。
智领未来 促进学生创新力提升
学校以“智慧云课堂”和“科技教育”为突破口,以教育科研引领教学改革,确定了新的发展方向。“基于LA技术的精品课堂实践研究”在江苏省“基于测试分析的跟进式改革重大研究项目”论证会上得到了评审专家的一致好评,课改研究项目“智慧云课堂环境下深度学习研究”被确定为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并于2020年顺利结题。
科技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它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特长。发展科技特色,是新时期学校的战略性选择。学校先后荣获“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江苏省科学教育综合示范学校”等称号,建设了青少年特色科学工作室、3D打印实验室、创客空间、科技创新实验室、数字化科学探究实验室、电子技术制作室、智能无人机创新工作室等多个专用实验室,每个实验室均按要求配备了相关设备设施,如3D打印机、激光雕刻机、机床、铣床、各种电子元器件和传感器、常用的机械加工设备等,保证了科学与劳动教育教学的常态化开展;通过宣传海报全面展示学生在科技创新教育竞赛中取得的成绩和荣誉,营造了学生学习探究科学技术的环境氛围。
近几年,学校在科技教育方面成果斐然,先后获得全国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二等奖、第八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江苏省一等奖、2022年江苏省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提升活动现场赛科创机器人项目一等奖、第二十一届江苏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无人机项目一等奖、全国青少年电子信息智能创新大赛华东赛区一等奖并晋级国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江苏赛区特等奖、江苏省中小学生“金钥匙”科技竞赛团体一等奖、淮安市第五届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一等奖等各类奖项。
英语基地 丰润学科专业化质态
结合英语学科的师资等优势,学校对已结题的省前瞻性项目成果进行英语学科化再研究,在省专家组的支持下,开启了江苏省英语课程基地项目建设。深入推进新课标和“双减”背景下的课程改革,积极探索依托智慧校园的英语“融学课堂”教学改革路径。
学校和淮安市教师发展中心联合举办了“江淮名师讲坛”活动,进一步推进阅读“融学课堂”模式探讨。邀请江苏省正高特级教师、南京市英语教研员马黎和淮安市英语教研员杨晓梅分别为教师作了《阅读教学:课内与课外》和《且行且思,努力推进“广阅读”活动的持续研究》专题讲座;邀请省特级教师孙勇为全体英语教师作专题讲座,有效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师教研、教学研究,项目团队深入研讨并形成多项教育教学成果。2021年,学校与涟水县淮文外国语学校、周恩来红军中学和涟水县高沟中学进行校际交流,教师洪婷婷和施涛分别开设了融学课堂观摩课和中考复习迎考讲座,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应试技巧、英语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科素养。2022年,课外阅读英语社团的学生在教师陈蕴予的带领下走进淮阴工学院外文系,和工学院的学长们用英语沟通交流,向他们请教英语学习好方法,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
省英语课程基地项目建设以来,英语教学生态优化明显,学生英语学业水平整体得到明显提升,整个校园形成了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学生们读英语、说英语、听英语、唱英文歌等,热情高涨,《江苏教育》《淮海晚报》等媒体多次报道项目相关情况。项目建设的许多做法与“融学课堂”的教学范式被不同区域、类型的多所学校借鉴学习,成效喜人。
品格工程 回应时代育人召唤
学校坚持“五育并举”,以“尊重兴趣、基于经验、联系生活、多元选择、着眼发展”为理念建构相关课程群,基于新时代劳动教育观,潜心构建劳动育人新模式,成立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项目组。建成“一广场一空间三室三坊”,开辟了集种植与科学探究于一体的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场所——校园科学种植园。“一广场”即尚美劳动教育广场,定期在尚美广场橱窗展示劳模事迹和学生劳动成果。“一空间”即青少年劳动空间,包括科学探究室、植物水培室、创客工作室三个工作室,其中,创客工作室里有“三坊”,即3D打印创意工作坊、激光雕刻工作坊、电子焊接工作坊。
以劳动课程为主线的一体化劳动教育体系,增强了家庭、学校、社会的协同合力,丰富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体验与创造的机会。学校在淮扬菜馆、运河文化博物馆、农科院、法院、检察院等单位挂牌,设立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启了建设校外劳动教育实践的新篇章。每年5月,组织以“五个一”(一次劳动主题教育、一次校园劳动实践、一次家庭劳动实践、一次校外劳动实践、一场劳动技能竞赛)为主要载体的“劳动实践周”活动。围绕“走近大国工匠、致敬劳动模范”主题,邀请全国劳模、“中国好人”进校园,组织开展“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强化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
在关注自身发展的同时,学校不断扩大品格提升工程的影响力。《淮海晚报》、江苏省《关心下一代周报》等主流媒体对学校品格提升工程项目进行了报道。课题研究成果“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整体建构与实施”获2021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22年,“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学校课程建设”被评为第四批江苏省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优秀项目”。
艺体融合 丰富办学多元化实践
学校着力推进以美育人,获评江苏省艺术课程基地,艺术特色办学模式“二全三级一载体”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作为淮安市首个省艺术课程基地,学校已形成完善的艺术课程体系,尚美艺术课程基地的辐射作用日趋显著。目前,学校常态化开展音乐课间操活动、艺术社团活动和重大节日文艺展演活动,每年定期举办“经典诵读节”“感恩节”“文化艺术节”“专业教师年度展演(作品展)”“尚美人物(团队)颁奖盛典”等活动,展示学生的艺术才华,培育学生的艺术才能。2021年,朗诵节目《在欢呼的人群中》荣获淮安市中华经典诵读大赛特等奖、江苏省“我心向党”中华经典诵读大赛特等奖;2022年,朗诵节目《我爱你,中国》荣获全市“红色经典主题诵读展演”一等奖。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积淀,学校现已形成了多个体育传统优势项目,先后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排球特色学校”“江苏省体育传统项目(橄榄球)学校”“江苏省体育传统项目(排球)学校”和“淮安市体育传统项目(田径)学校”。大力发展校园排球特色,深化体教融合,多次在省级、市级排球比赛中荣获中学男子组、女子组冠军。近年来,学校在淮安市中学生运动会上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刚刚结束的由学校承办的第38届淮安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中,学校代表队获得团体总分第四名的好成绩。顺应时代变化,学校秉承优质、特色的导向,不断丰富办学内涵、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多元化成才。
(朱益民 胡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