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19日 星期三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苏州湾实验初级中学
践行“共生”理念 实施“乐活教育”
杨永松

    “共生”这一概念最初产生于生物学界,后被各个领域借鉴和应用,这是因为其强调的异质共存、共生共荣等观念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可以作为指导不同组织和个人处理相互间关系的重要理论。“共生”不仅承认“自我”,还肯定“他者”,正视“自我”与“他者”之间不容忽视的相互依存关系,在接纳他者、相互碰撞、相互包容、共同生长中形成一个互利、平衡、发展的完整体,从而实现和而不同的生长与发展,这就为学校育人提供了新的视角。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苏州湾实验初级中学创建于2017年,正值苏州市重点打造东太湖沿岸成为面向长江三角洲、全国乃至世界的高端休闲度假目的地的黄金时期。据此,顺应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学校提出了“共生”理念,与区域同步发展,立志打造长江三角洲地区初中教育的高端、时尚、创新的“苏州湾品牌”。

    学校提出的“共生”理念与太湖水文化温润、开放、包容、有容乃大的特点相得益彰,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共生”理念下“乐活文化”的内涵

    学校坚持“乐活文化”的教育实践。“乐活文化”强调个人的行为表现:空间上,追求异质多元、共生共长的和谐;时间上,追求可持续的发展。“乐活文化”对教育而言,其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取向包含着培养积极、健康、时尚、可持续发展的人的育人观,具有素质教育导向。

    “乐活教育”就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自我体验回归生活、自主发展健全人格,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人的终身发展提供源头活水。这契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在“共生”理念指导下,学校的“乐活文化”内涵遵循了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一)以尊重异质多元为前提

    学校将目标聚焦到“具体个人”,通过尊重、发现、解决每名学生的生命发展需求。共生就是回到“具体个人”上,以异质为资源,尊重多元,对学生不同的个性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承认、尊重、包容,正确看待每一种个性存在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力求实现异质多元的共存。同时,借助学生个体差异促成彼此间相互依存的互动关系,进而努力达成共识,促进多元共生,为每个“具体个人”带来旺盛的生命活力与发展动力。

    (二)以生命持续发展为目的

    学校教育不仅能够启智增慧,更能够为生命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共生”理念下,学校教育顺应自然,包容合作,助推成长,塑造生命个体的可持续发展形态。

    “共生”理念下的乐活学校文化,就是用积极蓬勃的生命意识唤醒学生心灵深处的自觉认识、自我认同,让学生自我觉醒、自我发展。学校努力培养“乐活少年”,将“乐活少年”定位在拥有“独立人格、家国情怀、国际理解、创造能力、前沿意识”的新时代少年,实现学生自觉持续的生命发展,以此收获“乐活人生”。

    (三)以对话社会自然为途径

    自然是丰富多彩的,社会是异质多元的。因此,对话社会和自然也是“共生”理念下“乐活教育”的题中之义。学校要求学生走出家庭和校园,拓展教育的外延,让“乐活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课堂走向真实情境,真正做到学校、家庭、社会、自然“四位一体”,共生共长。学生在对话社会自然的过程中,发展个性、发现差异、求同存异、达成共识,形成更高境界的新融合,达成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共生意义。

“共生”理念下“乐活教育”的实践

    在实践中,学校把“共生”理念下的“乐活教育”分解为“实施生态管理、创建生动校园、构建生活课程、打造生长课堂”四个板块,使之逐步成为学校“乐活教育”的实践支撑,逐渐积淀“乐活文化”,促进师生快乐、和谐、自主发展,打造鲜活灵动的绿色校园。

    (一)实施生态管理

    1.创建和谐共生的管理制度。“共生”理念下的生态管理,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动态生长和自然平衡,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共生关系,环环相扣,彼此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学校实施生态管理,努力通过制度改良来优化教师、学生、校园物态环境等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

    2.实施具有人文关怀的生态管理。学校的每一名师生既赋能自身,也赋能他人,不仅能悦纳自我,也能看见他人,彼此成为生命中的重要见证者。在此基础上,达成同一逻辑,复苏生态价值,实现管理转型,最终指向尊重与理解、发现与倾听、连接与交互、共享与共生的优良生态,让学校成为师生和谐共生的家园。

    3.构建关注生命成长的生态德育。生态德育倡导人的可持续性发展,尊重主体生命,适宜学生生命成长。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人的生命发展为目标,以人与自然、社会、家庭的共生共长为核心,以系列化的主题德育活动为载体,整合德育资源,可持续开展学校生态德育工作。

    (二)创建生动校园

    1.“共生”理念下的生动校园是科技时尚的智慧校园。学校创建智慧校园,建设电子班牌、全校安全智慧系统、大数据分析、云端教育资源、数字图书馆等,让整个校园充满科技感和时尚感。

    2.“共生”理念下的生动校园是绿色阳光的节能校园。学校倡导无纸化办公,以节约资源、提高效率为目标,既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又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要求;学校推行垃圾分类,制定垃圾分类制度,以师生自觉行为保持校园的清洁、卫生,培养师生的环保意识。

    3.“共生”理念下的生动校园是各美其美的文化校园。学校设计立体绿化,各年级设置绿化功能区,让师生在优雅、安静、生态的环境中工作、学习;学校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各教学楼设置“阅伴湾”读书角,运用亭台、雕塑、廊柱、标牌等强化校园的文化气息。学校的每一处物态建设,各自呈现出其独有的文化意味,又能形成和谐的校园整体美。

    (三)构建生活课程

    在“共生”理念下,学校积极顺应新课标要求,在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构建涵育守正、创新、可持续的生活课程。生活课程注重现实情境下真实问题的研究与解决,注重学科核心概念及学科间的大概念,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1.“守正”课程

    “守正”课程包括德善品格课程和劳动课程。学校通过每月一次的主题德善品格活动来推动学生思想品德建设,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校利用本草园劳动基地,打造以中医药为主线的劳动课程,引导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树立文化自信。

    2.创新课程

    学校依托江苏省数学项目化课程基地,推进“1+N”跨学科融合学习课程。以数学课程为“1”,其他学科为“N”,让学生参与项目化学习活动。跨学科融合学习课程是从现实情境中以课程研究的视角整合生成的全新课程。该课程是思想和方法的综合,使学生产生足够的意识与能力,可提升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复杂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形成完善的思维体系、人格特质、社会情感。

    学校打造科技创新课程。利用校内外资源,打造了无人机、3D打印、智能机器人、智慧植物园、计算机编程等课程。这些课程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形成和创造行为的实现,从而培养实践型、创新型人才。

    3.可持续课程

    人文艺术课程: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艺术节、体育节等课程活动,让学生接受人文艺术的熏陶,乐活健体,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大阅读课程:学校创建书香校园,打造语文经典阅读、英语黑布林阅读、智慧科学阅读等阅读品牌,设立“阅伴湾”“读书角”等阅读场所,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

    衔接课程:学校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开设了小升初衔接课程;依托江苏省初高中数学项目化融合课程基地,开展初升高衔接活动;另外还有生涯规划课程、职业体验课程等。

    国际理解课程:学校与国外学校建立友好关系,开展国际理解研学活动;开设依托上海东方卫视的新闻课堂、外教课程等。

    (四)打造生长课堂

    基于“教育即生长”理论,学校打造“共生”理念下的生长课堂,目的是使每名学生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成长。生长课堂不是一种固定的课堂模式,它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学环境的营造、学生的主体精神,以学生的成长为本,师生在课堂上一起生长知识、生长智慧、生长能力、生长情感。

    生长课堂以学生活动为抓手,是开放的、扎实的、温暖的,它关注活动的丰富性和实效性,把课堂还给学生,最终激发学生复杂的思维和高水平的认知,让学生始终保持进取心,不断完善自我。

    学校课堂还向课外延伸,除了每学期走向自然的研学旅行,学校还依托苏州湾的区位优势,开发了苏州湾大剧院、苏州湾博物馆、苏州湾数字艺术馆、东太湖生态园、唐仲英基金会等课外实践基地,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领略时尚、前沿、自然的苏州湾文化特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勾画蓝图。

    共生,让每个生命个体与自然和谐共生,自主、倾听、分享、创新;让每个“具体个人”存在于学校教育生活中,自由平等,尊重包容;让每名学生生长在课堂教学的田野里,互利互惠,立己达人;让每名学生收获在“乐活教育”中,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共生,让每名学生的生命更精彩。

    (苏州市吴江区苏州湾实验初级中学校长 杨永松)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1 0 1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苏州湾实验初级中学 http://Paper.Jyb.cn/zgjyb/images/2023-04/19/11/ZGJYB2023041911_b.jpg 11 中国教育报 12 /m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