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高教周刊·探索
2023年04月17日 星期一
党建引领高校基层治理新生态
季伟峰

    百年党史尤其是新时代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一再表明,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的二十大报告安排专门章节,系统阐述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新征程上坚定不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供了行动指南。高校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要着眼于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有效履行党章赋予的各项职责,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好,把党员干部师生组织凝聚好,进而将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

    什么是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这一重要论述为高校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组织功能提供了根本遵循,即学校各级党组织通过“五个方面”的作用发挥,推进学校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有效构筑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发展生态。

    聚焦党的创新理论,做党的主张的“有力宣传者”。党的百年奋斗历史成就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次次新飞跃,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得到充分检验。高校党组织强化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首先要注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面向党员干部师生群体分层分众开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尤其注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根铸魂。在这一过程中,要尊重不同对象群体的差异性,杜绝“同质化”“一刀切”。重点抓好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着眼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党的创新理论的生动化、现实化教育作为重中之重,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始终,教育引导师生强化“四个正确认识”、坚定“四个自信”。

    聚焦主体责任落实,做党的决定的“坚定贯彻者”。高校党组织强化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就是要把“四个意识”“两个维护”体现到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中,尤其要打通基层党组织“最后一公里”。在校级层面,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扎实贯彻民主集中制,不断探索和完善“党建与大学治理”的制度机制。在学院层面,要扎实落实“集体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为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政治和组织保证。

    聚焦一流大学建设,做基层治理的“坚强领导者”。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党和国家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高等教育也迎来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阶段。我们要建设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能简单照搬西方模式。扎根中国大地,把高校党的领导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是必然选择。高校党组织强化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要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组织力为关键。一方面,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开展党的建设、推进党的领导的重要抓手,在“大党建”“大思政”“大统战”格局下,做好学校各方面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尤为注重在基层治理中发挥好群团组织、学生组织、学生自组织作用,强化“群众性协同治理”。另一方面,要重点关注开展党的活动的基本单位——基层党支部建设,指导督促激励基层党支部发挥好组织、宣传、凝聚、服务师生的职责,建强高校政治生态中的最小单元。

    聚焦以师生为中心,做团结群众的“贴心服务者”。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最根本的工作路线。高校党组织强化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就是要围绕师生、关照师生、服务师生,把党组织建设成为联系师生的重要桥梁与纽带。要把落实“以师生为中心”首先体现到关注师生职业发展、学业发展和成长成才的实际需要上来,为师生成长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创造有利条件、打造一流平台;还要善于运用党的群众工作方法,尊重师生主体地位和个性需求,多做聚民心、暖人心、强信心、筑同心的工作,提升师生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不断增强师生对党的领导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

    聚焦全力攻坚克难,做改革发展的“大力推动者”。高校党组织强化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要聚焦学校改革发展最急迫、最紧要、最需要攻克的重点难点问题,当好师生的“主心骨”,以卓有成效的领导、组织、推动,坚定不移推进内涵发展、高质量发展。当前,对高校党组织而言,要把推动改革发展的政治功能有力体现在自觉把握“国之大者”上,要立足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系统开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的系统谋划、超前谋划,不断攻克体制机制、优势布局、人才队伍等方面仍存在的短板;要着眼培养强国建设所需的领军领导人才,突出抓好人才培养改革的“当下改”与“长久立”,把牢正确政治方向,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单位系北京理工大学)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