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是指与学校课程相关的各类人员所组成的一个集合体,基于共同愿景对学校课程的制定、实施、评价等环节进行商议和决策,是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组织体。高校在学校课程管理方面拥有较高的自主权,任何一个课程决策对于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但在高度的自主权下,高校既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促进学校品质的提升,也会面临许多不可避免的问题。例如,由于缺乏课程的整体思维,在进行整体课程架构时会出现各学科课程割裂的情况。近年来,长春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为提升学校课程品质,加速构建课程领导共同体,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团队协同力共同体:每位教师都是有意义的建构者
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是一种团队协同力共同体。传统的课程管理权力多数集中在校长层面,自上而下逐级管理。而课程领导也并非对课程管理中校长权力的全盘否定,而是形成了一种以校长为核心、其他参与人员共商共议的新格局。因此,校长在课程管理共同体中要统筹全局,从宏观角度把握课程发展趋势,创设良好的发展环境。
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是由多元主体组成的,每位教师在其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都是有意义的建构者。例如,面对心理专业实用型人才培养的普遍难题,长春师范大学专门组建了心理专业实训中心,成立了心理专业实用型人才培养项目组。由院长担任组长,成员汇集学院专业骨干力量,并且外聘其他高校优秀的心理教师参与其中,邀请来自基础教育及卫生系统的心理教育工作者组成课程领导共同体,围绕心理专业实用型人才培养的相关问题开展深入研究。每名小组成员都可为课程问题的解决和课程品质的提升贡献自己的智慧,其中名师、骨干团队的作用不可忽视。例如,项目组成员会针对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疏导进行广泛交流,深入开展线下调研,集中讨论案例干预,通过多媒体手段向广大师生进行心理卫生知识科普,将心理服务与支持延伸到其他高校,受到广泛好评。
课程开发力共同体:构建学校育人新生态
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是一种课程开发力共同体。中高职的衔接为学生提供了很多升学机会,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长春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面对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改革探索。
成立吉林省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联盟。长春师范大学认为中高职衔接,首先要解决教育工作机制问题。基于此,长春师范大学与吉林省相关高职、中职院校及幼教机构进行沟通交流,并达成“只有合作,才能共赢、促进共同发展”的共识。在吉林省教育部门的指导与大力支持下,在10所本科及高等职业院校、46所中等职业院校等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吉林省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联盟应运而生。吉林省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联盟的成立,使得中高职院校的衔接工作机制更加顺畅,政府部门、企业、学校职责清晰、同向发力,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激发职业院校办学活力,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吉林特色学前教育专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构建“双程一体”中高职课程育人体系。长春师范大学立足区域实际需要,明确不同层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边界,按照中高职职业能力层级标准,系统构建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中职教育在课程设置方面具有“重基础、强应用”的特点,这一特性既能让学生习得就业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同时也能为学生升入高职打好基础。
建立立体多元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长春师范大学建立了由四个系统构成的中高职一体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包括中高职合作、专业主线、主体多元的教学质量监控组织系统,以学生为主体的质量标准化教学质量标准系统,全过程监控、多点评价的教学质量评价系统,职责明确、反馈改进的教学质量完善系统。这四个系统构成了一组闭环回路,全方位保障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一体化的教学质量。
打造“四段递进”式教师培养培训体系。长春师范大学依托各专业的学术委员及教育发展联盟,协同各联盟成员单位,对教师队伍建设进行统筹规划,以转变传统职业教育观、树立一体化人才培养理念为先导,组建了中高职联盟教师发展共同体,形成常态沟通合作机制,以教师为主体,以合作与交流为主要方式,打造分段分层分类的“定位、融合、创新、成效”教师培养培训体系。
构建学前教育专业“三文五技”竞赛体系。长春师范大学以吉林省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联盟为平台,以专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以强化专业基础技能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三文五技”(语文、数学、英语三门文化课,幼儿歌曲弹唱、美术、舞蹈、幼儿故事讲述、幼儿活动教学设计五项技能)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全面覆盖联盟内56所院校,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全面提升中高职衔接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课程效能力共同体:教育改革取得新成效
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是一种课程效能力共同体。随着多种新路径的开辟,职业教育的实践改革取得了新成效。长春师范大学在多个方面展现出重要作用。
一是职业教育改革中高职联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示范作用较为显著。吉林省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联盟成立以来,以理事代表大会制度为基本形式,通过课程研讨、教师培训、项目调研等多种方式,不断探索人才培养的新路径,助力学生专业成长。职业学校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不断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社会认可度大幅提高,这不仅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而且有效支撑着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除此之外,相关实践成果也被多家权威媒体关注报道。中高职教育衔接能够促进职业教育高效发展,更好地培养应用型人才,也是进一步推动中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中高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也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走向就业岗位。
二是产出了一系列理念先进、实用性强的标志性成果。长春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在中高职一体化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改革方面成果显著。2015年该院学前教育专业获评吉林省高等职业院校优秀教学团队,获批吉林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18年3月,获得三八红旗集体单位荣誉称号。在教科研方面,近五年来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共承担教科研课题47项,发表教科研类论文50余篇,获得教科研奖励102项。将科研成果融入教育教学,将教学心得形成科研成果,实现教学、科研相互促进、相互赋能。
三是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中高职衔接项目的建设成果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以及同行专家的普遍关注。2018年以来,长春师范大学接待国内多所高校到教育学院开展学术交流,并建立了相应的教学工作交流机制。在白城职业技术学院、吉林师范大学分院等吉林省内职业院校应用推广,成效显著。这些成果很好地解决了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与教育需求侧结构性改革之间不协调的问题,得到了多位专家的高度评价。
四是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长春师范大学通过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的创新和改革,大幅度地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学生专业素养高、执教技能强、入职适应期短,每名学生都有特长,使得学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目前,长春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全部就业,就业供需比达1∶6,供不应求。
创新平台力共同体:智慧校园让创新成为必然
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是一种创新平台力共同体。大数据、智慧课堂、人工智能、云平台、互联网……新技术推动着教育生态链上的每一位工作者不断进步,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的打造也离不开教育信息化的有力保障。学校借助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积极开展智慧教育,打造并优化智慧教育平台,努力建设智慧校园。长春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师,积极把握高校课程改革方向,依托系内专业技术发展共同体,借助线上线下结合的智慧教育平台,深入挖潜并探索平台功能,有效服务于高质量课堂,通过接受培训与自修实践双线并行,以案例开发、互动研讨、同课异构等多种形式,积极探索混合式课程开发的新模式。不仅使专业教师更方便快捷地获取丰富的教学资源,也为教师教学形式、手段的多样化等提供技术保障,促进教师持续思考,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帮助学生更好地用好信息化工具。
此外,智慧校园的开展还能促进学校的资源共建共享,实现共同发展。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学校鼓励教师学会以各种网络媒介作为创新发展的着力点,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改革落后的教学模式,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智慧校园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帮助教师将共享资源与教学实践进行联结,促进教师教学质量和创新能力提升,让创新成为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
综上所述,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是集团队协同力、课程开发力、课程效能力、创新平台力等多重价值于一体的组合体,其发展会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以及学校的长远发展产生重要作用。首先,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是与课程相关的人员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作用的发挥需要各部分的相互配合,各部分的有效配合才能推动整体的发展。构建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有利于学校各部门更好地落实工作任务,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其次,构建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有利于教师更好地进行课程设计,从学校课程的整体观出发去设计教学,创新教学平台,改革教学机制,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加强对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机制的研究,能够为课程领导提供科学指引,不断提升课程的实施质量与效果。再其次,构建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有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新课程,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因此,长春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认为构建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对于学生、教师以及学校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长春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将继续结合现有资源,汇聚学校各方力量,积极构建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发挥其所蕴含的价值,更好地促进学生、教师及学校共同发展进步。
(李娜 曹馨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