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高教周刊
2023年04月10日 星期一
强化三种思维 建设一流大学
单忠德

    党的二十大报告突出强调,“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并作出了“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的战略部署。这些重要表述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指明了前进方向和提供了根本遵循。

    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有机结合点,高等教育应发挥基础研究深厚和学科交叉融合的独特优势,在服务支撑高水平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高等教育力量。

立足“两个大局”,强化战略思维

深刻把握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方位

    当前,高等教育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握大势、锚定方向,增强主动、敢为善为,奋力在强国复兴的新征程中发挥好不可替代的高校智慧和力量。

    保持战略定力,把牢高等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我们要胸怀“国之大者”,牢记“党之大计”,始终坚持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强化高等教育强国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支撑。

    注重战略发展,领会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放在高质量发展之后进行统筹谋划、一体部署。高等教育是教育、科技、人才高度统一和集成耦合的重要载体,也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支撑。我们必须深刻把握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的内在逻辑和演变规律,将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地结合起来,着力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发展联合体和共同体,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奏响教育、科技、人才同频共振、相得益彰的“大合唱”。

    加强战略力量,高等教育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大力增强质量意识,视质量为生命,以高质量为追求。当前,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正加快迈向世界高等教育强国行列。立足新起点,高等教育发展将更加突出“高质量”和“有特色”的内涵主题,着力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世界一流大学群体与高等教育体系。我们要紧扣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新要求,聚焦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和强化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的重点任务,凸显办学特色、深化开放发展,全方位推动发展品质全面提升、发展速度全面加快、发展能力全面跃迁。

坚持育人铸器,强化系统思维

奋力开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局面

    立足建校70周年的新起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加快推动高站位办学治校、高水平人才培养、高标准学科布局、高质量科技供给、高品质校园生态的办学新格局,构建党建领航、战略引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全面开放的特色发展体系,开启加快建设航空航天民航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新征程。

    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开拓高站位办学治校新境界。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保证。我们始终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上下功夫,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育人生态和文化生态;坚持以航空报国的红色基因和志在长空的蓝色梦想培根铸魂,形成“徐川思政工作法”“总师公开课”“云端院士林”等一大批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品牌。

    聚力战略引领,不断擘画高标准学科布局新蓝图。坚持学科特色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牵引。我们厚植工信本色和三航特色,将全校办“三航”的理念贯穿于学科建设全过程,构建完善“一流工科、卓越理科、精品文科、特色交叉”的高标准学科布局,深入实施“工科一流工程、理科卓越工程、文科提升工程、交叉培育工程”,形成了“一体两翼”的一流学科建设群。紧密围绕国家急需和新兴产业发展,有序分建数学学院、物理学院,推动成立综合能源研究院、直升机研究院、集成电路学院、国际前沿科学研究院,谋划无人系统、医工融合等新兴方向,在学科交叉融合上开新路、求实效。健全学科三级建设体系、组织体系和管理体系,建立校长办公会议专项听取学院及学科建设情况的报告机制,为高质量发展导航引向、集思广益。

    服务国家急需,不断探索高水平人才培养新模式。坚持人才自主培养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使命。我们将人才引领发展摆在高质量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构建特色鲜明的精准育人体系。一体推进教学团队、专业、课程、教材建设和管理,构建“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和专创融合”的双创教育体系。学校出台《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建设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团队,提升基础课程教学质量。开设“强国筑梦·大师引航”系列前沿课程,院士等各类人才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课全覆盖。推动完全学分制、必修课程柔性修读、特殊类型学生转专业、本博贯通等为牵引的教育教学体制机制改革,在专业课程设置企业导师授课环节,加大“大飞机班”“发动机班”等拔尖人才培养力度,尽最大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全面发展、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深入实施新时代南航“五十百千人才工程”,创建以学科为导向的岗位聘任方案,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分类评价体系。遴选建设了46个“百强创新团队”,深入实施牧星、领航、长空等特色人才引育计划,打造以战略科学家为引领、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为支撑、青年科技人才为骨干的人才自主培养系统,建立校长办公会议听取高层次人才教学科研工作情况报告专项议题,形成了自动自发重视人才、用心用情关爱人才、大力培育成就人才的一流人才生态。

    深化开放办学,不断强化高质量科技供给新支撑。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重大责任。我们始终坚持“四个面向”,强化有组织科研,形成集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型号预研、技术攻关、成果转化、装备研发于一体的自主创新链条,加强新一轮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等创新基地建设。深化开放办学,开放创新,开放合作,开放共赢,建立“一校四区一港”的办学空间新布局,与一大批央企集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南京共建南航国际创新港,着力构建“创新团队+研究院+实验室+创新平台”一体化有组织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深度融合发展新模式,打造高端人才引育高地、科技创新创业港湾、体制机制探索特区、科教产教融合源泉、校地融合发展示范。

    突出师生至上,不断彰显高品质校园生态新气象。坚持服务广大师生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力量之源。我们打造与广大师生上下协同联动、相互耦合的发展共同体。面向全校发起组建“百名学生校长领航团”“百名教师校长助航团”,架起了与师生面对面沟通、键对键交流的桥梁,为广大师生员工营造干事创业和舒心生活的良好环境。

扎根中国大地,强化全局思维 

全面开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征程

    立足新起点,我们突出“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争创世界一流”的建设导向,扎根中国大地,力争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更加突出党建领航,发挥引领保障优势。始终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各环节,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自觉将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决策部署有机融入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顶层设计,推动学校党的建设与事业发展有机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更加突出人才强校,打造一流人才方阵。把握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这个关键点,构建一流师资、教材、课程、科研与一流人才深度融合机制,一体推进思政工作、学科建设、教学科研、教材课程和管理运行体系建设,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和卓越研究生教育,构建和完善适应国家需要、引领创新发展、科学精准有效的精准育人体系。坚持人才第一资源,健全准聘—长聘相互贯通、有机衔接的人才聘用、考核激励、发展晋升机制,统筹推进人才、项目、平台、经费管理“放管服”,构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的人才工作大格局。

    更加突出创新驱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坚持“四个面向”,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推动学校自上而下的有组织科研和教师自下而上的自由探索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统筹推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交叉研究和人文社科研究协调发展,布局基础前瞻、非共识和变革性创新,持之以恒地凝聚大团队、勇担大项目、建设大平台、产出大成果。加快构建以健康学术生态为基础、以有效学术治理为保障、以产生一流学术成果和培养一流人才为目标的大学创新体系,为新型工业化建设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坚实支撑。

    更加突出开放融合,争创世界一流大学。紧密围绕区域发展、行业变革、产业转型需求,推动形成人才共育、项目共担、平台共建、设备共享的校地校企产学研深度合作关系,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积极构建企业主导、院校协作、多元投资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新机制新模式,持续增强办学动能、激发办学活力。不断深化与国际知名院校、企业合作交流,通过共建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国际联合实验室、人才培养联盟和开展联合办学等多种模式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携手书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等教育新篇章。

    (作者系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