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沅水之滨的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第九中学,前身为创建于1979年的桃源县城关镇中学,1982年改名为桃源县第九中学,1999年晋升为市级示范性中学。学校立足教育基本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聚焦“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践行“五育并举”育人思路,贯彻“建有文化的校园、塑有品位的教师、育有个性的学生、办有品质的学校”办学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高境界、大格局和宽视野的办学愿景。
德育
发掘自我成长的内驱力
德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桃源县第九中学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工作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一是“大思政”树人。打造“党建+立德树人”工程,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系列化、条理化和科学化提升,举办“我是接班人”“奋斗青春号”等“大思政”课堂,开展“学习新思想 做好接班人”“开学第一课”“光影育人”等中小学德育品牌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二是“大德育”育人。整合社会、学校、家庭教育资源,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为途径,先后举办喜迎二十大摄影作品展、保护母亲河活动、重阳节慰问老人活动等,让每一名教职员工都是学生成长的导师,让每一个场所都是育人课堂。三是“大文化”润人。学校提炼“真、善、美、慧”校园文化,润泽心灵,成立“红鸟诗社”,开辟校园诗墙,校刊《九中文学》被评为优秀校园期刊,先后出版师生文学作品集《桃红李白》《春华秋实》等,学校被确定为文学创作基地,九中文学社成为学校特色教育的闪亮名片。四是“大治理”哺人。学校召开专题会议学习强制报告制度,进行临聘人员入职调查,确保“阳光护蕾”落到实处;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实施“宪法晨读”活动,开展禁毒知识培训与考核,全员参与。学校团委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
智育
激活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智育是学生所有学习过程的前提和基础。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更是教育工作永恒的主题。因此,“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教育”就成为学校教职员工的共识。
学校集思广益,多措并举。一是强化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点,通过“领雁工程”“骨干工程”“德才工程”三大工程,搭建“我要成长、各展其才”的发展平台,探索不同层级教师的专业发展机制,培养一批在常德市有影响力的教育名师,谢一彰、裴以杰被评为常德市首批高层次人才,裴以杰被湖南省教育部门评为“湖南省新时代基础教育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2023—2025)培养对象”。二是精准校本课程建设的平衡点,统筹各学科组力量,开设个性化、可选择、多元化的校本课程,如经典名著阅读、电影配音、智能编程、篮球俱乐部等,并打通常规时段与课后服务时段,实现校本课程的“全覆盖”和“分层次”实施。三是夯实“生本高效课堂”教学的落脚点,每个年级每个备课组每个月至少到桃源县第一中学参加教研活动一次,并借助网络联校平台,与该校师生同上一堂课,构建具有桃源县第九中学本土特色的“生本高效课堂”。四是发掘学校办学效益的增长点,“两考”各项指标多次居常德市同类学校前列,学考全科合格率连年攀高,学校多次被评为桃源县“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先进单位”。
体育
彰显学校特色的影响力
适当、适时的体育运动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特别重要的学习方式。
学校创新国家课程实施方式,实行体育“2+X”课程模式。“2”是基础素质课,每周两节;“X”是校本课程,每周体育课中设置一节,如篮球、足球、羽毛球、武术等,以满足高中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同时学校发挥体育专业教师的学科优势,增开舞龙、舞狮等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并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如“激情跑操”活动,早晨跑操和课间跑操成为学校一大亮点和特色。在常德市各级各类学校中,桃源县第九中学的体育特色较为突出,田径代表队在比赛中取得三连冠,并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女子篮球队7次获得常德市中学生篮球赛冠军,并代表常德市参加湖南省第一至第四届中学生全运会女子篮球赛;学校男子篮球队获得湖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第八名、湖南省中学生篮球赛第六名、湖南省中学生篮球协会冬季联赛高中组第四名。学校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
美育
丰盈学生精神世界的想象力
学校还大力开发校本课程,积极搭建美育平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从而打开通向美的世界大门。
比如,学校每年举行艺术节,通过班级合唱大赛、国庆红歌大赛、元旦文娱汇演、社团开放日、才艺大赛以及美术作品展览等活动,让学生的才艺得到充分展示,同时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学校多次在各项艺术比赛中获奖,舞蹈节目《风酥雨忆》《搏》和合唱《我和我的祖国》分获常德市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中小学艺术展演一等奖,每年桃源县中小学文艺调演,学校合唱队、舞蹈队的参赛节目均名列前位。此外,学校在艺术升学方面也取得优异成绩,每年都有近百名学生考入知名高校。
劳育
培育学生劳动的创造力
劳动教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学校立足现有条件,以“新时代劳动教育”为突破口,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
比如,以学校劳动的体验、家务劳动的分享为载体,将劳动意识、劳动过程和劳动成果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作为“星级个人”“优秀学生”评选的依据;学校改变“一周一节”的上课模式,集中开课让学生“脱产”学习,开设服装设计、桥梁设计、3D打印等通用技术课程,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作品设计,在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还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在劳动实践中,学校聚焦爱国主义教育、家国情怀培育、校园文化精神弘扬,加强学生生涯规划的引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40多年来,学校师生团结向上、锐意进取,“育红一朵花(教育质量),浇绿两片叶(文娱、体育),创特色学校,建和谐校园”,以实践诠释初心,以创新彰显担当,先后被评为湖南省园林式单位、湖南省文明卫生单位、常德市文明校园等。
(黄继华 裴以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