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两会特刊·评论
2023年03月06日 星期一
中国教育报评论员快评

    全国政协委员刘国梁建议每个孩子接触熟悉2个运动项目

愿每个孩子都成为终身运动者

    运动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强健体魄、磨炼意志品质,还能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升社会交往能力。从学龄前开始,让每个孩子接触并熟悉2至3个运动项目,从长远看就是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积极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引导每个孩子想运动、会运动、爱运动,需要国家层面对儿童运动类课程和课外运动培训内容出台指导性意见,提升体育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权重。尤其需要全社会凝聚合力提高家庭对体育的重视,帮助父母根据孩子的自身特点,为其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如游泳、田径项目或冰雪项目,长期坚持,收获成长,进而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作贡献。(本报评论员 张贵勇)

    全国人大代表双少敏建议推动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地区高校倾斜

精准支持中西部高校特色发展

    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有代表委员建议,推动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地区高校倾斜。对比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高校的发展状况可以发现,在教育经费投入、高水平大学分布、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二者均存在一定差距。

    推进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调整优化区域高等教育战略布局,大力支持中西部高校立足学科区域特色和优势,加快科技创新基地、新型研发机构及新型重点研发等平台建设。同时,增强中西部高等教育支持政策的精准性。深入推进新一轮中西部高校“双一流”创建,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出台相关政策,可适当借鉴基础教育领域启动的“优师计划”,为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造就更多“大先生”。(本报评论员 张湘怡)

    全国政协委员岳伟建议加强青年公寓供给,破解青年租房难题

别让“租房难”难住青年就业

    求职路上,除了租房贵,租到称心如意的房子也非易事。有媒体调查显示,超七成大学生表示自己或亲友在租房过程中遇到过困难。特别是对那些异地求职的大学生来说,租房成本高无形中加大了他们的就业压力。

    加强城市青年公寓供给、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等,都是缓解青年住房难的有力举措。很多地方在这方面的暖心之举备受网友点赞。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压力很大程度上来自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不应再让租房难成为他们求职路上的绊脚石。帮助大学毕业生在城市中寻得稳定舒心的住所,有利于增强其对一座城市的归属感、认同感,同时也展现出城市开放包容、积极向上的形象,最终有利于实现二者的双向奔赴。(本报评论员 刘钰)

    全国政协委员陆铭建议随迁子女就地入学

拿出更大诚意破解民生难题

    随迁子女就地入学再度冲上热搜,反映出公众对此话题的关注程度。这一问题解决得好,可能会更好地帮助留守儿童,进一步推进社会公平。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陆续出台了很多举措保障随迁子女就地入学,但与公众的期待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保障随迁子女就地入学,是促进教育公平的要求,更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内容。不仅要从中央层面进一步进行系统谋划,进一步完善制度安排,各地也要从大处着眼,拿出更大的诚意,以切实行动破解这一民生难题。(本报评论员 杨三喜)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