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02日 星期四
西北师范大学
“新文科”赋能高师舞蹈教育高质量发展
王福平

    新文科建设是国家宏观战略下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一次变革,其基本思路是提倡学科重组与人才培养,重视扩展跨学科知识体系,推动学科向更高水平发展。为适应新文科发展新趋势,西北师范大学舞蹈学院立足西部,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遵循舞蹈学科发展规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在专业革新、专业布局和课程设置等方面积极探索推进新文科建设的实践路径,努力培养高水平的舞蹈教育、舞蹈表演及舞蹈理论研究人才。

    理念之新: 

    从强调“技能训练”转向重视“综合素质”

    近年来,西北师范大学舞蹈学院为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应用型复合型新文科人才,逐步深化舞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早期以“培养舞蹈专业人才”为目标的精英型舞蹈教育到当今时代以培养“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型舞蹈人才为目标,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劳动教育”的多元化、素质型人才培养理念。

    第一,在通识教育上,学院对通识教育课程结构及学时学分进行调整,设置包括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文明对话与国际视野、哲学智慧与批判思维、科技进步与创新精神、经济活动与社会管理、艺术品鉴与人文情怀、成长基础与创新创业、从师能力与教师素养八个系列通识教育选修课,涵盖人文、科技、艺术、政治等学科,鼓励教师开设学科交叉性强的通识课程,引导学生提升文化艺术修养与道德判断能力。第二,增加思政、实践类课程学分比重,推进实施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换算学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领和实践能力培养。第三,为进一步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学院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密切合作开展本科生交流学习项目,并带领学生参加欧美孔院巡演、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中国文联《百花迎春》晚会、中国上海世博会甘肃活动周开(闭)幕式、中国机器人大赛颁奖晚会、全国素质舞蹈教育高峰论坛专场演出、甘肃省大学生运动会(第二、三届)开闭幕式、临夏回族自治州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花开河州》大型文艺演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文艺展演《春绿陇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致敬百年》等大型活动。

    模式之新:

    从学科“孤岛”走向新文科的“科际融合”

    在过去传统文科背景下,西北师范大学舞蹈学院主要通过学科的不断分化来推动人才培养的规模化与专业化进程。与此同时,舞蹈教育人才培养类型单一、知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邓小娟教授在此阶段提出了舞蹈界“智慧型舞蹈人才”培养模式,即舞蹈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应具备从事舞蹈艺术实践、舞蹈表演、舞蹈教学、理论研究等工作的知识与能力,注重以多学科为基础的专业设置模式,强调舞蹈教育从“舞蹈人”成为“舞蹈文化人”的教学方向。新文科注重对接社会需求、强调学科交叉融合,学院以新文科建设为契机,赋能舞蹈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实操层面,学院借鉴新文科建设人才培养先进理念与培养模式,打破学科、专业、课程壁垒,对学生进行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经过半年左右学习后,再将学生分流到舞蹈学、舞蹈教育和舞蹈表演三个方向,舞蹈学方向旨在培养文、舞全能的舞蹈基础理论、应用研究理论和舞蹈普及教育工作的专门人才。舞蹈教育方向旨在为西部基础教育培养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以舞蹈教育为主,兼及其他艺术教育的一专多能型基础教育师资。舞蹈表演方向旨在培养能在社会艺术团体、企事业单位等从事艺术工作的高水平舞蹈演员和文艺骨干。另外,除了强专业,也要拓视野,在综合性上,学院始终坚持以多学科为基础的高等舞蹈专业设置模式,“以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为支撑,以艺术教育为链接,以舞蹈教育为核心”是学校舞蹈人才培养亮点。在课程设置上,专业课程除舞蹈过程(表演、舞蹈编排、舞蹈评论)、舞蹈知识(舞蹈要素、舞蹈史、人类学、各种舞蹈文化形态)外,同时开设舞蹈科学(解剖学、身心学、运动技能学、损伤预防)和影响舞蹈的其他因素(各类术语、舞台灯光、表演技巧)等课程,将舞蹈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交叉,培养高层次舞蹈人才。

    方式之新:

    从单一封闭教学转为多元协同教学

    伴随着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知识的产生和传播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给高等师范院校舞蹈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带来更多机遇与挑战。“一人之力难以擎天,众人之肩定能填海”,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及人才竞争力,西北师大舞蹈学院改变以往各自独立发展的思路,通过理论引领、共建共享、联合培养等方式,加强高校间、高校与政府部门间、高校与中小学校间的合作,实现舞蹈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共享,促进舞蹈教师培养质量和专业化水平。首先,学院立足敦煌文化资源,发挥区域引领示范作用,通过在国内搭建平台,举办“一带一路”两岸文化交流论坛、全国舞蹈审美教育联盟年会暨敦煌国际研讨会和丝绸之路舞蹈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等,促进高校间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其次,学院积极推进“甘肃省中小学舞蹈美育进课堂活动”“爱在远山”等艺术教育精准扶贫行动,为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的艺术教育贡献力量。

    基于协同育人理念,学院利用西北师范大学专家团队及课程资源,促进与中小学校间的合作共建。一方面,依托高水平体育、艺术学科优势,有效统筹学校各类体育艺术教育资源,整合舞蹈、音乐、美术、体育等专业,丰富课程资源,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另一方面,通过建设高质量的卓越舞蹈教师协同育人平台,汇聚优质教育资源,形成了一支以“体育美育教育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大学生志愿者”为主体的“体育美育浸润行动帮扶团队”,将校内培养与校外实践融会贯通、连成一体,共同造就卓越舞蹈教师。大力推进“互联网+”“教育技术+”等信息化手段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运用现代科技成果为舞蹈教育服务。鼓励教师使用智慧教室、智能平台授课,探索翻转课堂。不断探索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打造一批线上线下融合的优质课程,如“敦煌舞基础训练与表演”课程。这些精品课程的建设,让教师的教学得到更加充分的展示、让学生在课上课下得到更加充分的指导,推动了舞蹈教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王福平)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