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2月28日 星期二
宝鸡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将延安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王真

    延安精神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一以贯之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蕴含着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功能,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激发当代高校学生家国情怀的宝贵财富,有助于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传承奋斗品质。宝鸡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陕西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培育单位,肩负着培育革命人才、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积极构建“大思政”格局,将延安精神落实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以教学实践创新走好红色育人道路。宝鸡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推出延安精神特色思政课,在校内外开展多项延安精神研修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就一批具有延安精神特质的时代新人。党的二十大开启新征程,宝鸡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延安精神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教学实践创新向社会交出出色的教育答卷。

    深挖思政课理论教学 

    不断深化延安精神内涵

    思政理论课程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重要育人课程,在教学中加强延安精神理论教育,能丰富学院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其端正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宝鸡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十分注重思政理论教育,除了开展主题思想教育活动以外,还坚持“以科研为先导、以理论宣讲为抓手”,积极构建“大思政”教育新格局,坚持走思政教研和理论宣讲两大路线,面向社会唱响思政教育主旋律,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地域特色的思政理论教育之路。学院依据延安精神内涵,成立了延安精神宣讲团,按照“理论宣讲—案例分享—经验总结”的脉络搭建了思政课程建设平台,校内所有思政课教师开展线上线下互动式理论宣讲,通过讲授传承延安精神的生动案例,践行延安精神的先进事迹,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之情,深刻诠释了延安精神的内涵。通过开展系统的延安精神教学改革研究,增强思政育人的说服力。

    全方位挖掘思政要素

    持续拓展延安精神外延

    宝鸡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大历史观谋划思政课建设实践,发掘宝鸡和延安厚重的历史联系,立足本校教育资源和本地教育条件,积极探求延安精神的教育理念与教学之间的重要联系,实事求是地从理论层面剖析了延安精神的丰富内容,并将其纳入本院的思政教育体系,为思政教育创新工作汲取了优秀的教育资源养分。在具体拓展延安精神外延的过程中,学院以宏观和微观双向指导为主线,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对延安精神与思政工作的融合进行了创新探索。例如,宝鸡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外国语学院开展了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活动,以“增强文化自信”为主题,将延安精神、爱国情怀等育人元素与“高级英语”“中国文化概论”等课程进行了结合,并采取讲授教学、案例教学、沉浸教学等方式,有效强化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学生重新认识了不同时代意义下的延安精神,具象化地表达和实践了延安精神,把延安精神渗透于专业课程教学全过程,形成了延安精神的协同育人效应。

    全要素创新教学模式

    传承赓续延安精神精髓

    宝鸡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探索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双向育人渠道,并增大了教学实践创新的教育比重,为延安精神具象化、实际践行提供了前期平台支撑。例如,学院组织学生到周边的帮扶村——千阳县纸坊沟村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通过田间劳作、敬老院志愿服务、博物馆参观革命事迹等活动,让学生了解延安精神在陕西各处各地的融合现状,用实际教育活动赓续了延安精神的精髓。通过这次活动,学生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体验到了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精神品质,真正让延安精神渗透到自身思想和实际行动中。同时,学院组织学生前往延安实践教学基地,“学思践悟”延安精神,开展“沉浸式”学习教育,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课堂教学与实地体验相融合,以践达悟,让学生体悟延安精神的精髓要义,在体验中认同延安精神的魅力,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延安精神。

    (王真)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