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2023年02月20日 星期一
石炳启代表——
为大学生回乡创业护航
本报记者 禹跃昆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2月13日一早,在河北省河间市沙河桥镇里昌村,草莓种植大棚里一片热火朝天,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认真交流着草莓种植的问题。

    原来,全国人大代表石炳启正在这里与沙河桥镇回乡创业大学生杨字丽交流畅谈。全国两会召开在即,石炳启想听听回乡大学生创业有什么问题和困难,争取多收集一些基层建议带到全国两会上去。

    “我们想扩大经营规模,但还存在土地、技术、政策上的障碍,特别是人才方面的需求,十分迫切!”“你说得很对,一个地方人才聚集多了,这个地方的发展就有了支撑。”石炳启边听边记,临走时还留下了联系方式。

    石炳启是河北省河间市兴村镇大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原是一名副师级大校军官。退休后,他舍弃大城市的优越环境,回到家乡大庄村担任“一把手”。

    回到家乡后,他一心一意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3年间,一个班子涣散、矛盾多发、垃圾遍地的后进村,变成村容整洁、村风文明的模范村。此后,他陆续走访了省内外200多个乡村,走街串巷开展调研,与当地县乡村干部深入沟通,发现当前在推进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中,存在着人才数量不足、人才结构不优、用才观念不活等问题。

    当选人大代表后,石炳启继续完善自己关于乡村振兴中回乡人才特别是大学生回乡创业的建议。为此,他进行了大量走访、调研。2月15日,带着从沙河桥镇调研来的问题,石炳启来到河间市农业农村局,了解乡村振兴、回乡创业等方面的最新政策。

    经过调研,石炳启已经撰写形成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助推乡村振兴”的有关建议。“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制定明确制度激励优秀人才下沉乡村,主动为人才特别是优秀大学生敞开乡村大门,制度化要求、鼓励退休或临退休领导干部回原籍或到农村任职,选取优秀大学毕业生到村任职,做到精准识别村庄特点与人才专业特长,实现‘村人双选、长期共建’。从优化政务服务、金融服务、公共服务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深化人才领域‘放管服’改革,满足人才特别是回乡大学生创新创业多样化需求。”石炳启说。

    今年,石炳启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他动情地说:“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作为新一届人大代表,我一定会把乡亲们的心声和呼声带到全国两会上,让更多优秀人才特别是优秀大学生投入乡村振兴中,让老百姓的日子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天更比一天好。”

    【记者手记】

    深入一线不懈怠

    最近,石炳启很忙。进农村调研回乡大学生创业实践,去乡镇听取基层管理者意见,赴城区了解行政部门最新政策,座谈、调研、讲座……虽然行程很满,却精神十足,一点看不出他已是一名退休老人。他说,乡亲们的眼睛在看着,我不敢懈怠。

    的确,乡村振兴已在路上,这就需要石炳启这种时不我待的精神。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农民已经看到了乡村的又一幅蓝图,而石炳启也看到了人才队伍建设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价值。乡村振兴需要更多像石炳启一样的有识之士参与进来,需要更多优秀大学生参与进来。有了他们的无私奉献和艰苦付出,乡村振兴的伟大目标就一定能早日实现。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