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新闻·要闻
2023年02月01日 星期三
春风沐田野 教育润乡村
图①: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忠松(中)带领团队成员在田间地头调查早熟油菜花期耐寒性。李晗枫 摄
图②:燕山大学驻村第一书记杨健民(右一)查看苍术越冬情况。学校供图
图③:武汉轻工大学留学生在直播带货间展示湖北省麻城市堰头垸村特色绣花鞋垫。学校供图
图④:东华理工大学教授李荣同(右)查看菌菇生长情况。陈艳伟 摄
图⑤:山东科技大学驻村第一书记王衍国(左一)在村民家中走访。学校供图
扫码查看专题报道
扫码查看融媒报道

    ■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

阡陌之间写新篇

    雪泥鸿爪有无中,回眸沃野春意浓。2023年,新的征程已然开启。

    新春时节,许多教育人坚守初心使命,行走于阡陌之间,穿梭于田村户巷,为着乡村振兴的美好前景,笃行不怠。他们把最前沿的技术带进了乡村,让村民们的生活焕发出全新的面貌;他们把物美价廉的农产品带出了乡村,让普通的农田也闪耀着致富的生机;他们把自己留在了乡村一线,成为每位乡邻乡亲的知心人……

    一位位无名英雄,俯身化为铺就乡村前路的砖瓦块垒;一道道微薄曦光,汇聚成为映射教育担当的璀璨光芒。乡村振兴,离不开教育人的无私奉献,更离不开乡村教育的赋能蓄力。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新的一年,驱动着乡村教育振兴与教育振兴乡村的双轮马车,前程坦荡,其道大光。(杨文轶)

湖南农业大学:农业专家让冬闲田增了效

通讯员 庹炼 本报记者 阳锡叶

    冬日暖阳下,在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宝盖镇双河口村,千亩早熟油菜试验示范基地里绿意盎然、长势喜人。这些早熟油菜将在今年4月迎来收割,比普通的油菜提早成熟20天,平均每亩地增收500元。

    “我这里千亩耕地都种上了冬油菜。”衡南县宝盖镇双河口基地村支书曹起社说,“前些年冬天,地都是荒着的。去年,的专家教授送良种、教技术,我们利用冬闲田种上油菜,这种‘稻—稻—油’的模式,能多收一季油菜籽。保守估计,每亩能多500元的收益。”

    曹起社口中的专家是农学院教授、农业农村部油菜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忠松。每逢春节,正是油菜育种的关键时期,也是刘忠松穿梭在田间地头和实验室最为频繁的时候。收集新材料性状、加代选育育种材料、测配新组合……除了做专家的事,还要干农民的活,时间紧迫的时候,除夕和大年初一都要在油菜地里做实验。

    入冬以来,刘忠松团队成员分别在郴州宜章杨梅山镇平和村、衡阳衡南宝盖镇双河口村和永州道县祥霖铺镇两河口村建立了早熟油菜试验示范基地,通过专业人员指导、种子肥料农药支持、农机农艺配套等措施,示范推广早熟油菜湘油420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300亩。在蓝山、祁阳、双峰等县通过送种子推广早熟油菜500亩,以探索三熟制地区稻田早熟油菜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可行途径和方法,进一步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利用冬闲田来抢种一季农作物,就多一季的收成,这对农户来说就是最直接的收益。”刘忠松表示。

    在农村,不少农户受传统休耕观念影响,认为油菜种植费工费时。于是,刘忠松一到示范基地,便开始向农户们科普种植冬油菜的好处:“一亩油菜能肥三亩水田。油菜根系能分泌有机酸,使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发生改变,促进土壤中难溶解的磷有效化,有利于水稻生长。油菜尤其是芥菜型油菜具有植物修复功能,能富集土壤中的镉等重金属。”

    “要及时清理三沟,确保田间排水畅通,防止渍害和冻害。”“对这类长势瘦弱的三类苗油菜田,要增施腊肥,促进弱苗冬发,实现苗情升级转化。”刘忠松走进核心试验示范基地,查看油菜长势情况,指导加强田间管理,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为稳产打下良好基础。

    “油菜不与粮争地,我们在衡阳县洪市镇明翰村种了1000亩油菜,不仅提高了冬闲田土地利用率,春天还能看到美丽的油菜花海。”衡阳市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院副研究员雷利琴告诉记者,在刘忠松团队的技术支持下,当地以油菜花为媒,充分推动农旅融合,“花海经济”风生水起。

燕山大学:教师团队让银里村变了样

本报记者 张学军 通讯员 蔡常山

    人勤春来早。临近中午,气温回升,河北省围场县银里村党支部书记孙国志和燕山大学驻村第一书记杨健民,一起来到药材种植户高亚红家的地头,查看苍术越冬情况,探讨冬季苍术种植养护小妙招。

    5年前,燕山大学扶贫工作队和银里村村委会商量决定,发展中药材种植业,鼓励村民种苍术,发家致富,但是大多数人都抱着观望的态度,担心赔钱。孙国志带头开始种植,高亚红谨慎地拿出家里三分之一的土地跟着种。2021年,银里村的苍术迎来收获期,赶上高行情,高亚红家的5亩苍术收入20多万元,一家人都乐开了花。

    2022年5月初,银里村迎来春耕,又有10多户村民拿出部分土地种上了苍术。银里村的苍术种植面积由原来的80多亩扩大到200多亩,大家都希望能有满满的收获。

    “中药材种植是工作队重点支持的方向,当前我们已经开始谋划联系商家开展订单种植,降低村民个体种植的风险。”杨健民说。

    家住银里村大东沟的王玉荣经常带着小孙子到村主干道旁边的生态小广场游玩:“这个小广场可招人稀罕了,大家没事儿都愿意来这里转转,家门口的美景让我们也体会到城里人的感觉了。”

    王玉荣口中的小广场是银里村2022年的新变化之一。“我们筹款修建了村标广场及各自然营子标识系统、生态广场、文化广场、党建宣传木车轮,建设了3处公厕,还翻修了村民服务中心,既满足了村民休闲和生活需求,也进一步夯实了村里的基础设施。”一年来的变化让杨健民对银里村发展乡村旅游充满了信心。

    在“硬”的基础设施升级之外,燕山大学驻村工作队队员姚远还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积极挖掘当地农业生产、农民生活、自然风光特色,进行文化创意设计,提升银里村的“软”实力。“我们希望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创产品设计让游客和研学的孩子们既能欣赏到乡村美景,也能留下美好的印象。”姚远表示。

    “这次我用积分兑换了大米、盐、酱油。”在一家超市,刚用文明“积分券”兑换完物品的村民刘俊才喜滋滋地展示着手里的物品。

    2022年初,在工作队的帮助下,银里村先行先试“积分制”。村集体每年拿出一部分资金,支持村民通过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志愿服务、移风易俗等工作积攒“文明积分”,再用积分到超市兑换生产生活用品。

    “我们还计划把‘文明积分’范围扩大到参与家乡建设、改变陈规陋习、鼓励素质提升等,发动大家用劳动生产、环境卫生、家教家风、提升村庄艺术气息等良好成效来获得积分,推动建设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孙国志说。

山东科技大学:驻村书记让薄弱村摘了帽

本报记者 孙军 特约通讯员 韩洪烁

    新春的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向屋檐,山东省曲阜市石门山镇韦庄村里,一个忙碌的身影已经出现,他是山东科技大学派驻这个村庄的第一书记王衍国。

    “孔大爷,满意今年的收入吧?”上午8时许,王衍国走进65岁村民孔大爷的家。孔大爷笑着迎了上来:“自从村口建了生态养殖塘,俺老两口一年能多挣3万元,开心啊!”孔大爷原先是村里的贫困户,一家子靠种地卖粮勉强维持生计。王衍国在这里建了绿色生态水产养殖基地后,孔大爷老两口便开始在养殖塘工作。“多亏村委会和王书记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瞧着乐呵呵的孔大爷,一旁正在做早饭的老伴接过话茬,“看我们家里的鸡鸭鱼肉和水果蔬菜,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谁能想到,韦庄村曾是十里八村闻名的“空壳村”“薄弱村”?而今,薄弱村富裕了,这得益于高校向农村派驻“第一书记”的政策。2021年10月,王衍国从山东科技大学辅导员“变身”驻村第一书记,肩负起曲阜市9个村的乡村振兴担子。为尽快熟悉村情民意,他用了两个月时间四处串门,找到了光伏发电、工厂化现代渔业养殖等增收致富“门路”。

    2022年5月,王衍国发现,帮扶的河夹店、义衡庄等村庄旁有700亩水库闲置。他与驻村工作队反复研究,初步确立“依托生态水产养殖产业,走特色农旅融合发展”的路子。

    此前,许多村民曾尝试过水产养殖,因技术弱、规模小、效益低等都失败了。为打消村民顾虑,王衍国找到有30多年水产养殖经验的韦庄村村民韦良震,鼓励他带头尝试工厂化现代渔业养殖,并联系山东农业大学教授、渔业养殖专家王雪鹏解决技术难题。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建成了自循环立体生态养殖塘,并成立由韦良震担任经理的一家现代农业发展公司,产业也从养殖延伸到加工、农贸、文旅等方面。

    “半年多的精心养殖,实现了周期销售收入200万元,‘公司+农户’的运行模式也为周边多个村庄每年带来20多万元的集体收益,同时吸纳40多名村民就近务工,近半年又有20多个自循环立体生态化养殖塘相继建成。”韦良震介绍。

    连日来,王衍国比以往更加忙碌。春节期间,村里务工青年和大学生陆续返乡,王衍国拿着记录本,行走在崭新的沥青大路上,厚厚的本子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每户村民反映的问题和困难。

    “王书记,年后我要到养殖场干活!”“王书记,过完年,我打算把自家的房子好好装修一番。”……王衍国边听边记,并给大家鼓劲:“我们今年的人均收入比去年翻了一番多,村集体收入也翻番了,老乡生活会越来越好。”

东华理工大学:“农民教授”让菌产业转了型

本报记者 徐光明 通讯员 陈艳伟

    正逢新春,与东华理工大学教授李荣同一起驱车前往江西省抚州市黎川县,记者直言:“李教授,您是名人。”对这一称谓,李荣同笑着说:“我最喜欢的是大家叫我‘农民教授’。”

    这是李荣同成为黎川县食用菌科技特派团团长的第10个年头。2014年开始,在李荣同的主导下,高校优质智力资源被引入地方以促进经济发展,“黎川草菇”被列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食用菌成为黎川县的主导产业,产品约占国内市场60%的份额。

    抵达黎川县潭溪乡新庄村现代农业示范园,新庄村党支部书记尧三才见李荣同来了,老远就打着招呼。

    “正常情况下,黎川草菇出菇季节是每年6到9月,但现在我们实现了鲜菇全年不间断。”来到两个全封闭的白色大棚前,尧三才介绍,在李荣同的技术指导下,从2022年10月开始,他们利用新技术不仅延长了使用链条,还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未来,我们计划投入200万元建25个大棚,每个大棚的年利润可达六七万元。一年下来就是100多万元。”说到这些数据,尧三才的眼里放着光。

    记者在黎川看到,一簇簇小菌菇从工厂化流水线生产出来。恒温恒湿的育种车间、自动调节比例的拌料车间、灯光明亮摆放整齐的菌菇生长车间……这一切与传统种植菌菇的场景有着天壤之别。

    “我们打造了一个‘基层智库’,由研究院为高校和当地政府,或是企业、村民牵线搭桥,共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2019年,李荣同和东华理工大学教授刘细明、余军林、饶军一起,组建成立东华理工大学黎川产业技术研究院。如今,研究院相对固定的博士研究生已有30多名,涉及陶瓷、新材料、现代农业等多个领域。

    与乡村干部和村民们围坐在一起,李荣同感慨地说,自己俨然成为一位黎川“新农民”,他对推动黎川县乡村振兴充满信心。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