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1月10日 星期二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学-训-研-作-育”一体化培养油气勘探人才
张小兵

    成都理工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石油地质方向设立于1956年,目前是国家特色专业、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国家一流本科建设专业。随着第四次产业革命的到来和我国供给侧产业结构的调整,石油地质方向如何在新的油气高对外依存度形势要求下,继承和发扬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优势,更好更快地适应产业变革,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引导,统筹考虑“工科的新要求”,改造升级传统地质工科专业,构建支撑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工科建设,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大力培养解决复杂油气勘探工程问题的创新人才,布局未来战略必争领域人才培养,不断探索人才培养从单一学科专业培养向跨学科培养转变的新路径,是地质类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近年来,学校能源学院通过构建学习工程知识、训练工程技能、研究工程问题、操作工程过程、培育工程思想五位一体模式,全面提升地质工科人才油气勘探工程能力。本文系成都理工大学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新工科背景下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油气勘探复杂工程能力提升的路径构建与探索”(项目编号:JG2130012)阶段性研究成果。

    学习(工程知识):构建“强基础、重实践、凸融合、显特色”的课程体系,为油气勘探工程能力提升提供知识保障。

    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结合新时期国内外油气勘探需求,构建了包括“通识教育、学科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和个性化教育”五个课程模块,涵盖“数学与自然科学类”等四大类课程,各类课程占比结构符合工程教育认证要求的课程体系。同时,强化专业核心课程作用,夯实工程创新基础。新设立“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等核心课程,增强实践能力、国际视野的培养,引导学生紧跟油气地质科学发展前沿。另外注重学科交叉,设立三个专业方向:通过“测井资料的解释与应用”等选修课程,注重地质与勘探技术交叉的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探方向;利用“油气开发测井基础”等选修课程,强化勘探与开发融合的油气开发地质方向;通过“油气资源与发展战略”等课程全面展现国外油气资源勘探现状和世界能源发展趋势,突出国际与国内结合的油气资源和发展战略方向。

    训练(工程技能):构建“三六三”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为油气勘探工程能力提升提供实训保障。

    依托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各类平台项目,构建“三六三”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即以“校内实验平台、野外实习基地、企业共建基地”三种平台,通过“课程实验—野外地质实习—综合课程设计—企业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实习)—科技创新活动”六类实践,实行“实验、实训、创新”三个层次训练,达到提高油气勘探工程能力的目标。按照国际能源行业油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方法的要求,在构建多层次、多模块衔接递进的实验教学平台基础上,坚持校企合作、科教协同,打造资源高效共享的跨专业实践平台,不断提高学生实践获得感和培养目标达成度。

    研究(工程问题):结合完备的工程知识和工程意识,分析工程问题,设计解决方案,研究工程问题,达到解决工程问题的目的。

    奉行工程教育的OBE理念,根据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和分析油气勘探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而针对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多源信息数据和资料,正确选择并合理使用各种勘探技术方法,对油气藏进行综合勘探设计和开发部署,深入研究油气成藏过程、控制因素、展布规律及资源潜力,合理有效设计滚动开发方案。

    操作(工程实践):依托“科教结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为油气勘探工程能力提升提供项目支撑和实训基地。

    按照“弹性培养、夯实基础、强化实践、突出特色、提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思路,做实“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理实融合”,在优选具有企业/行业背景“双师型”教师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工程实验室和协同创新中心的育人优势,探索建立以教学产出为牵引的企业导师聘用与汇聚机制,跨领域组建融“知识、技术、实战、人才”等创新要素为一体的校企联合教师团队,全方位优化师资结构。先后邀请21个油田企业的领导和专家参与近三轮培养方案修订和油气勘探综合实习课程大纲设计,紧盯页岩气、煤层气等产业热点及技术前沿,确定特色方向培养目标,充分整合各自在油气资源领域的实践项目,共建“SL油田综合勘探”等油气勘探综合教学资源库等培训基地,积极推进“油田技术人员进课堂、低年级学生跟项目,高年级学生进企业”校企合作新模式,打造“创新驱动、产出导向、协同发展”的新型产学研联盟。通过教学团队创新创业项目和油田企业科研生产项目,多渠道吸纳学生参与工程实践,校企联手保障学生兴趣钻研与实践能力提升的多元化途径,共同强化“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全方位提升“沟通与协商”等工程领导力,凸显“1+1>2”工程实践教学成效。

    培育(工程思想):构建“激发专业兴趣、强化工程意识、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课程思政体系,为油气勘探工程能力提升提供思想引领。

    搭建思政课程体系,强化课程思政内容建设,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筑牢学生理想信念根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多门课程入选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及教学团队,专业课程多角度介绍油气勘探,激发学生专业兴趣,强化工程意识,宣讲地质精神、石油精神、石油文化,增强社会责任感,保障油气勘探工程能力提升。通过典型油气田勘探实例分析,强化工程思维,学习解决复杂油气勘探问题。通过理论学习、技能训练、实践过程等全方位全过程的参与,用全局观分析油气勘探工程的效用和利弊以及由此引起的油气资源安全、工程伦理道德、自然环境保护等问题,综合工程技术、科学理论、文化价值等,树立科学的油气勘探可持续发展观。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效益意识、职业健康意识等融入油气勘探工程能力培养,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学—训—研—作—育”五位一体的油气勘探工程能力培养取得了系列丰硕成果。有效支撑专业获批国家特色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等,在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四川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学生能力培养方面成效显著,在该模式指导下该专业方向学生考研率多年居全校前列。同时,该模式在全国行业类高校推广应用,带动全国油气地质人才培养。

    (张小兵)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1 0 1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http://Paper.Jyb.cn/zgjyb/images/2023-01/10/04/ZGJYB2023011004_b.jpg 04 中国教育报 5 /m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