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1月09日 星期一
成都理工大学
“五化五到位” 建设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
郭文铂 蔡艳 曾灵

    成都理工大学(以下简称“成理”)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了“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优良传统,坚持“学生为本、育人为先、服务为上”的工作理念,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学生资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各项资助政策,遵循资助与育人并重、管理与教育紧密结合的工作思路,坚持资助工作增量发展之路,与时俱进调整资助工作的目标与理念,从物质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转型,以“五化五到位”为抓手,全面助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成才。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四川省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成理资助育人工作依托校级资助管理部门——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协同学院和人才培养各职能部处,坚持“五化五到位”,成为精准构建成理特色“三全育人”新格局中的重要一环。

    政策宣传丰富化,全方位多渠道确保宣传到位

    一是在学生工作部(处)安排部署下,以各学院资助工作队伍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组成的学生自助发展组织“自强社”为依托,利用入学、毕业、开学、奖助学金评审等重要时间节点,扎实开展学生资助政策宣传活动,做到资助政策“常在校”;二是在寒暑假期间,组织开展学生家访工作,尤其是深入孤残学生、特困救助学生、突发重大困难学生的家庭,进行“一对一”资助政策宣传,做到精准资助“常在侧”;三是选聘学校资助政策宣传讲解员,随招生宣传工作组走进生源地高中,宣传成理资助政策,做到资助声音“常在耳”;四是充分利用易班、微信、微博等网络新媒体,多渠道分散宣传,做到资助讯息“常在心”。

    资格认定精准化,全过程发展性确保判定到位

    一是精准识别。这是资助育人工作的逻辑起点,新修订的《成都理工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实施办法》《成都理工大学学生困难补助实施办法》,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识别更加人性化、科学化。二是精准预算。根据国家奖助学金名额指标及学校、社会类奖助学金的资助情况,按照统筹分配、综合平衡的原则,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较多的地、矿、油、核等学院予以适当倾斜,增强资金安排的科学性和公正性。三是精准资助。根据不同学生的受助需求实行分档资助,加大对孤残学生、特困救助学生、突发重大困难学生、烈士子女等特殊群体的资助力度,确保资助工作的准确性和实效性。

    信息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准确化确保工作到位

    当下,资助工作更加离不开信息化手段助力的长效管理机制。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不仅可以实现从传统资助模式向精准资助模式转换,还能依托资助大数据,及时跟踪反馈在校生和毕业生的资助绩效情况,改进资助工作,提升资助效果。

    第一,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国家、省厅提供的民政、扶贫、残联等部门有关信息同校内学生资助系统有效链接,科学精准进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

    第二,在日常学生管理和资助工作中,联通校内信息“孤岛”,共享学生的学籍信息、学习情况、受助获奖情况、在校生活情况等信息,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人隐私的前提下,探索隐形资助、静默资助等人性化资助方式。

    第三,升级学生受助后的关注回访机制,构建动态化反馈机制。通过问卷、电话访问、深度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获得奖助学金后的学习素养提升情况。针对受助学生建立具体详细的跟踪评价机制,并且常态化推进,让学生“受资助,而脱困”“资助伴,而成长”。

    监督机制透明化,协同化规范化确保监督到位

    一是协同学校财务处,设立“学生资助专项账户”管理资助资金,确保专款专用,杜绝截留、挤占、挪用资助资金的现象;二是建立学生资助工作考核、奖励和问责机制,以强有力的监管督促学校各级资助工作小组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奖助学金评审工作,按照“谁提供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谁公开谁负责”的原则,使资助资金用到正处、用到好处,确保政策落实不走样、不打折。

    资助育人常态化,多形式高参与确保教育到位

    一是坚持把“自强社”作为“发展型资助模式”下资助育人的重要载体,联合学院多形式开展“励志成长·启航计划”“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立志成长成才”“助学、筑梦、铸人”等资助育人主题教育活动,将“艰苦奋斗,奋发图强”根植于学生心中,培养学生奉献互助、感恩回馈的精神品质;二是树立励志成长成才学生典型,发挥榜样引领作用,激励学生以榜样为镜,向榜样看齐,勤奋学习、勇于实践、拼搏进取、全面发展;三是发挥“育人重实践”活动体验式教育的价值导引作用,鼓励学生以行动回馈社会,体现成理青年担当。定期开展丰富多样的育人活动,全校师生积极参与,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搭建助人自助通道,让学生在“受助”和“自助”的基础上,承担社会责任,走上“助人”道路。

    长期以来,成理持续以励志成长典型宣传激励学生“立大志、勇攀登、竞卓越”,学生和校友中涌现出为500余名大学生提供了就业岗位的创业奋进典型代表梁朝勇、服务凉山州布拖县采哈乡合洛村的博士生李明等“受助—自助—助人”的成长典型,形成了良性影响态势。

    此外,在校外,成理在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梭梭拉达村建立资助育人实践教育基地,依托基地定期组织学生深入偏远山区开设暑期学校,提供“资助政策宣讲”“地灾知识科普”“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支教服务,激励学生将感恩、付出和奉献作为人生信条;在校内,成理以“思想领航”“核心素养”“社会责任”提升为目标,积极开展“七点有你”学风建设活动、“阅读成长”训练营活动、“优势成长”训练营活动、“典型引领”活动、“诚信教育”活动等,全面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经过10余年发展,成理已经建成“奖、勤、助、贷、补、减、免”多位一体的全覆盖学生资助体系,通过建立“资助—实践—育人—反馈”闭环机制,积极践行“扶困—扶智—扶志”发展型资助模式,将资助与育人有机结合,助力学生从“受助”到“自助”再到“助人”,在资助全程中潜移默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由“输血型”资助转为“造血型”资助。多年积淀成果初现,成理多次获评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原中国扶贫基金会)“善行100”公益活动优秀组织单位,连续多年在300余所高校参与的“善行100”活动中排名全国前列,学生工作部指导的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主体的学生组织“自强社”多次获评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全国优秀自强社”称号。

    (郭文铂 蔡艳 曾灵)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