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1月05日 星期四
切莫陷入事务主义
李洪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忙忙碌碌,只是机械做事,陷入事务主义,是很难提高认识和工作水平的。”所谓事务主义,是指在工作时忙忙碌碌,缺乏思考和方向,缺乏政治远见和大局观念,不分轻重主次,不抓大事,不从原则上考虑问题,机械做事,只埋头于日常琐碎事务的工作作风。事务主义容易滋生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必须理性认识、坚决反对、极力避免。

    科学理性认识事务主义。一定要弄清楚事务主义的表现、危害和成因。应当承认,事务工作不等于事务主义,但是杂乱无章、劳而无功的琐碎性事务工作必然陷入事务主义。而且,事务主义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相比,更具迷惑性、隐匿性、顽固性和反复性。所以,要有效识别事务主义的具体表现。一是“忙忙碌碌”的事务主义。忙碌是党员干部的真实写照。但如果没有按照毛泽东所说的“开动机器”做事,一味忙碌,既不考虑为什么,也不考虑如何做得更好,不能根据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那么必然会迷失方向。二是“辛辛苦苦”的事务主义。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党员干部要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和担当精神,但实际工作中,少数人原地踏步、因循守旧,看似辛辛苦苦实则没有真正推进工作。三是“花拳绣腿”的事务主义。如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这一伟大目标,需要爬坡过坎、攻坚克难,但少数人没有拿出敢闯硬拼的韧劲,没有处理好“功成不必在我”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关系,做表面文章,务虚不务实。四是“机械应对”的事务主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但少数人对上级要求不动脑、不思考,落实工作不创新、不转化,甘愿做上传下达的“留声机”、甘愿当上下沟通的“二传手”,习惯于机械化做事。

    立场坚定反对事务主义。党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强调反对事务主义。1937年,毛泽东为了揭露“生吞活剥”地学习马列主义的现象,在《实践论》中批判了拘泥于经验、忽视理论、辛苦盲目的工作现象,并提出“认识论的辩证法”,指出完整深刻地反映事物,必须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庸俗的事务主义家不是这样,他们尊重经验而看轻理论”,“这种人如果指导革命,就会引导革命走上碰壁的地步”。邓小平指出:“不少机关的负责同志,把自己的绝大部分时间,用在处理文电和不必要的过多的开会上面,很少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他们的要求和研究他们的经验,这就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事务主义和文牍主义的泥坑。”2021年出版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一书中说,“党领导一切并不是说党要包揽包办一切,并不是事无巨细都抓在手上,要防止越俎代庖,陷入事务主义”。

    极力避免陷入事务主义。事务主义虽不能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同,却隐含“不出事”逻辑下形式主义和“不作为”逻辑下官僚主义的特征,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其形成原因主要是事务主义者重视业务学习,轻视政治方向;重视实践经验,轻视理论学习;重视客观规律,轻视主观能动性;重视眼前利益,轻视全局利益。

    旗帜鲜明讲政治。对于党员来说,牢记和践行党的宗旨就是最大的政治。党员干部要树立与党的性质、党的宗旨相适应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事务主义割裂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损害了党的形象和公信力。因此,党员干部要自觉提高政治判断力,坚持以党的科学理论为指导,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增强信心和定力,明辨是非曲直,透过现象看本质;自觉提高政治领悟力,认识到党是什么、要干什么,关注中央关心什么、强调什么,始终做到心怀“国之大者”;自觉提高政治执行力,立足于党的宗旨,自觉主动执行、放弃被动执行、摒弃机械执行,提高执行的创造性、彻底性,始终做到闻令而行、有禁则止。 

    结合实际抓学习。党历来重视学习,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将学习摆在特别突出的位置。毛泽东提倡党的干部好好读书,“不要像热锅上的蚂蚁,整年整月陷入事务主义”,强调“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邓小平强调,“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考虑任何问题都要着眼于长远,着眼于大局”,“要从问题堆里找长远的、根本解决问题的东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应该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做好领导工作、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的各种知识,努力使自己真正成为行家里手、内行领导”。各级领导干部要通过学习提升认识水平、提升应变能力、提升工作境界。

    对标对表改作风。事务主义形成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消除事务主义既需外在压力,更需内在动力。一方面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把握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这个作风建设的核心,紧扣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主线,检视作风建设中的问题,加强制度执行的刚性,减少落实上的弹性,压缩事务主义的存在空间。另一方面要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正确区分动力不强“不想为”和能力不足“不会为”的问题,采用科学有效的考评激励办法,解决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使党员干部在严管与厚爱中坚定信心、增强自觉、鼓舞斗志,真想真为、苦干实干。

    (作者系吉林师范大学副教授,本文系吉林省社科项目[2022S01699]成果)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