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30日 星期五
回到常识阅读文学经典
马兵
《温儒敏讲现代文学名篇》 温儒敏/著 商务印书馆

    温儒敏老师有多重身份,而这些身份可以对应大致三个场域的工作:文学研究、文学教育和文学生活。《温儒敏讲现代文学名篇》一书恰是将三种场域的工作统合起来的枢纽。这种枢纽意义体现在多向的传导上:多年来课堂一线的备课讲稿结合了他深耕现代文学研究领域数十年的学术积累,这是文学研究和文学教育的结合;最近十余年来投身基础语文教育,尤其是作为教育部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的辛勤工作,结合由他首倡并带动学界研究范式转换的“文学生活”研究,又将文学研究、文学教育的心得体会融入无所不在的文学生活中。文学生活质量的好坏与文学教育是否得当密切相关,而恰当的文学教育又离不开文学研究的支持;反过来说,了解普通民众的文学生活、了解大众尤其是青年学生的阅读实际,也有助于反思文学教育的观念和实施路径,有助于新的研究视角的打开。

    本书在分析现代文学的名篇时,有一种非常自觉地回到常识谈经典的立场,注重从一般读者的阅读认知出发。比如,本书有三十讲,涉及的作品不但是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也是读者较为熟悉的,在篇目选择上注意与中小学教材的选目相结合。又如,书中提到“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的现象,温老师在解读时就着意从普通读者阅读的难点入手,抽丝剥茧,层层深入,对《野草》的解读尤其如此。

    温老师讲解经典作品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注重“方法性知识”的引领,二是深入浅出、举重若轻的行文风格。

    我个人在讲现代文学的相关课程时最大的感受是,大多数学生面对文学名篇的解读思路比较僵化和刻板,没有毛茸茸的审美感觉,不能有机地结合个人的情感体验,也没有真正细读的能力。温老师的这本书提供了很多“方法性知识”的干货,就像是给了学生们一把把解码的钥匙。比如解读《狂人日记》时的“反讽”、《莎菲女士日记》的“心理成长小说”、《子夜》的“新人”形象、《边城》的“白日梦”、《骆驼祥子》的“异化”、《零余者》的“情绪流”、《围城》的“结构分析”、《白毛女》的“民间伦理”等,这些概念背后其实都连接着复杂、体系化甚至可能是晦涩艰深的理论阐释。温老师却能融会贯通,化繁为简,化缠绕为晓畅,化艰涩为清通,极少“掉书袋”,这是很考验学术功力的。我记得听温老师在山东大学讲的第一堂课就是现代文学精读课,讲的是老舍,特别谈到了《骆驼祥子》采用的旅行结构,虽然此前已经看过相关的学术探讨,但听温老师现场娓娓道来,还是有如坐春风之感。在本书中,温老师用“五四摇滚”评价《女神》,用“土得掉渣的美”讨论赵树理,讲《荷塘月色》时提醒学生要懂得享受冥想和独处,等等,也是这种深入浅出的风格的体现,是对读者一种非常亲切平和的阅读引导。

    读温老师这本书,让我想起两本小书,一本是特里·伊格尔顿的《文学阅读指南》,一本是哈罗德·布鲁姆的《如何读,为什么读》。两位论敌在学术生涯的晚期不约而同地做起文学经典的普及工作,虽然他们观点不同、歧见迭出,但都是功德无量的。温老师此书的价值也在于此,它是真正的正本清源之书,书籍汇编了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经典篇目,也耐心地告诉读者如何借由慢慢扩大的方法认知和渐渐丰富的审美经验建立阅读的经典化,告诉青年人怎样沉浸在作品中,怎样激发审美想象,怎样留恋和进入细节,这都是特别有意义的。

    (作者系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