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1日 星期三
为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接续奋斗
——武汉理工大学发展成就巡礼
谢小琴 朱可馨

    五年栉风沐雨,五年砥砺奋进。武汉理工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内涵建设为核心推动高质量发展,朝着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不断迈进,党的建设得到新加强、人才培养取得新进展、学科建设获得新突破、科学研究取得新成效、队伍建设得到新提升、社会服务迈上新台阶、交流合作实现新拓展,五年的改革发展实践为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持续加强

    学校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着力“五个抓好”,突出“五个强化”,推动基层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持续提升,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抓好政治建设,持续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强化政治自觉,扎实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走深走实。强化政治担当,健全学校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制度体系。强化政治把关,充分发挥二级党组织在教学科研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等重要事项上的政治把关作用。

    抓好责任落实,持续强化管党治党责任担当。台账式落实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清单、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党建工作项目清单“三个清单”。实现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和民主评议基层党支部、党员“三级”民主评议全覆盖。建立基层党建督导机制,切实推动党建重点任务落细落实。建立校党委领导班子成员联系点制度,班子成员分别联系1—2个院(系)党组织和师生党支部。

    抓好组织建设,持续强化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加强规范化建设,强化“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等落实情况督导,打造“互联网+党建”智慧工作平台。深入开展对标争先,充分发挥10个师生样板支部、1位研究生党员标兵、1个“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2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全国先进的示范引领作用,落实党员干部联系优秀青年教师“四个带头”工作机制,近年来高知群体党员发展人数位居湖北省高校前列。创新开展“歌声中的党史”党员教育活动,让党性教育真正入脑入心,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

    抓好思想政治教育,持续强化“三全育人”工作。台账式推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构建,建立“校党委常委联系思政课骨干教师和思政课教师服务联系学院”制度,持续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三项工程”“四大计划”,深入推进“十大育人”和“五个思政”项目建设,遴选管理干部讲授“形势与政策”课。1个学院获批全国“三全育人”试点学院,实践育人、服务育人、心理育人等3个项目获批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2本著作入选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文库,1名辅导员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

    抓好特色品牌,持续强化基层党建工作实效。扎实推进“十个一百”行动,为基层党建工作注入新的动力。深耕特色品牌,持续十余年开展“师生结对·支部共建”特色党建活动。创新开展“信·中国”“青春·朗读者”等特色活动,特色党建活动案例获2021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一、二等奖。加强党建研究,积极开展党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近年来共立项党建研究专项60余项。扎实开展“携手共建·助力重振”活动,发挥科教人才优势,推动湖北经济发展。

    人才培养取得新进展

    学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以追求卓越为价值引领,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内涵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大力培养高质量拔尖创新人才。坚持将“三全育人”理念贯穿学生培养全过程,立足行业特色和学科专业优势,培育134门各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81个课程思政示范课堂,形成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对标国家一流专业建设新标准,推进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建设,推进传统专业转型和升级改造,获批国家教育部门新工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8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4项。将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引入课堂,推进翻转式、探究式和混合式教学,实现课堂教学从单向输出到互动交流、从线下教室到智能云网、从信息化到数字化的变革升级。主动对接产业和技术发展新需求,增设本硕贯通实验班。整合国际高端教育资源及行业领域优质资源,以试点班、校企共建系列特色专业课程等为载体,探索人才培养协同机制,培育高质量拔尖创新人才。

    着力培养具有服务精神的引领人才。以志愿服务涵养学子道德品格,志愿服务精神蔚然成风。学校现有注册志愿者5万余名,注册率达99%,每年开展集中志愿服务活动800余次。共青团中央先后在学校建立“全国阳光助残服务队”“关爱行动”全国志愿服务总队秘书处。创作《声带》《七彩童心》等讲述志愿服务故事的文化作品。近年来,学校先后在志愿者中培育了全国最美大学生、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先进典型,“理工群星”更加璀璨。

    学校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持续融入青年血脉,持续深入组织开展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建立近160个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每年300余支实践团队、2万余名师生参与社会实践。“百岗行动”专题实践队获全国优秀团队。学校团委多年获评全国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连续19年、500余名毕业生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含研究生支教团)。在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连续5届获奖层次和数量处于全国高校第一梯队。学校研究生支教团被授予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全国优秀项目办”。

    奋力培育创新创业能力卓越人才。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依托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开设“创新创业能力训练”等71门精品课程,打造创新创业类“金课”。学校入选首批国家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建设跨学院、跨学科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28个、“创业梦工场”10个,建立校外高水平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基地200多个,以科学创新和科技创业赋能高质量创新创业教育,形成了“一核双擎三融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近5年,在“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科技创新竞赛中获省部级及以上奖项1400余项。国家教育部门简报对学校创新创业工作经验进行了专题推介。

    学科专业建设获得新突破

    学校以国家“双一流”学科为引领,以深化学部制改革为抓手,以打造高峰学科和新的学科增长点为目标,推进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学科建设获得新突破。

    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学科规划发展布局。学校举行学部优化重组大会,推动学部制改革深化落实。通过打破学科、学院之间的壁垒,加强校内外协同,进一步凝练并明确优势特色学科的重点研究方向和领域,推动材料与土建资环学部、交通与船海工程学部、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部、信息学部等重点建设一级学科的发展,以高峰带高原、高原聚高峰,充分发挥各学部多学科资源优势,集成攻关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团队合作催生重大创新成果。

    强化专业建设,推进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准确把握新时代服务国家和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促进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建设纳米科学与工程、国家安全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等新兴交叉学科。鼓励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组建微专业教学团队,与国际院校、校内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合作开发微专业,推进微专业建设试点,持续创新学生选拔、培养与就业模式,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跨学科专业人才的需求。

    优化专业结构,培养行业引领人才。优化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突出专业特色。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持续加强材料、交通、汽车等特色优势专业建设,努力争创一流。对接国家“海洋强国”“中国制造2025”等发展战略,建设“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大数据”“储能科学与工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培养行业引领人才。

    学校现有73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国家级别54个,省级19个,覆盖理、工、文、法、经济、管理、艺术等学科门类,获批数量占全部招生专业数量的近80%。七大学科门类的16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数量位居国内高校第一方阵。

    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提升

    2017年至今,学校科研经费逐年增长,到款科研经费增长近2倍。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顺利通过优化整合,成功纳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新序列管理,更名为光纤传感技术与网络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新增省部级科研平台15个,被国家教育部门指定参与海南自贸港和长江教育创新带重点项目建设,作为牵头单位负责广东仙湖实验室、韩江实验室和湖北隆中实验室建设,获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

    学校坚持科技创新的“四个面向”,牢牢把握“十四五”时期战略机遇,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科技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迫需要,开展集中攻关和原始创新,涌现出大批科技创新成果,新增国家科技奖励8项,省部级一等奖26项。

    学校有关研究团队潜心研究,首次提出钙钛矿原位两步法制备策略,解决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大面积制备国际性难题,实现了高效稳定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印刷制备;首次室温制备出兆帕(MPa)级预应力复合结构陶瓷微管;突破江海直达宽扁船型开发、高效适伴流螺旋桨设计等系列关键技术,创新性研发出大载量低能耗宽扁型江海直达船舶,开启长江中游航运“千箱时代”。攻克大型复杂薄壁构件整体塑性成形难题,实现高性能环类构件、齿轮构件、板类构件等绿色近净塑性成形制造。复合精冲成形构件、热轧成形超大型环件、冷摆辗成形齿轮为国内外著名车企配套,并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

    队伍建设得到新提升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引育并举,坚持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为引领,引导广大教师做“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人才规模、结构和质量明显提升。

    坚持党管人才,培育新时代教师高尚师德。学校党委把培育新时代高尚师德作为党委工程,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强基计划”,实施卓越队伍支撑计划,搭建“师道大讲堂”等主题教育平台,建立全周期“五结合”师德教育模式,健全教师荣誉体系,厚植师德文化。涌现出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优秀教师”“最美高校辅导员”“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等一大批优秀教师典型。

    坚持高端引领,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学校召开党委人才工作会,全面实施“人才工作重点举措十四条”,作出人才工作“三个重点强化、三种机制改革、四支队伍建设、四度工程实施”的重要部署,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自2011年起,学校通过实施三轮“15551人才工程”,聚焦“战略引领、学科发展、科技创新、教育教学、青年拔尖”五个重要维度引进培育“战略科学家、学科首席教授、科技创新人才、教育教学名师、青年拔尖人才”及其高水平创新团队,建立适应学校高质量发展有引领、有梯队、有规划、分类分层的人才队伍建设体系,让“高峰”更高、“高原”更广、“蓄水池”更深。 

    坚持引育并举,深化教育教学评价改革。学校在“定编、定岗、定责、定薪”工作中将育人职责放在首位,充分发挥教师传道授业和立德树人的作用。按需设岗,形成岗位设置科学、人员画像精准的人才引育体系;坚持人岗相适,用心留住人才,建设包含人才引进、管理、服务、培育、考核等全流程人才工作信息化系统,建立基于数据驱动的多维度人才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优化考核评价政策,强化激励与约束,专心用好人才。构建了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岗位目标任务和实际工作需求为推动、以突出工作实绩为导向的分类管理和考核评价体系,激发教职工教书育人、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

    近5年来,学校连续三次在两院院士增选中取得突破,新增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发达国家院士9人。国家和省部级人才计划实现新突破,学校新增省部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260余人。学校“15551”人才工程有序推进,截至目前,共有战略科学家、学科首席教授等370余人,逐步形成了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干得成”的良好局面。

    社会服务迈上新台阶

    学校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纳入全面深化改革、“双一流”建设和“十三五”“十四五”规划,形成“党委统揽、总体谋划、部门协同、联动服务”的工作运行模式。在国内高校率先设立科技合作与成果转化中心,构建科学研究、专利管理、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产业化与投融资全链条服务体系,科技转化工作成效显著。

    知识产权和成果转化指标排位名列前茅。以建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为契机,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以高质量知识产权培育和转化为导向,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知识产权制度体系。2017年9月以来,学校先后获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和“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2020年,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金额位列全国高校第17名。在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奖评审中,共有73所高校116个项目获奖,学校位列高校获奖统计第14位。学校专利申请和授权量持续增长,申请和授权数均位列部属在鄂高校第二名。11月18日,学校采取转让、许可组合转化的形式,向武汉双虎涂料股份有限公司转化6项发明专利,合同金额为1.06亿元。

    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亮点突出。学校持续深化校地企合作,与地方政府部门、行业龙头企业共建异地科研机构、产学研合作服务平台和校企联合创新中心169个,服务湖北省的科技成果转化项数和合同金额占比分别为44%和55%,为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行业转型升级持续注入创新动力。

    学校深耕建材、交通、汽车、光纤传感等领域,通过关键技术突破,服务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革新。学校硅酸盐建筑材料科研团队与创新成果,为国家南水北调工程、港珠澳大桥等重大工程建设提供核心技术支撑;内河高等级航道通航系统关键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成果得到广泛应用,大力推动了我国交通运输行业跨越式发展;自主研发的光纤传感系列技术成果广泛应用在石油石化、能源电力、高速公路、轨道交通、油气管线、智慧道路等产业领域,依托技术独创性与先进性,现已孵化出国内规模最大的光纤传感技术产品研发与产业化基地。在陕西省石泉县开展“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工作,共建“武汉理工大学石泉科技成果交流中心”,推动石泉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交流合作实现新拓展

    学校不断完善交流合作平台,以学生成长和校友发展为中心,以服务三大行业为基础,以发挥重点基金项目示范作用为突破口,以提高社会合作效能为保障,着力打造校友、行业、社会、学校发展共同体,实现社会合作与校友工作高质量发展。学校坚持开放发展战略,继续构建国际合作平台,拓展国际合作交流渠道,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打造校地合作新典范。学校持续深化校地合作,在武汉市2017年“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活动中签约额名列首位,举起了旗帜、作出了示范、走在了前列;积极融入湖北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布局,成功举办“后疫情时代武汉理工大学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暨合并组建二十周年大会”和“助力英雄城·共创新辉煌”等专场活动。

    谱写校企合作新篇章。学校积极开展企业走访,主动对接服务“三大行业”企业,参与建设和发起成立了大飞机先进材料创新联盟、武汉市智能汽车产业创新联盟、建材建工行业“碳达峰碳中和”创新联合体和长江游轮游艇产业创新联盟等一批高质量创新组织,与69家大型行业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产生了一批推动“三大行业”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交流合作成果。

    创造校友交流新辉煌。学校积极完善学院校友工作体系,不断健全各地校友组织,召开首次校友工作大会,举办“毕业季”、校友“返校季”等活动,加强与校友的交流合作,全方位厚植“一朝理工人一生理工情”的根情文化观,为校友成长和事业发展搭建桥梁、提供平台。广大校友积极支持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疫情防控和定点帮扶等重要工作。学校完善“校友会、基金会、行业理事(董事)会、社会合作”四个工作平台,打造校友、行业、社会、学校发展共同体,不断巩固、拓展、深化国内合作共建。

    坚持“三个推进”,助力国际化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与世界一流大学、学术机构及跨国企业的实质性合作,加强高水平国际合作平台建设。2019年召开世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导论坛,在全球首次聚集世界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顶尖高校,发布《21世纪材料科学与工程可持续发展——武汉宣言》;与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联合举办“中英氢能合作论坛”,促进学校相关学科参与全球治理能力提升;举办湖北省“第三届海峡两岸青年东湖论坛”等活动,对台交流工作再上新台阶。持续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与埃及本哈大学云签约4个本科双学位项目,与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工程与新兴科技大学共建“人工智能卓越中心”等。持续推进良好的国际化环境建设,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融入学校办学全过程。不断探索中外合作办学新模式,学校首个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武汉理工大学艾克斯马赛学院于2018年获国家教育部门批准建设。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唯有奋斗,方能砥砺强国使命,唯有拼搏,方能不负时代期许。未来,武汉理工大学将进一步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新发展格局,坚定“建设让人民满意、让世人仰慕的优秀大学”的大学理想,以党的建设为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化内涵建设,彰显办学特色,奋力谱写一流高水平大学建设新篇章。

    (谢小琴 朱可馨)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