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工学院校徽的核心元素是一只飞翔的大雁,雁阵所体现出的忠诚担当、精诚团结、勇争第一的团队精神,也激励着商丘工学院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道路上行稳致远、奋勇向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关键在教师。近年来,商丘工学院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精神,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依据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不同阶段,实施涵盖“雏雁计划”“青雁计划”“成雁计划”“头雁计划”的教师培养“雁阵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立项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模式与路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21SJGLX311)。
实施“四计划”,助力教师职业全生涯发展
商丘工学院以四大计划构建“雁阵工程”,针对不同教龄和教学经验的教师分别施策,科学谋划、精准实施,助力教师职业全生涯发展。
其中,“雏雁计划”主要针对新入职教师,通过岗前培训、导师一对一指导、集体备课、示范课观摩、每周至少一次课堂教学演练等途径培养其基本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教学能力,促使新入职教师站稳讲台。
“青雁计划”针对教龄为3年以内的青年教师,通过教学工作坊、专家讲座、外出培训、企业实践锻炼等方式让青年教师不断精进教学,培养其教学研究能力、实践教学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保障青年教师站好讲台。
“成雁计划”针对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骨干教师制定,重点培养骨干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学校积极鼓励骨干教师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访学进修,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支持骨干教师组建学术团队并凝练学术研究方向,还通过划拨专项科研经费、搭建科研平台等途径引导骨干教师开展学术创新,产出科研成果并有效融入教学,以高质量研修与科研带动教学工作。学校大力组建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开展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教学改革,通过组织教学团队参加省级、国家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优先支持骨干教师申报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等途径,培养骨干教师成为教学科研中坚力量和优秀教师,以骨干教师群体为核心带领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上台阶。学校遴选优秀骨干教师为校本培训师,充分发挥其教学科研示范作用,有力推动教学工作迈上新台阶。
“头雁计划”针对教学科研水平较高的教学名师、教学团队负责人、学术带头人特别制定,学校设置教学科研专项经费,鼓励其参加国内外高端学术交流等各种活动,将其培养为省级、国家教学名师,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依托“六平台”,助推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
依托教师发展中心平台,服务教师专业成长。学校教师发展中心是河南省首批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是教师教学的服务与支持机构,为全校教师提供了坚实的发展性支持。教师发展中心拥有独立的活动场地,建有智慧教室、虚拟演播室、教师沙龙室、教学研讨室等教师发展功能室,提供课程录制、专题培训、教学沙龙、教学微分享、教学工作坊等服务,满足教师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成为教师成长的加油站、教师畅谈教学的“教师之家”。近年来,教师发展中心先后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开展专题讲座88场,举办教学工作坊48期,组织教师参加校内外培训6000余人次。中心还开展了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等专项培训,实现了教师培养全覆盖。
依托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平台,营造良好的教学文化。学校每年一届的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赛事组织体系,是助力全校教师发展的品牌项目。大赛期间,学校通过组织混合式教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等形式多样的专家讲座、示范观摩课,组织专家教授和教学名师分享教学设计、说课、讲课等方面的宝贵经验,实现了以赛促教、提升全体教师教学能力的目标。
大赛设置基层教研室初赛、院部复赛、学校决赛三个环节,组织全体教师参与大赛。基层教研室以教学内容为抓手,组织教学研讨,听评课、磨课,提升全体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时通过教研室初赛选拔优秀教师参加院部复赛。复赛期间,院部组织专家评审、全体教师参与评课,研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创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等多元课题,将复赛过程打造成教师研究教学、参赛教师提高水平的重要载体。学校决赛则优中选优,选拔教学能力突出的业务骨干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参加省赛、国赛。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迄今已举办了8届,已成为激发教师教学创新活力、展示教师教学成果的重要平台。通过大赛,学校产出了一批高水平优秀教学案例,7门课程被认定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课程被认定为省级课程思政样板课程,1门课程被认定为教育部门“拓金计划”示范课程。
依托校地校企合作平台,强化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为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学校出台了《商丘工学院关于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管理办法》,多年来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参加实践锻炼,丰富教师的专业实践教学案例和经验。近年来,参加实践锻炼的教师有449人次。学校以校地合作引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与地方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项目联合研发、科研项目申报、共建实验室等方面加强合作,有效提升了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培养了一支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在学校教师中占比26%。
依托培训研修交流平台,提升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在岗前培训方面,学校采取专题讲座、教学观摩课、教学工作坊、素质拓展训练、试讲过关等途径为新入职教师开展为期一年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围绕高等教育理论与职业发展、教学理念与技能、信息技术与运用、课程思政理论与实践等模块开展,通过岗前培训帮助新入职教师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夯实教学基本功、掌握教学模式与方法。学校制定了《青年教师导师制实施办法》,发挥专家教授的传、帮、带作用,对所有新入职教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帮助,从师德师风、教案编写、讲课、教学设计及教研科研等方面对新教师进行全方位指导,助力新教师成长。
暑期专项培训方面,学校构建并持续完善不同类型教师群体的分类培养体系,定期组织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教学管理队伍、教学团队、专业带头人、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等参加为期1—2周的暑期专项培训,邀请全国知名专家教授开展专题讲座,通过现场教学、主题论坛、分组研讨交流等形式,整体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培养高水平的教学团队、专业带头人和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学校还利用暑期带领教师开展“重走红色之路”等研学活动,引领教师坚定教育理想信念,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争做“四有”好老师。
线上研修方面,学校联合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建设“教师在线学习中心”,每年为教师提供200余门课程;联合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开展新入职教师培训、骨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以及一流课程负责人、专业带头人等专项培训;依托“卓越国培”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骨干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提升、新入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等专项培训;联合“简单心理”开展心理危机干预能力提升专项培训。线上研修平台为全校教师提供了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资源,方便教师通过线上渠道提高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
为增强教师科研创新能力,开阔教师学术视野,学校每年开展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艺术学、护理学等学科学术论坛,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科前沿动态、准确把握科学研究方向,提升教师科研水平。
依托教师教学共同体平台,提升教师教学学术能力。学校着力为一线教师搭建教学共同体,涵盖基层教学组织、课程团队、教学团队等不同元素。学校每周三下午以教学共同体为单位开展教学研讨交流,在研讨过程中,专家教授、骨干教师为青年教师分享教学经验、指导青年教师优化课堂教学。教学沙龙、教学工作坊、一流课程建设申报、教学团队建设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青年教师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火花,营造了浓厚的教学创新文化氛围,切实推动教师教学学术能力提升。
依托制度机制平台,激励教师健康成长。近年来,学校多措并举激励教师积极投入教学。一是设立“校长教学质量奖”,表彰在教学一线取得突出成绩的优秀教师,鼓励全体教师积极投身一线教学工作,充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二是“破五唯”,设置以教学为导向的职称晋升评审管理办法,在评审中突出教师教学业绩所占的比重,引导教师进一步重视教学工作。三是设立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和科学研究项目,提供经费支持,重点支持中青年教师开展专题研究,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稳步实施。四是对获批立项的厅级、省(部)级、国家科研项目,学校给予1︰1配套经费保障,并对发表的高水平论文、著作及教科研成果给予经费奖励。五是设立“双师型”教师培训基金,为教师的学习培训提供经费保障,对获得“双师型”教师资格者给予奖励,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及专业应用能力。
经过近几年的改革实践,商丘工学院教师培养“雁阵工程”实现了教师培养全覆盖,贯穿教师职业生涯全过程。通过“雁阵工程”的实施,学校培养了一支热爱教学、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充分满足了教学科研的需要,教师参与教学研究与改革的积极性不断增强,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在历届河南省本科高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中,学校均有教师荣获一等奖,并获评省级教学团队。此外,“雁阵工程”培养了稳定的校本培训师队伍,培训师受“智慧树”“学堂在线”等平台的邀请,为省内外高校教师开展混合式教学设计、教学创新等专题培训,先后承办河南省高校土建类专业课骨干教师培训、河南省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培训等,受到同行教师的广泛好评,发挥了良好的示范辐射作用。
(丁艳红 冯晓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