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区域周刊
2022年12月17日 星期六
着力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建设
——四川师范大学依托校园网络媒体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龚学文

    当今世界已迈入了互联网时代,网络空间成为人们生产生活新空间,网络平台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渠道、获取信息的主阵地。高校要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认识到利用互联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四川师范大学发挥网络媒体优势,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做强网上正面宣传,牢牢占领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努力营造清朗向上的育人环境,将互联网这个“变量”转化成铸魂育人的“增量”。

    确保“方向正” 扩大正面声音影响力

    加强网上正面宣传,就是要旗帜鲜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作为直接贴近青年学生的校园网络媒体,应当切实肩负起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重任,牢牢占据传播制高点。一是要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坚定不移地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网上推进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多层次、多角度做好宣传普及和阐释解读,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二是要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牢牢把握网上舆论主动权,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向用力、同频共振;要站在师生视角谋划正面宣传,注重从工作实际中挖掘新亮点,推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的网络新闻报道和文化作品,用身边故事激励身边的人,用“小故事”说明“大道理”,从“细微处”凸显“大格局”,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舆论氛围。三是要着力突出价值引领,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用主流思想价值和道德文化滋养人心、滋润校园,使师生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让校园充满向上向善向美的能量。四川师范大学坚持“顶天立地”的媒体理念,一方面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的网上宣传教育,让党的声音在学校落地生根;另一方面,注重从师生工作学习生活中发掘素材、发现选题,先后推出“凳子姑娘”黄欢、抗美援朝志愿军老战士郗伯侯、铁道老兵蔡方鹿教授以及师范生顶岗支教事迹报道,让学生深受感染和教育。

    强化“管得住” 提升网络信息把控力

    进入新时代,党中央高度重视并持续推进互联网内容建设,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网络生态持续向好。高校作为青年多、思想活跃、知识密集的地方,更应该挺在前面、干在实处、全力以赴。一是要深刻把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内在要求,高度重视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问题,强化责任担当,明确红线底线,坚持管用防并举,把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作为守土尽责的重要使命。二是要切实加强网络阵地建设与管理,坚持建管并举,既要积极投入和打造具有强大引领力影响力的校园媒体,又要对校内各种新媒体、网站、社交群组等进行动态化、精细化管理,健全网络平台信息发布审核、日常巡查、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等管理机制,及时发现并纠正校园媒体平台上的错漏信息,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三是要加强对师生“网络大V”的团结引导,加强线上互动和线下沟通,增进理解、凝聚共识,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同时,注重提升学生的网络素养,引导青年学生文明上网、科学上网。四川师范大学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进用网管网治网各项工作,设计开发“校园媒体聚合平台”,加强对校内媒体的管理,建立全校宣传联络员制度,搭建平台增进校内媒体运营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开展师生“网络大V”联谊,举办网络素养训练营,努力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

    坚持“用得好” 增强作品内容吸引力

    人类的信息传播迄今为止经历了口头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网络传播5个阶段,每一次传播工具的改进都标志着人类文明向前跨出了一大步。网络媒体特别是移动新媒体的出现,深刻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和传播格局。面对新技术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高校宣传工作者必须科学认识和遵循互联网传播规律,针对青年学生网络阅读习惯和接受心理,不断创新方式手段,持续推出精品力作,努力提升网络宣传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升华思想、润泽心灵、涵养品德。一是要加快推动校园媒体融合发展,强化互联网思维和一体化发展理念,大力推动各种校园媒介资源有效整合、共享融通,实现校报、广播、电视、网站等传统媒体与微信、微博、易班、短视频等新兴媒体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一体发展。二是要进一步丰富校园媒体的内容来源和表现形式,深入挖掘学校办学历史、文化资源、自然景观、人物故事等素材,充分发挥网络媒体可视化、互动化的优势,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多种传播媒介结合起来,将传播内容更形象、更生动、更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做到有新意、有吸引力,充分实现传播效果。三是要准确把握网络传播语态,善于运用“网言网语”,让“宣讲式”变成“对话式”,设置“走心”话题,增强吸引力与感染力,充分调动师生的参与感,让他们积极发声,通过社交平台分享及传播,让主旋律在网络平台形成“大合唱”。四川师范大学积极推进校园媒体融合发展,打造校园全媒体矩阵,不断创新媒体表现形式和内容,持续创新话语体系与宣传语态,推出了一系列有温度、有品质的新媒体作品。近三年来,学校师生在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四川省大学生新媒体创意大赛等比赛中获奖60余项,创作的新媒体作品两次入选四川省年度十佳教育新媒体案例。

    (龚学文)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1 0 ——四川师范大学依托校园网络媒体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1 http://Paper.Jyb.cn/zgjyb/images/2022-12/17/03/ZGJYB2022121703_b.jpg 03 中国教育报 4 /m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