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是引领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促进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抓手和核心力量。作为进行思想教育、传播文化知识、培养各类人才的主阵地,要努力推动学校党建对于引领方向、教书育人的作用,创新办学理念,加快发展步伐,着力把政策导向和学校教育培训结合起来,使学校党建与教育教学互融共促,切实做到围绕党建抓教育、创先争优促发展,为实现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培养合格的师资力量,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滕州市实验小学文化路校区成立于2004年8月,近年来,学校党支部积极构建“五彩”党建,疏通党建与学校工作融合的“毛细血管”,让党建工作“真”起来、“活”起来,点燃了学校发展的红色引擎,引领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学校坚持“质量是第一生产力”的办学理念,坚持内涵发展,探索“五策”联动、文化育人的新路子,让师生在文化浸润中共同成长——
筑牢阵地
丰富“五彩”党建内涵
对于一所学校而言,党建是办学价值的彰显,是激励教师成长的手段,是真正从实处观照未来规划和发展的根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滕州市实验小学文化路校区党支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围绕“抓班子、带队伍、提素质、创特色”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
学校要发展,必须坚持做好党建工作,实现党对教育全过程的领导。为避免党建工作“两张皮”现象,学校党支部坚持党建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在工作中突出党建的核心地位,围绕学生发展、教师提升、学校进步的目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五彩”党建工作模式。
一是党建+红色文化,让党员心中有党。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要通过文化丰富教师思想,引领师生言行。学校党支部坚持用党的知识武装大脑,用红色文化浸润心灵,通过“书记上党课”、主题党日、国防基地党员宣誓、“我为党员荐本书”等多层次、多形式的学习活动,为全体党员提供文化“套餐”。学校先后投资30多万元建设“党员书吧”,购置图书6000余册,通过推荐阅读、组织读书沙龙、读后交流等形式,全面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和文化素养。同时,学校每年开展举行一次专题升旗、观看一场本土红色电影、参观一个滕州红色教育基地(滕州国防教育基地)、读一本滕州红色革命书籍、组织开展一次“滕州红色故事汇”的“五个一”系列活动,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二是党建+绿色教学,让教师心中有生。面对学校社会关注度高、青年教师多等发展现状,学校党支部一方面要求每名党员都成为一面“旗帜”,主动承担主科教学任务,成为业务骨干,争做教学能手,带动教学质量提升;另一方面把山东省“齐鲁名师”肖捷文的“党员名师工作室”建成教学研究沙龙,组建核心团队和辐射团队,采取集中通研全册教材、设立年级集体备课团队、周周都有示范课等形式,培养、带动60多名青年教师走上骨干、名师之路。
三是党建+金色师德,让教师心中有责。为不断加强师德建设,学校党支部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师德建设的意见》《教师“十不准”“十提倡”》等文件,以争创“枣庄市家长满意学校”为契机,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让教师自觉规范言行,争做师德高尚的模范。在此基础上,学校积极开展“党员先行一步”“我是党员、向我看齐”“优秀教师事迹报告会”等各种师德教育活动,营造了爱岗敬业、积极奉献的良好氛围。
四是党建+青色作风,让教师心中有规。学校党支部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了“争当干事先锋”“争当业务标兵”“争当优秀党员”等评选活动,并通过廉洁主题党日、廉洁主题征文、党员廉洁谈话、假期师德师风专题学习等活动,鼓励党员干部立足岗位、埋头苦干,为学校发展出力献策,营造了风清气正、甘于奉献、一心为校的工作氛围。
五是党建+橙色关爱,让教师心中有爱。学校党支部要求党员“人人都是志愿者”,从小处着眼,从身边事入手,自觉服务师生、服务学校、服务社会。学校为每名党员量身打造“关爱清单”,每名党员联系一个班级,结对留守生、学困生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的两名,实行知识帮扶、生活帮扶、情感帮扶与精神帮扶“四位一体”帮扶模式;每名党员结对一名教师,开展“老带青”和“青助老”活动;所有党员尽职尽责,做到“一周一指导,一月一谈心,一期一走访”,涌现出“移动课堂”“周末家访”“送教到家”等动人故事。
“五彩”党建模式以党建为引领,品牌效应逐步凸显,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效。学校先后获得山东省中小学校“一校一品”党建品牌示范校、山东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山东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文明校园、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首批绿色学校、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全国青少年少年足球特色学校、枣庄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文化浸润
探索“五策”育人新路
滕州市实验小学文化路校区着眼学生整体发展,立足个体成才,注重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营造全面关怀的教育氛围,建构多元激励评价机制,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特长,挖掘学生潜能,坚持达标驱动、特色推动、活动拉动、名师带动、理念撬动“五策”联动,探索文化育人新路子,努力实现“清净、自由、共育、适合”的教育生态。
在达标驱动方面,学校以课堂文化彰显学校特色,打造“以生为本、关注参与、重视体验、多维开放”课堂文化,构建“文化新课堂”。学校在立足教材、立足课堂的基础上进行文化的课外拓展延伸,把学科的科学性和人文性结合起来,培养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党金菊带领的语文名师团队提出了“学路为先,构建智趣语文课堂”理念,探索“自学—共学—延学”教学模式;山东省特级教师、“齐鲁名师”肖捷文带领数学教研组打造“学—研—思”三步七环教研模式,研讨“构建基于青岛版教材的数学文化资源浸润课模型”,让数学文化融入课堂;英语学科“三步八环节”快乐课堂教学基本模式,按照“课程导入—展示新知—操练活动”,优化为“课前热身、新课导入、新知呈现、新识再现、巩固练习、当堂检测、总结评价、课后巩固”八环节,引领学生在英语课堂体验快乐。学校充分利用每周教研学习平台,按照“课程标准—学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路径,逐级分解细化课程目标,要求教师从课程背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五个方面编写课程纲要,努力做到一课一研,以课促研,精准教学,以评促教,打造高效课堂。
在特色推动方面,学校积极构建多元课程体系,形成独具特色的课程文化。学校建有高标准学生阅览室6间,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定期更新图书,每周两节阅读课静心默读,每天的晨诵、午读、暮吟,书声琅琅,彰显出浓厚的读书氛围;研发低年级绘本快乐读写课程,组织中年级观察日记连载活动,开展高年级班级故事小说创编等读写活动,举行读书征文、主题演讲、学校诗词大会、经典诵读等读书交流,每学期评选“书香班级”“书香年级”“读书之星”“未来小作家”等。学校通过专题培训、常规教研、竞赛展示、内化提升等路径,提高教师数学素养,通过课题评比、说课大赛、素养大赛等业务评比进行专业诊断,通过专业基础竞赛、徒手绘图、才艺展示、思辨速答、试讲十分钟、数独游戏、巧算24点、讲数学故事、思维导图等活动,全方位地展示数学文化阅读和实践的收获与体会。学校投资60余万元建设“鲁班工坊”,贯彻“全科教育、创客教育、匠客教育”三位一体的培养理念,培养学生创意思维,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在合作中创新、在探究中传承。
在活动拉动方面,学校秉承“培养兴趣、发展特长、尊重个性”的原则,以发展核心素养为宗旨,创建文学类(英语律动、日语口语、绘本故事、经典诵读等)、科学类(趣味数学等)、益智类(数独、中国象棋、五子棋等)、人文类(环球地理、江山如画、畅享历史等)、绘画手工类(动漫绘画、刻纸、彩线绕绕等)级部社团,以及舞蹈、合唱、小提琴、打击乐、国画、篮球、足球、乒乓球、田径等12个艺体社团,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学有所乐,更好地诠释“让每个孩子绽放生命的精彩”的教育理想。
在名师带动方面,学校把淬炼队伍、提质提智作为“助推器”,以“名师带动”为原则,以课题研究为重要方式,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主要内容,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目的,通过开展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学习和交流平台,教师师德师风、教学能力、业务特长、教学基本功均得到很大提升。在名师团队指导下,大批青年教师借助“青蓝工程”平台、“种子教师”孵化带动以及以“争做时代大先生”为主题的教师“师带徒”系列活动,专业发展有提升,专业精神有高度,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青年教师培养梯队初见雏形,实现了快速成长与辐射影响。
在理念撬动方面,学校进一步明确文化育人理念,用心打造实体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注重凸显教育特色与长期的文化积淀,通过个性发展、特色办学走内涵发展之路,让校园每个角落都充满积极向上的精神与教育的智慧,让学生每时每刻都享受到学习的收获与成长的乐趣,让教师时时处处都感受到工作的幸福与职业的尊严,让全体师生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中收获幸福、共同成长!
(刘冬梅 董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