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生徒步穿越秦岭 |
|
迁兰初期,师生在黄河岸边建设校园 |
|
西北师大第27批学子赴新疆阿克苏地区实习支教 |
“激发忠爱、开通智慧、振兴实业。”张百熙在起草《京师大学堂章程》时,这个宗旨就有了。
“为实施教育专业训练,培养中等学校各科师资、教育行政人员及研究教学学术专家;为钻研高深学术,探讨宇宙真理。”教育家李蒸建校时,这个方向就定了。
“坚守师范使命,再塑发展优势,奋力开启一流大学建设新篇章。”站在新的历史征程上,这个任务更重了。
师范文脉,源远流长
“‘知术欲圆,行旨须直’,上句是说掌握知识要广博无所缺憾,又能融会贯通而灵动善变;下句是说做人的宗旨必须端直方正,品行合于道德,一生有所持守。”国家教学名师文学院赵逵夫教授的校训解读课备受学生追捧。
“无论你学什么语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是底蕴;无论你到任何岗位就业,西北师大精神文脉都是底气。”刚走出“云课”的“师德标兵”、外国语学院曹进教授还沉浸在教学的喜悦中。从专业英语到文化传播,他把“二十大双语金句”“国策与省情”“爱校荣校故事”融入课堂,为青年学子人生打“底色”,“圈粉”无数。
“在这里学习工作,真正能感受到文化育人的浓厚氛围和学科厚重的学术积淀。”教育科学学院新入职教师鲁子箫感触颇深。
这所大学的教师身上有一个共同特质——传承,他们用行动诠释并践行着“爱国进步 诚信质朴 艰苦奋斗 自强不息”的师大精神。
肇端于京师,勃兴于陇原。这所在维新变法思潮中诞生的老校,用120年的时间搭建了西北教师教育的“四梁八柱”。
木铎金声,清越悠扬。国民教育,兹事体大。
1902年12月17日,京师大学堂师范馆里,79名学子书声琅琅,中国高等师范教育承载着神圣使命,在风雨飘摇中艰难起航。
“教育为国家命脉,师范为教育胚胎。”从1937年,在抗战烽火中,为存续教育薪火,国立北平师范大学衔命东来,移步西北,与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设立西安临时大学。后迁陕西汉中、城固一带,改称“西北联合大学”。
新落成的校史馆,格外醒目。一幅幅图像,一幕幕场景,一个个故事,诉说着百廿师大的光辉历程。
教育救国,念兹在兹。平津沦陷后,流落在各地的师生决然不当亡国奴,冲破险阻,追随母校一路西迁,播撒教育星火。
刚刚接到聘书的汪堃仁,毅然离开北平协和医院,历时4月,携妻女绕道越南,千里迢迢带着自购的生理实验仪器到达城固时,所有师生为此动容。
著名语言学家黎锦熙一生致力“国语运动”,启发民智,振兴中华。
著名教育家李建勋为保留师范命脉据理力争……
1938年,师生们从西安出发,沿褒斜古道翻越秦岭,同吃同宿、甘苦与共,住的是破庙戏楼,睡的是山脚河滩,吃的是咸菜锅饼,抗战歌曲在“行军”途中久久回荡,西迁精神在秦岭古道一路播洒。
城固办学时期,师生们生活困难,校舍不过是泥坯茅屋或破庙旧祠,所食不过是盐水萝卜或水煮白菜伴着一口沙,所穿不过是冬袍变夏装、春夏秋冬一件衣。即便如此,师生依然挑灯夜读,“坝上长夜,七星灯火”成为穷乡僻壤的文化风景。
…………
从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到一组组生动的群像,教育救国的拳拳信念就像火种一样,在西北大地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西北为中华民族发祥之地,亦为中国文化发源之地。”1939年,西北联大再次改组,师范学院独立设置,更名为“国立西北师范学院”,李蒸院长一再强调师院应承担“奠定民族复兴之基础”的重任。1941年,为西北之发展、民族之复兴,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在兰州设立永久校址,发展为西北的文化堡垒。
“就如同我们的学科历史一样,我们这所大学的历史同样厚重,被誉为‘西北教育的拓荒者’。”在该校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李建真教授的“发育生物学”课堂上,校史校情同学科知识一样有“分量”。
沙地荒芜,化为桃李芬芳。西北师范学院师生白手起家,一片赤胆忠心催人泪下。建校初期,校舍严重不足,经费捉襟见肘,师生从一挑土、一担水开始夯基架梁,在黄河岸边的荒滩上建起了一座文化地标。
1946年,西北师院部分教职员工和300多名学生转赴北平师大,而大部分师生仍留在国立西北师院,继续为西北地区教育事业默默奉献。至此,师范教育的“基因”永久地留在了西北,两校并蒂双开,成为师范教育立德树人的优秀践行者。
从古都走来,一路西迁,五迁校址,十易其名,在黄河岸上扎根,于桃源深处育才,先后将优质的师范教育向西推进了1000多公里,将现代教师培训向西推进了2000多公里。
这段可歌可泣的“教育长征”,让师范一脉源远流长。
植根西北,弘文励教
近日,在西北师范大学庆祝建校120周年华诞和纪念李秉德先生诞辰110周年之时,该校启动“秉德讲堂”。
“秉德讲堂”名取于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学家、新中国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李秉德先生,蕴含“持守德性、弘扬正道”之意。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旨在缅怀先辈,激励后辈学人坚定教育信念、崇尚科学、勇攀高峰。
李秉德先生响应党的召唤,放弃国外优越待遇,历尽千辛万苦,毅然回国参加建设,坐着马车来到西北,毕生致力于教育研究。在长达70年的学术生涯中,矢志不渝、潜心学术,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教育思想,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为我国教育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著名电教专家南国农先生留美归国走进大西北,以半生精力树起“电化教育”旗帜。
著名现代体育教育事业的奠基人袁敦礼留美归来,把体育系办成了学校的“台柱子系”。
…………
一大批著名学者听从祖国召唤,留学归国、扎根西北、诚朴治学、坚守奉献,把科学文化的种子撒满西北高原。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一代又一代西北师大人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积极响应号召投身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把自己的命运融入广袤的黄土地。
扎根西北的“教育胡杨”——胡德海教授穷其毕生心血所著的《教育学原理》,为教育科学理论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木棚里干出“大成果”——王云普教授带领团队在简易木棚里完成了化工部门委托的紧急研制任务“引发剂K”,解决了“卡脖子”问题,填补了国内空白。
植物里提取“绿色镇痛剂”——韦璧瑜教授从药用植物高乌头中提取的氢溴酸高乌甲素被列为国家一类新药,是国内首个非成瘾性的镇痛药物,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目前仍在国内广泛使用。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王宗礼教授乐教治学,硕果盈枝,桃李满天下。
1958年,该校划归甘肃省后,急政府和人民之所急,想政府和人民之所想,直面经济建设主战场,在全省先后率先举办了电化教育、经济学、化工、生物技术、社会学等应用技术型专业,构建了以师范教育为主兼有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多层次、多规格人才培养体系,并成为全方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孵化器”。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部委和甘肃省先后依托该校设立西北少数民族师资培训中心、藏族师资培训中心、华文教育基地等,以培养大批量、高素质民族师资为主,全方位、多渠道促进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成为支撑西部地区社会治理、民族团结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顶梁柱”。
同时,一代代学人以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己任,不改初心、共克时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董晨钟教授坚守西北30余年,带领物理学科实现了学位点从无到有、学科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
卢小泉教授团队老中青三代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在基础电化学、纳米材料等领域开展创新攻关,取得重大进展,在高水平国际期刊发表论文180余篇,获授专利50余件,累计获得科研经费2600万元。
“培育一颗美的种子,让它在每个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用阳光心态成就灿烂人生。”源于这样的初衷,邓小娟教授“美育团队”数十年来行走在乡村学校,把艺术的种子撒遍山乡大地。
权正军教授团队首次实现了光催化条件下的室温反硫化聚合。
2014年,该校与敦煌市政府部门共同创办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院,坚守大漠,传播文化。
不仅如此,该校还在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设立“初等教育学院”,面向贫困地区定向培养幼教师资和小教师资;河西走廊研究院、甘肃长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发展研究中心已成为新兴智库……一个个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甘肃发展需要的成果开始绽放。
脚踏黄土地,共饮黄河水。在兰办学80余载,师大人深耕西北沃土,用使命和担当谱写了一曲曲动人心弦的时代赞歌。
进入新时代,西北师大的发展蓝图更加清晰:2025年,学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大学建设行列,教育学、简牍学两个学科处于全国同类院校前列;到2035年,在学校进入国家“双一流”行列的基础上,基本建成教师教育特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特色、服务西部发展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
桃李芬芳,弦歌不辍
春华秋实,滋兰树蕙。120年来,西北师范大学始终与国家民族共命运,同时代发展共奋进,怀揣家国情怀,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从天山脚下到陇东老区,从青藏高原到大漠戈壁,28万余名优秀人才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奉献青春。
2008年,西北师范大学“牵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部门,对口支援阿克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
“选择了,就得坚守,这是西北师大人的使命。”首批支教阿克苏的学子石钰智选择留下,投身边疆基础教育事业,扎根祖国边陲十余载。
十多年来,共有4000多名西北师大学子和石钰智一样,选择在新疆就业。同时,该校每年派出两批优秀师范生赴疆,以联合编队的形式在阿克苏支教,先后共有27批6300余名学子“接力”这场支教“马拉松”,把优质教育的种子撒播在阿克苏这片热土上。
同样,2009年毕业于该校心理学专业的陈红军,坚守高原边防10年,在执行边防斗争任务中壮烈牺牲,被追授“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和“七一勋章”。母校学子深情回顾烈士求学时光,纷纷接力传承英雄精神,先后有300多人步入军营,为国防事业贡献力量。
“我把所学所识全部献给了雪域高原,与这里的孩子们一起画雪山、绘长河,陪伴他们快乐成长。”5年时间,2017年毕业于该校的周小雪已成长为拉萨市阿里河北完全中学的教学骨干,在基础教育一线默默耕耘。
“在革命老区,在特殊教育的这片领域,我希望成为点亮孩子们灰暗夜空的一盏灯、一束光。”该校2019届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生刘亚萍,投身特殊教育领域,用心叩响无声世界。
“乡村,就是建功立业的广阔舞台。”刚入学不久的数学与统计学院2022级数学拔尖人才基地班学生丁宗源说,他将把立志从教回报家乡的梦想,融入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
西北师范大学不断向西拓展、向下延伸,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突出师范性办学特色,构建了集培养、研究、实验、示范于一体的教师教育模式。目前,甘肃省87个县(市、区)示范中学60%以上的骨干教师、80%以上的特级教师以及甘肃省40多所高校中60%的基础课程教师都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
办学以来,西北师范大学始终高举师范教育大旗,紧紧围绕基础教育、农村教育、民族教育事业发展需求,建立了从普通教育到职教师资、从中心城市到偏远农村、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专业、全领域、全层次教师教育体系。
“我们致力于培养‘靠得住、下得去、用得好、留得住’的高素质基础教育优秀师资。”西北师范大学校长刘仲奎说,让青年学子自觉投身到祖国基础教育一线,绽放青春芳华。
同时,学校坚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千方百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以质量求生存、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不断提升服务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力和贡献力。从基础教育到国家重大工程项目,西北师范大学培养了边疆欢迎、西北稀缺、祖国需要的万千学子。
2018年,西北师范大学提出“新师范”教育创新行动计划,使其成为卓越教师培养的先行者。
2022年,学校构筑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专门通道,将通过前置招生组建4个基地班,培养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拔尖创新人才。
2022年,学校入选首批国家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
一系列举措,创建了具有“西北师大特色”的现代教师教育培养体系。目前,学校已建成国家一流本科专业2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5个;实施优势特色学科建设计划,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获批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国家教育部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互联网教育数据学习分析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新增31个省级科研平台。
从这里走出的每一个西北师大人,都显现出勤朴之风、奋斗底色——
杰出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得天为了建立我国国防真空计量体系,和团队“十年磨一剑”攻克关键技术,自主设计研制的我国首台超高真空标准装置,成功为月球探测等航天工程保驾护航。
知名校友、方大炭素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锡江,带领方大人以实现“产业报国,打造世界炭素强企”为目标,守正创新、回馈社会,励志谱写中华民族炭素工业新篇章。
田径“双冠王”张新艳,两次“出征”奥运赛场,刷新甘肃田径运动员一个人参加两届奥运会的历史;在同一届全运会荣膺“双冠王”称号;数次征战世界级越野大赛,取得中国运动员参加世界越野赛历史性突破。
…………
燕山脚下,黄河之滨;巍巍木铎,锵锵钟声。见证着这所百廿学府的历史、现在和未来。
奋进双甲子,启航新征程。西北师范大学又一次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向西向下,向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奋斗目标努力迈进。
西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贾宁表示,学校将立足建校120周年新起点,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一流学科建设、高水平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教育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教育力量。
(赵宝巾 高文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