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人:张立敏(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经传释词》
王引之 著 李花蕾 点校 上海古籍出版社
我对《经传释词》有特殊的亲切感。十多年前受约评注《千家诗》,面对数以万计的评注本茫然无绪,是它帮我解决了第一首诗中“将谓偷闲学少年”的“将”字的解读问题,使我信心满满,顺利地完成了书稿。
《经传释词》是乾嘉学派的典范,虽然是解释经典中虚词的考据之作,然而“家大人曰”“或曰”“《易》曰”“《庄子》曰”的书写方式,为我们呈现出王引之与朴学家父亲王念孙、时贤、古圣切磋经典的动人场景,而跨越时空的心灵沟通,也许只有通过书籍载体才能实现。
《清代文学论稿(续编)》
蒋寅 著 浙江古籍出版社
本书作者深耕清代文学近40年,无论是对传统学术的承续还是新领域的开拓以及研究范式的确立引领,都起到重要的作用。此书收录清代中叶诗歌研究论文,清代诗歌的写作困境及策略,乾隆时期诗歌声律学的精密化,乾嘉之际诗学转型与诗歌自我表现观念,桐城派诗歌理论的系统化……一一论列。该书选题意义重大,论述缜密深刻,义理、考据、辞章兼胜。
《茨威格文集》
张玉书 译 中央编译出版社
语言大师茨威格以心理描写见长。无论是一个女人的24小时,少年朦胧夜色中的秘境,深海劳工的艰苦卓绝,赤道航船上的怪人,还是陷入深林的军人,瞬间对拿破仑露出幽邃笑意的富歇,夏日突如其来的暴雨……都细腻深刻,激情澎湃,文风平实却让人叹为观止。
荐读人:张云鹰(深圳市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正高级教师)
《易经入门》
傅佩荣 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子曰:“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2008年我44岁,开始对根据特定的图案并结合自然及人类社会的一般现象赋予文言的著作《周易》产生兴趣,之后我在易学中不仅找到了学校管理的灵魂,还悟到了林林总总的人生哲理。“学易”对正确认识现实的合理性和可变性,提高自身的修养和驾驭环境的能力,提高心理素质和变革行动,可以说有难以估量的价值。不少有意愿学习的同道之人常常问我,学习易经从哪里入手。傅佩荣教授11年前出版的这本书,浅显易懂,特别是附赠的一张学习易经及64卦的思维导图让人眼前一亮,可挂在书房,每日一阅。书中义理为先,修德为本,富有哲理,昭示我们先秦诸子思想的源头,指引我们以健全的心态看待生活中的一切顺逆境遇,启发我们“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复活》
[俄]列夫·托尔斯泰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境遇读同一本书一定有不同的感悟。年轻的时候读《复活》,更多的是停留在书中讲述的故事情节以及欣赏作者栩栩如生的描写技巧上。待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与成长积淀再读,一定会读出自我灵魂的召唤。托尔斯泰是文学巨匠,也是我最喜爱的外国作家。他描写的命运像一张无情的大网,笼罩着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不给他们以片刻安宁。最终他俩宽己爱人,摆脱羁绊,实现了灵魂的自我救赎,找到了人生的新目标。小说的主旨是“复活”,与其说是小说男女主人公的“复活”,不如说是作者精神上的“复活”。反观我们每一个人或许都有一次沉沦、都有一种辜负、都可能被边缘化……我们要学会在一次又一次的人生重启中找回自我,追寻重生。“恶风纵使推千浪,正气终能慑百邪”。
荐读人:陈心想(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把自己作为方法——与项飙谈话》
项飙 吴琦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研究日本国民性的名著《菊与刀》,以比较的方法向美国读者介绍日本,日本人类学家桑山敬己则取“逆向”阅读《菊与刀》的方式,把其作为日本人了解美国社会的作品。这里说这个不是给大家推荐《菊与刀》,而是引出今年我读的一本很受感动的书——《把自己作为方法》。这本书里项飙作为对话对象,把自己的经验问题化,我觉得更是把自己的经验社会化和历史化,从个体经验延展到对所经过的社会和历史的透视和反思,超越了一己之隅。借助这本对话,如同逆向阅读《菊与刀》,我们每个人也可以“把自己作为方法”,把项飙个体经验的审视聚光镜照向自己,重新审视自我和社会历史以及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虽然此书2020年已经出版,且坊间口碑甚好,但我一直没有兴趣“追风”,今年在完成一篇关于生命历程研究方法论的论文后,感觉有必要读读这本书,读后便很想推荐给更多人。
《许倬云十日谈》
许倬云 讲授 冯俊文 整理 广东人民出版社
这是今年所读图书中最具有特殊情感的一本。许倬云先生是我敬仰的前辈学者,对我也多有提携惠助。作为历史学大家的许先生,一直都在关注所处的时代和身边社会的变化,思考中国文化和人类世界的未来命运。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和世界逆全球化动荡不安的时代,许先生以90岁高龄完成了《许倬云十日谈》。这本书纵论当今世界的格局与人类的未来,欲为我们提供“能超越未见”的“远见”,也有助芸芸众生寻找“向内安顿自己”的睿见。
《中西文明根性比较》
潘岳 著 新世界出版社
对中西文明的比较,在学术界可谓由来已久,多数都是学者之论。但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历史学博士、同时在体制内身居高位的潘岳写出的这本书则别具风格。更有意思的是,本书三编内容在每编之后都有若干篇评论文章,整本书合计有28篇评论,这是非常少见的。由此,阅读此书更有多维度多视角看中西文明和历史的感受。
《不平等的童年》
[美]安妮特·拉鲁 著 宋爽 张旭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66年,美国社会学家科尔曼向国会提供的研究报告,即所谓的《科尔曼报告》,称对孩子教育影响最大的是家庭。美国社会学家安妮特·拉鲁在这本书中,从文化知识或者称“文化资本”的角度,跟踪研究10岁到成年的来自穷人家庭、工人阶级家庭与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发现因为父母可以提供的“文化知识”的差异,而导致他们的发展前途迥异。8年前我就拉鲁的研究曾经给上海一家媒体写过一篇《父母要当孩子的“贵人”》,现在阅读这本中译本,结合自身经历,更深切地体会到父母的社会阶层对孩子人生发展的深远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