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09日 星期五
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
推进“三个课堂”建设 赋能高质量发展
曹成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战场,是落实立德树人的主阵地。近年来,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以打造“基层素质教育改革试验地”、建设“美好教育新高地”为目标,大力推进知识、素养、人生“三个课堂”建设,初步形成具有合阳特色的“课堂革命”实践路径,赋能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实施课堂提质工程

打造优质高效的知识课堂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学生是学习的主角,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合阳县以构建学生学习共同体和“名师+”研修共同体为载体,抓学生学习管理,强教师专业能力,努力打造优质高效知识课堂。

    “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怎么推动教师专业成长?”这是困扰城关中学教导主任王琰多年的问题。2019年6月,合阳县选取5所学校推进学生学习共同体建设,城关中学作为实验校之一,开启了学生学习管理的深度改革探索之路。

    2021年秋季开学,七(5)班班主任张媛综合班级学生的性格、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等因素,按照“性格互补、学习共进、生活互帮”的原则,组建8个学生学习共同体。每个共同体由6名学生组成,组长负责完成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安排的任务,副组长负责安排值日、卫生打扫、收发作业等工作,成员对组长负责,组长对班主任负责,自下而上的学生学习网搭建完成。

    在推动学生学习方式革命的同时,合阳县也重视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2021年5月,合阳县组建62个“名师+”研修共同体,助力高效课堂建设。为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组织62名“名师+”研修共同体负责人集中编写义务段所有学科导学案和作业设计单,录制名师微课300余节供全县教师使用,充分发挥名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为高效优质的知识课堂推进保驾护航。

    2021年,102名青年教师被评为县级“教学新秀”“教学能手”,23名教师被评为渭南市“教学能手”,合阳县学生学习共同体与“名师+”研修共同体经验在渭南市推广,全县各学段教育教学质量实现跨越式发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与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的研究”等30余项省市课题成功结题,合阳教育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推行课堂提质工程两年以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了,教师们的业务能力更强了,我们实施课堂改革的动力和信心更足了!”城关中学副校长李均才高兴地说。

实施课后服务优效工程

打造丰富多彩的素养课堂

    做好课后服务,是“知识课堂”的延伸与落实“双减”政策的需要,是增强教育服务能力、筑牢学校教育教学主阵地、有效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与家长经济负担的重要举措。

    “放学了,我的孩子该去哪里?”家长焦虑的疑问,正得到积极有力的回应。“以前放学孩子没地儿去,只能交给课外班。”实验小学学生家长马文菊坦言,现在孩子在学校学得好、玩得有意义,家长再也不用赶着提前下班接孩子了。

    2021年,在课后服务开始实施之际,合阳县教育部门就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把课后服务做实、做精、做优,要形成具有合阳特色的课后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教育的期盼。”基于此,合阳县创新提出“阅读立德培行”“运动强技健体”“艺术拓展素质”“劳动涵养美育”“辅导答疑启智”五大板块涵盖答疑辅导、课外阅读、特长教育、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课后服务体系“标准套餐”。全县31所学校设置面花、上锣鼓、木偶戏等一批具有合阳县域特色的非遗课程“特色套餐”40余种,学校“配餐”与学生“点餐”的课后服务格局进一步满足了学生个性化需求和差异化发展的目标。

    “瞧,舞台上的木偶小沙弥摇头晃脑,走着八字步,惟妙惟肖。”城关第二小学学生朱琳娜正在展示合阳提线木偶。加入戏剧社团一年有余的她对提、拨、勾、挑、扭、抢、闪、摇八种基本技法已轻车熟路。合阳县“双减”工作经验先后被《陕西日报》《渭南日报》报道,城关中学等3所学校报送的作业案例获得省级奖项,城关小学等3所学校的评价案例在“学习强国”平台“百名校长谈‘双减’”栏目分享,《中学时代》《意林》杂志社分别在城关中学远航文学社成立记者站,文学社也荣获“全国九十九佳文学社团”称号。

    2021年合阳县财政补助252万元,惠及5757名脱贫家庭学生、残疾学生、孤儿和低保家庭学生;全县义务段学生33262人,全部参与课后服务,家长满意率为99.63%。乘着“双减”的东风,美好的教育生态逐步成为现实。

实施社会实践创新工程

打造适应未来的人生课堂

    党的教育方针明确要求,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实践教育活动是对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的补充,更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

    “快来看呀,这里有一棵巨大的白菜,太神奇了!”城关小学学生白子腾在参观秦丰农业科技园时说。据合阳县城关小学校长高红斌介绍,“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学校加大劳动教育实践,相继开发了“生活中学语文”“走进公园认植物”等课程,引导学生崇尚劳动、热爱劳动。

    “把课堂‘搬’到校外,用好‘家门口’的资源,让学生到广阔的社会中接受锻炼。”合阳县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负责人辛晓玲介绍道。在利用现有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乡村少年宫开展实践教育的基础上,合阳县还立足陕西渭南的丰厚红色资源,相继确立了“走进将相故里 实现中华梦想”“铭记渭华精神 探寻红色足迹”等5个红色研学主题和蒲城杨虎城纪念馆、渭华起义纪念馆等8条研学线路,共建了合阳烈士陵园、初心公园、杨荫东故居等6处红色教育基地。2021年,全县共有3.2万余名中小学生走出校门,踏上研学旅行之路。

    利用丰富的县域资源,与人社、文旅、农业、科协等部门联合认定了涉及现代农业生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劳动制作、现代工业生产等项目的华丰农业科技示范园、西农大合阳葡萄研究基地、风动科技公司等12处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构建了“校内实践区+家庭实践区+校外实践基地”模式,极大地丰富了社会实践的内涵。

    高频次、常态化的社会实践带来的是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城关中学学生王思涵荣获全国新时代好少年“美好生活 劳动创造”主题演讲比赛一等奖,城关第二小学刘宇轩等13名学生获得陕西省青少年“爱挑战”活动“挑战达人”称号,城关小学张一帆等39名学生获得陕西省“才艺之星”称号。

    (曹成)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1 0 1 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 http://Paper.Jyb.cn/zgjyb/images/2022-12/09/12/ZGJYB2022120912_b.jpg 12 中国教育报 13 /m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