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08日 星期四
以文化之力 促课堂转型
——无锡市梁溪区扬名教育集团“学科探究”文化的实践建构
无锡市梁溪区扬名教育集团总校长 丁美君

    无锡市梁溪区扬名教育集团成立于2018年,目前由无锡市扬名中心小学、无锡市扬名滨河小学、无锡市梁溪区扬名实验学校(小学部)三所学校组成。集团总校无锡市扬名中心小学始建于1939年,原名望溪小学。在教育教学转型的新时期,学校赓续“强学力行”的校训,提出了“学科探究”的鲜明教学主张,将其作为落实国家课程、适应教学转型、践行立德树人的学校行动。

    “学科探究”主要从以下三个维度建构实施路径:探索各科探究化课堂、开展各类主题项目化活动、实施德育探究化实践。各科探究化课堂主要基于国家课程中的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等学科开展探究性学习;主题项目化活动主要整合各学科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活动,增强学习活动的情境性和实践性;德育探究化实践主要在寒暑假以及节假日开展,并鼓励家长共同参与,是指向家校协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追求高达成度的认知学习

    “学科探究”的实践过程,是对“强学力行”校训的继承与创新同构的过程,以“探究”文化为引领,是学校课堂改革的灵魂所在。“学科探究”不仅是一种课堂文化模式,也是一种具体而微的课堂设计思路,在具体实践中逐渐形成三个特色:搭建学习支架,聚焦真实情境,关注个性发展。

    (一)搭建学习支架

    “强学力行”强调知行合一,由“知”到“行”,离不开思维这一重要媒介,核心素养也强调课堂教学中“思考型”学力的养成。学校关注知识教学的思维路线、核心知识、纵横联系,在兼顾学生学习起点的前提下,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加工,精心设计学习支架,借其落实学习的方向和路径,让学生习得思维的方法和策略,实现课堂学习的目的和使命。

    学校对教学支架的形态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把支架细分为常规支架、同伴支架和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架三类,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灵活选用。常规支架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策略、情境等满足大多数学习者的需求,帮助他们深入思考,为他们的高阶思维活动提供支持,在具体的教学实际中,可具化为练习、问题、图表等支架类别,通常通过学习单这一物质载体来呈现。同伴支架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创设宽松的研讨氛围,让学生清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同时鼓励同伴结合主题互相评述,评述不光包含反馈,还含有提示。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教师的点拨,学生由“一对一”的交流转向全班的群体交流,通过学习群体中信息的交互补充,凝聚集体智慧,准确达成学习目标。如数学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策略(画图策略)”的教学,在学生画示意图的过程中,教师安排组内合作,由组内薄弱学生动手操作,鼓励同伴以提问式旁白来指引操作程序、突破画图难点;在集体交流环节,引导学生对条件与问题间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回顾小结环节,再次启发学生思考“画图时应当注意些什么”,进一步凸显策略教学的主旨,通过引导学生回溯、反省和比较,进一步感悟画图策略的基本内涵与本质属性。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架基于“让思维可视”的课堂教学理念而产生,强调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突破思维盲区。如语文四年级上册《扁鹊治病》一课,为落实简要复述这一语文要素,教师在讲故事环节创造性地使用跨屏输入技术突破思辨性教学难点。“你觉得他讲得怎么样?可以夸一夸,也可以提点小建议。”学生在可视的思维中进行实践、评价,再实践、再评价,从无到有、从有到精,自然而然地领会出了简要复述的关键。

    (二)聚焦真实情境

    思维唯有在“探究”的具体情境中才能活跃地发挥作用。学校认为,不能把教学视为简单地“了解、记住”的过程,必须将其视为构成理解、思考、判断的过程,必须有情境性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按照知识的习得逻辑去尝试运用,从而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因此,学校努力对标新课标理念,连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真实生活情境,设计“学科+”活动任务,激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让核心素养在实践运用的过程中落地。

    如扬名中心小学举办的综合性学科探究学习展示活动,一年级学生来到“快乐始发站”“整理魔法屋”“小小商店”。在那里,大家要向情境屋的辅导员介绍自己代言的“力行小宝”形象,要根据任务卡上的提示现场展示基本的生活自理技能,还要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二年级学生拍摄校园一角,制作校园沙盘,在活动中丈量学校面积,辨识学校方位,结合沙盘撰写导游词,带同学游览校园的美景,做校园小导游。这些围绕特定空间设计的趣味任务群,激活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体验,每一个小任务,都需要学生经历认知重组、转化、迁移的深度探究过程,以“小小测绘员”活动为例,学生身处学校物理空间,需要了解校园各处景点的分布情况,熟悉“身体尺”,收集、选取、归纳有效信息,才能顺利完成相关任务。学生经历了理解性学习、主动性建构、真实情感投入等,在获得高达成度认知的同时,体会到作为学习主体的意义和价值。

    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教师渗透多样化的学习实践,启迪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去经历、去体验、去探究,最终拨开重重迷雾,解决问题,走向深度的知识理解和创造。这是学生从“不知”到“有知”、从“知之浅”到“知之深”、从不能到能的渐进的生长过程,也正是“探究文化”的意义所在。

    (三)关注个性发展

    作为一种新的学习形态,“学科探究”旨在让学生有效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人人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学校关注学生年段和兴趣差异,细化探究目标,落实学生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让学生成为积极、灵动的学习者。

    如“科学佩戴口罩”德育项目化实践,以“口罩”为研究主体,设计了不同层次的探究项目主题,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学习基础,提供不同的探究选项。学生有的体验口罩的制作和装饰,有的研究口罩的种类和特点,有的探究口罩的科学佩戴……多样化的内容契合了不同学生的兴趣,关注了“每一个”的个性发展。比如低年级学生将“口罩能变得更美观吗”作为核心问题展开探究,结合美术学科,在口罩表面开展创意绘画、设计Logo,最后进行“口罩秀”作品评比。中年级学生将“口罩是否环保,可否替代”作为核心问题展开探究,结合科学学科,根据口罩的性质特点发散思维,设想它还能有什么作用、是否可替代,鼓励学生拿出设计图、模型,在学校科技节进行创意展示。高年级学生立足思辨性议题“现在,疫苗群体覆盖率较高,还有科学佩戴口罩的必要吗”。有的学生和家长一起研究口罩中间层的熔喷布,了解了“超细纤维布”的概念——它能阻隔单位为微米的病毒,佩戴它对自身来说更多了一重保障;有的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比对数据,认为新型冠状病毒尚未被完全认识,其传播方式、危害程度、防治措施有待进一步探索,但佩戴口罩是一种有效的物理隔离,也体现了个人的文明素养,应该佩戴;还有学生向作为医务工作者的父母请教,立足事实进行探究,认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人们通过戴口罩来阻断病毒传播,不单是保护自己,更体现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优良传统和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在这一过程中,学校鼓励学生像艺术家、思想家、发明家一样,保持研究热情,亲历问题的解决,探寻事物的本质,从而提升规划设计、沟通协作、合作探究的能力。

    探寻高融合度的学科教研

    教研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充分弘扬办学理念、整合群体智慧的文化呈现方式,关涉教师的教育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培塑,因而在促进教师发展、推进课堂转型中具有独特的价值。

    “学科探究”虽然是基于各个学科开展的教学研究活动,但主题项目化活动与德育探究化实践学习通常牵涉多学科,需要教师在学科整合的基础上进行顶层设计,这就对教师的学科整合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是细分学科下的专业执教者,更是主题探究活动的设计者、合作者、开发者,需要具备一定的跨学科知识、项目设计知识和沟通协调具体事务的能力。

    因此,学校调整教研制度,沿着“项目统领—团队组建—任务驱动—学习研讨—评估反馈”的教研路径,层层推进,实行融学科教研。多学科教师围绕同一个项目主题进行教研。如“节能小屋的设计”项目,学校成立融学科教研微团队,由科学、综合、数学、语文、美术5个学科的主要负责教师组成。融教研过程中,大家聚焦真实问题,讨论项目难点,并梳理难点问题,匹配解决学科问题,如“可否用画图方式直观呈现小屋外形”(美术)、“房屋朝向设计如何更好地利用太阳能”(科学)、“怎样设计房屋节能标签”(语文)……在对项目的梳理细化中,学科教学目标也愈发清晰。在研究过程中,教师更是跳出学科界限,及时优化设计。仍以“节能小屋的设计”为例,在“家庭全年用电比较”环节,教师们发现:此环节的设计更接近于数学课的统计知识教学,可通过折线图直观呈现节能效果的实际影响。团队成员献计献策,最后融合各科知识与各类探究方法,逐步完善项目设计。

    融学科教研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除了语言、文字的抽象讲解,讨论、画图、表演等多种直观学习方式顺势进入课堂。如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数学的对称美,教师变“话”为“画”,引导学生超越语言逻辑的限制,画出自己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以帮助学生内化轴对称原理。课后,中年级数学组还顺势设计了课后创意探究活动“京剧脸谱DIY”和“窗花设计”。清晰的折痕、完美的对称轴、色彩斑斓的脸谱、寓意丰富的窗花……学生们变被动为主动、变有限为无限,在自主探索创造设计中,发展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感受数学之美。

    融学科教研打通了各学科之间的壁垒,使更多教师掌握了丰富的学科理论和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促进了教师专业素养的多维度提升,也进一步推进教科研共同体的构建,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教研文化。高复合型的知识与高融合度的教研成为扬名教师的必修课,并让扬名学子终身受益。

    聚焦高研究值的项目评价

    教学评价是撬动课堂变革的工具,也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引擎。以学生终身学习力的发展为基准的“学科探究”学习,需要更加多元、更为科学的评价方式支撑。学校从评价主体、评价方式等维度出发,开发出“衡学表”和“点亮星空”两个互为补充的评价体系。

    “衡学表”是一个完整的课堂观察和评价体系,从学生和教师两个维度出发,开发了一套完整的“衡学”指标。学生维度涵盖“探学、互学、强学、延学”四个方面,教师维度包括“导学、诊学”两个方面。课堂上,听评课人员围绕6个方面共12条指标记录课堂。学校认为,学生是否参与、如何参与、参与程度与质量如何,是衡量“学科探究”教学能否落地的重要标准。因此,学校对学生评价予以重点关注。而教师作为课堂另一参与主体,其“导学、诊学”维度既为学生的探究学习服务,又有助于教师反观自身,向着学校课堂转型的目标前行,形成研究合力。

    “点亮星空”是一个可视化的学生成长足迹电子档案。学校认为,探究性教学的评价要求比较高,单靠终结性评价很难奏效,因而,情境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也是学校的关注重点。如围绕学业素养与德行素养的年段育人目标,开展“丛林大探险”素养评价活动,设计了“看到垃圾主动捡——文明有礼,人人夸”“我会买门票——活学活用,我会付”“猜猜动物谜语——机智灵活,我能行”“演演动物故事——生动有趣,我最棒”“纪念品小商店——精打细算,我在行”五个情境活动。通过制定评价细目,观察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的表现,来评价学生本学期的素养提升状况,并在平台上及时显示反馈。同时,学校通过制定章程,明确形成性评价的上传内容、各科的上传比例及相关的工作流程,从制度层面保障此项工作的落实。与此同时,学校鼓励教师、学生、家长等不同评价主体对学生撰写日记、制作模型、展示演出等能凸显知识理解与能力习得的行为进行即时评价。学校努力将两种评价结合,从而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成长。

    “非知之难,行之惟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文化引领下的课堂教学变革的美好前景已在学校的沃土上萌芽成长,扬名的教育也正走在以“学科探究”为切入点的研究之路上。在“学科探究”的研究进程中,学校欣喜地看到了师生的蜕变与成长,探究性学习方式解锁了学生的高阶学习力,为学生应对未来挑战、终身发展奠基。今后,学校将进一步拓展“学科探究”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凸显新课程改革的素养育人导向,期待更多的学校、师生获益。

    (无锡市梁溪区扬名教育集团总校长 丁美君)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
1 0 ——无锡市梁溪区扬名教育集团“学科探究”文化的实践建构 1 http://Paper.Jyb.cn/zgjyb/images/2022-12/08/07/ZGJYB2022120807_b.jpg 07 中国教育报 8 /m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