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红色文化与美育工作相结合,是新时代的重要命题。红色文化在乡村学校美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红色作品的学习与品鉴、红色作品的多形式演绎、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传承红色基因,丰富乡村学校美育工作的内容,是推动乡村学校美育发展的重要途径。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乡村学校美育的历史
乡村红色文化资源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史中得到了广泛宣传与弘扬,土地革命战争与抗日战争时期,自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全国陆续形成了中央、湘鄂西、鄂豫皖、赣东北、湘鄂赣、川陕、陕甘、鄂豫陕等革命根据地以及晋察冀、晋西北、晋冀豫、晋西南、山东、苏北、淮南等抗日民主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逐步形成陕甘宁、东北、华北、华东、中原等解放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这些根据地面积广阔、人口众多,为红色文化资源的生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各根据地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乡村学校美育工作,在这些时期设立了列宁小学、中央列宁师范学校、高尔基戏剧学校、鲁迅艺术学院等,开设唱歌课、唱游课、戏剧课,在课上教授革命歌曲、红色戏剧,以音乐为武器,为革命与根据地建设服务。在上世纪30年代,根据地颁布的《列宁初级小学校组织大纲》《列宁高级小学校组织大纲》《高尔基戏剧学校简章》《鲁迅艺术学院教育计划》中,都明确规定了开设以音乐、图画、戏剧为代表的美育课程。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陆续颁布了《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年—2000年)》《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以及各级学校的音乐、美术教育大纲,对乡村学校美育工作作出重要部署,加强乡村美育教师队伍建设,研发美育课程,提高美育效率,丰富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等。
红色文化对于发展乡村学校美育的价值
乡村红色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发掘红色文化资源,一方面可以组织学生重走红色路线,参观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革命遗址等,这些都是对红色文化中物质文化的认知方式;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用心感悟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感受红色歌曲、红色戏剧、红色影视、红色故事中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如蕴含的革命精神,包括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等。
红色文化资源在发展乡村学校美育中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思想引领。红色文化资源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意识、初心意识、使命意识,具有价值塑造、文化熏陶的重要作用。在乡村学校美育工作中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可以进一步坚定乡村学校以美育人教育理念,更好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二是丰富内容。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建设以艺术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包括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课程,并做好教材研究、编写工作,精选教学素材,丰富教学资源。在乡村学校的课程、教材以及课外活动中充分融入红色文化资源,可以丰富美育校本课程资源。三是促进文化建设。红色文化资源有助于乡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乡村学校可通过教室、廊道、宣传栏、展示墙等张贴红色文化标识,营造红色文化环境,还可以在社团活动、主题活动中融入红色文化元素,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乡村学校美育的路径
乡村学校开展美育,应根据自身情况因地制宜开发红色文化资源,结合当地的人文风俗、地方历史文化等进行融合教学。乡村学校应合理运用红色基地、革命纪念馆中的红色文艺作品资源,形成乡村美育发展与红色文化传承实践相结合的体系,既可以对学生从精神上进行美育的洗礼,从意识上进行美育的熏陶,还可以通过唱红歌、演红色剧目等文化活动让学生体验美,提升学生辨别真、善、美的能力。
乡村学校开展美育工作,首先应充分利用好国家课程和教材,比如“人音版”“人教版”“苏教版”“湘教版”等为代表的教材中,收录了很多红色歌曲、器乐曲、歌剧,如红色歌曲《歌唱祖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民族歌剧《白毛女》《小二黑结婚》,器乐曲《金蛇狂舞》等。同时,要深入挖掘当地红色文化素材,选择当地民歌、戏曲、戏剧、舞蹈、歌舞等优秀作品,特别是利用当地红色歌曲、红色故事,开展“民歌进课堂”“民族器乐进课堂”活动,加大红色文化融入力度。同时,乡村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发掘地方独有的红色资源,将校园文化建设与红色文化传承的现实需要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加强红色文化校本课程开发,进行主题式教学,组织开展系列红色社团活动。
在教学方法上,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乡村学校美育,应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发挥红色教育基地、革命纪念馆等场所在乡村学校美育工作中的作用。学校可以将教学地点设置在红色遗址或者纪念馆、名人故居等地方,通过实地教学的方式讲解革命英雄事迹,让学生亲身感受革命先烈的大无畏精神。同时,响应“双减”政策,学校在开展课后服务的过程中,也可以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文体活动,通过组织唱红歌、排演红色戏剧,提升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加深学生对于当地红色文化的记忆。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乡村学校还应更新美育媒介,实现媒介传播与美育价值的融合和线上线下教学资源的融合,在海量的线上教学资源中,选择优秀的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到美育教学实践中。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