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华的西安城近郊,一座400多年前的完整古建筑隐藏在乡村的宅院之中,鲜为人关注。2019年底,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师生在对西安周边的古代建筑遗存进行调研寻访时,无意间获取一个信息:长安区中兆村有一户村民想要把自家院内的明代古建筑捐献给学校。一般来说,如今保存下来的清代古建筑大都已被国家划为文物保护单位,更何况是明代建筑?闻讯后,大家起初不太相信,过往民间调查中也常存在着群众由于缺乏古建筑知识将时代夸大的情况,而且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都是不可移动的。 几经辗转,师生们与建筑户主取得联系,并得以到现场查看。这是一座建造精美的古代砖雕门楼,因为历史上村中道路改变,原本临街的这座建筑被圈进住户院内,成为院中之门,加之户主全家自20世纪90年代即迁至西安居住,老家的院子常年大门紧锁,深闭院中的门楼便少有人知,以致在文物普查中被遗漏。而今由于规划建设需要,中兆村需要整体拆迁,门楼因未列为文保单位也在拆除之列。户主觉得先人遗物作为废旧房屋被拆了实在可惜,这才托朋友多方联系欲行捐献。 从现场调查来看,门楼为两面坡砖雕建筑,下半部墩台为素面青砖砌筑,上半部的前后两面都是仿木结构的精美砖雕,由门额、兜肚、额枋、斗拱与檐部组成。正面门额两旁各镶有一块方形兜肚浮雕:“一鹭青莲”和“孔雀牡丹”。“一鹭青莲”寓意为官“一路清廉”,“孔雀牡丹”则代表着“吉祥富贵”。正面门额刻有“志希于公”四字,于公为西汉循吏,以断案公正而著名。背面门额刻有“淡泊宁静”,语出诸葛亮《诫子书》。宅主人将两块匾额分别示于内外,对外展示为官公正清廉,对内教育家人无欲无求、豁达通透。檐部正背两面施以八组一斗六升的斗拱出挑如意云头,额枋整体浮雕双凤衔绶图案。寓为官、昭富贵、用斗拱,这些显然都是官宅建筑的特征。根据门楼工艺做法和纹饰细节特点,师生们初步判断建筑年代在明代。调查结束后,结合户主提供的先祖姓名等信息,大家查阅了古籍文献,在清康熙与嘉庆两版本的《咸宁县志》中找到了有价值的信息,综合确证了建筑具体年代在明代晚期,原主人为生活在万历至崇祯年间西安府咸宁县的岁贡生毋负生。由所掌握的大量调研资料得知,该建筑竟是目前西安地区现存年代最早的古代官宅门楼(西安仅有一处明代民居被划为文物保护单位)。 如此珍贵的建筑,原地既然保不住,那就迁走,但迁至哪里呢?教育部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设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瓦作技艺传承基地正在建设之中,几经讨论,学校决定将门楼迁至基地所在的草堂校区。因疫情影响,时间延宕至2020年,村庄拆迁紧锣密鼓进行,户主翘首以盼,师生们更是心急如焚,无论如何,不能让传承了十几代的文化遗产在今人手里消失。事不宜迟,马上干!古建筑拆解是一场特殊的知识、能力与技艺的考试,稍有不慎,便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为慎重起见,学校邀请校外古建筑专家与传承基地师生一起开赴现场,先对古建筑本体认真测绘、摄影留取原始信息,小心翼翼地进行拆解、编号并包装后顺利运输至学校。 兴工,大事也。如何复建,建在何处?这又是一个慎重的问题。在经过反复论证之后,最终决定将这座珍贵的建筑在基地的中国传统瓦作博物馆内复建。2022年9月,博物馆基本建设完成,门楼正式开始复建。为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利用疫情相对平稳之际,学校在国庆假期从山西请来了具有丰富古建筑修复经验的董养明担任技术指导,并由基地师生与山西、陕西地区的瓦作老匠师一起合作进行复建。在这座古建筑的保护复建过程里,参与其中的师生不仅直接体悟到古代文人士大夫的设计意匠,而且现场开展了一堂生动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古建筑技艺实践课。复建后的明代门楼在博物馆展厅内古朴盎然,蔚然生辉。 文化是无形的,又是有形的,更是感人的,一座400多年前的建筑立于眼前,古今两相静默之间,传递出的是前世先贤的伟大,感受到的是今人传承的责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传统积淀非数载之事,人文化成亦非一夕之功。对于一所高校来说,如何让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入大学生的心中并获得认同与践行,这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命题。虽理工之家,重诗书礼乐,近年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以现代书院为平台,以文化艺术教育为抓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各个角落不断浸润。 行走于瓦作技艺传承基地,博物馆展厅内琳琅满目的瓦作文物的展陈让每一位来访者惊叹,大量的瓦作工具和研究书籍透露出技艺与文化的赓续不绝。在工作坊中,学生们在乐此不疲地进行瓦当传拓技艺和瓦件纹饰雕刻的练习,展台上各式各样的文创作品则显示出青年学子赋予传统文化的创新巧思。基地在学生中发起成立了“千史百瓦”讲译团,一届届讲译员积极为传统建筑文化代言,展示中华古建筑魅力,每年一度的“千载·瓦韵”瓦作传统文化传承创意大赛则让一片片瓦件在设计中走进青年人的生活。身怀绝技的民间匠师走进大学校园为大家讲述传统建筑技艺知识,耳濡目染中,学生们传承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在不断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