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01日 星期四
多些微创新落实语文新课标
陈文

    不久前,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颁布,其中提出“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加强课程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的结合,充分发挥实践的独特育人功能”,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这些要求表明新时代课程育人的内涵和质量观发生了深刻转变。那么,如何将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心存疑惑,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近日,《现代金报》上的一则新闻,引发语文教育界热议,能给我们不少启发。据报道,在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第十届语文课堂节上,呈现了两堂别开生面的初中语文课。课堂上,一位老师从“写一篇苏轼的微信推文”这一任务出发,引导学生梳理苏轼生平,并运用“比读”策略,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苏轼不同时期人生态度的异同。另一位老师创设了“化身竹林七贤,发一条‘弹幕’”微项目情境,引导学生提炼一则优秀“弹幕”所需要具备的关键词。

    语文教学的改革,一言以蔽之,还是坚持守正创新。守正,就是守住立德树人的根本底线,守住语文学科的特有属性和育人价值,追求文以载道、以文化人。创新,就是让语文学习与生活真正相融,不断更新语文学习的情境、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整合语文学习的内容。总体来看,就是让语文学习与时代紧密接轨,不断更新语文教学方式、优化辅助学习的技术、提升语文学习的质量与效能。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这两堂语文课上,教师在指导学生时重思维、重迁移、重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大单元教学所呈现出来的教学内容的整体性、系统性、结构化,正是语文新课程标准的价值追求之一。它很好地印证了“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理念,诠释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必须变革课堂样态,回归育人本位,不断探索与实践,以新、奇、趣、美的思维激发创新意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为此,教师应在三个方面着力:

    一是全面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在教学准备时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教材观。同时,打开思路,联系生活和学生的兴趣点,建立课程意识,研读教材,为落实学习目标做好各项准备,真正实现教师的主导地位。二是学习相关理论和研究。情境创设、任务活动设计是新的理念和方式,也是大多数教师比较陌生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尽可能地学习相关的理论和研究,把研究成果吸收转化,关注生活、关心时代发展,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完成任务并习得知识和技能。三是尝试多种课型相互结合的教学方式。要突破过去较为单一的教学课型,采用丰富多样的课型。语文教学中,可以将单篇文本教学、群文阅读教学、整本书阅读教学等不同课型有机结合,这样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当然,在追求创新时,既要避免出现不符合生活实际的假情境和假任务,也要厘清学科边界,防止脱离语文学科性质的学习行为。

    (作者系湖南省浏阳市教育局原副局长)

分享按钮
中国教育报